物價上漲,房價上漲,為什麼工資還不上漲?

在這個物質橫飛的時代,金錢似乎成為了當代年輕人擇偶的第一標準,造成這個原因不能怪現在的年輕人沒有愛情觀或者說是他們見錢眼開,只是現在的愛情越來越需要錢來維持了,因為物價飛漲,而家裡沒錢的上班族靠每月工資收入已經不能夠維持家庭生活了。

現在年人非常流行一個詞,那就是“月光族”,自己每月的工資甚至都不夠自己用來生活的,更別說家庭開銷了,單單是每個月的房貸或者房租就把他們壓得喘不過氣了,再偶爾買買水果,衣服和朋友聚餐之類的,不提前消費就已經“燒高香”了。可能這個時候會有人問,為什麼以前一個人上班就可以養活一家人呢?

簡單的東舉例子,小時候我們的一塊橡皮,一根雪糕,只需要幾分錢就可以買到,現在一塊橡皮便宜的也得一兩塊,雪糕貴的都賣到幾十甚至上百塊,雖然人的工資也一直在漲,可是和物價比起來的話,簡直不值一提。早些時候雖然家裡每月收入只有幾十塊錢,但可以買很多很多東西,而且還能存下一部分錢。現在每月的五千塊錢工資,也許只能夠保證自己不被餓死,再順便能買兩件衣服罷了,更別提什麼生活質量了。

在2008以前拿一百塊進超市買東西,可能兩次都花不完,而現在拿一百塊錢,你可能都不好意思進超市。這種情況就是現在人們口中常說的“通貨膨脹”,造成通貨膨脹有多重因素,最直接的便是因為印錢,但為什麼要印錢呢?據專家所說,是因為我國的經濟增長方式比較依賴於固定投資,而基礎建設和房地產是最需要錢的“固定投資”,所以大量的資金就流入了這些行業,而溢出部分會流入到商品市場,所以才造成物價上升,引起通貨膨脹。

而流入到房產的,確增長了我國的經濟,但也造成了一定社會影響。房價從2008年開始,一路高歌猛進,到現在的2020年,普通人想買房子的話,可能需要掏空父母輩,甚至爺爺輩的所有資產才能付得起首付,高房價已經對人們的生活造成困擾了,所以又出臺“住房不炒”的政策,但是之前房產商和炒房客已經都賺得盆滿缽盈了。

發生通貨膨脹的時候,商和房客受到的影響是十分有限的,就算有了問題,他們也可以短時間內通過賣房的方式回籠資金。但對普通老百姓來說,工資是他們的主要收入,物價上漲以後,他們所工作的企業生產成本升高,而企業也是需要獲取利潤的,不會給他們漲工資,甚至不降薪裁員都是對他們最大的“恩惠”了,所以工資會一直“觸底”,而工資觸底物價房價飛昇,也導致了現在年輕人只談戀愛不結婚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