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因为这一件事儿,飞机输给了地铁

2020年4月1日起,交通部印发的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正式施行。


该《办法》明确了乘客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规定乘客应遵守票务管理规定,明确了影响运营安全的10类禁止性行为,以及影响秩序的7类约束性行为。


这7类约束性行为中,有一项关于“不得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的规定引发了广泛关注。



许多民众认为,这个《办法》来的很及时很必要,如今个别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时展现的种种陋习时常给其它乘客及工作人员带来困扰,在相关法规不够健全完善的情况下,这些陋习一方面容易激化公众不满情绪,引发冲突矛盾甚至上升为治安事件或刑事案件,一方面也给国家精神文明建设及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带来负面影响。


仅仅是“禁止使用电子设备外放声音”这一条就让大部分民众拍手叫好,许多人都表示被公共场合“外放声音”这一陋习困扰已久、深恶痛绝。


大家都应该深有体会,现如今在公交、列车、客机等一些公共交通工具上,乘客间的交头接耳相对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满车厢、满客舱的“低头族”,发信息的、看新闻的、刷抖音的、玩游戏的、追剧的比比皆是。


但总有个别不自觉的人,不带耳机,还喜欢把手机外放声音调的极大,隔着10米远都能听出来这人在看什么,要是遇到好几个不自觉的,就常常会在同一时间听到那些洗脑的口水歌、“吃鸡”的BGM、热播剧里的台词及一些大声讲电话人的家长里短…


有不少人表示,在公共交通工具各种人造噪音的环绕下,虽然头昏脑涨、心生不满、烦躁焦虑、血压升高,但处于公共场合,大多数人不愿出头,欲言又止,最后不得不憋着一肚子气坚持到目的地。



享受安静的环境和良好公共秩序,旅途中不受打扰,是每个乘客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本应享有的合法权益。


但营造这种氛围,需要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来培养民众的意识。


记得以前飞日本航线驻外时,我在日本当地的公交车、地铁上都能看到禁打电话的标识,所有公共交通工具上都是静静悄悄地,只能听见车辆运行的声音,不少大人小孩会默默的打开一本精致小巧的书,静静的阅读。


有位同事在大阪关西机场坐地铁时闲来无事,打开朋友圈,随意点开了里面一个小视频,外放的声音很小,但一位工作人员马上走过来,轻轻示意关掉视频,保持静音。其实当时这个地铁车厢里空空荡荡,只有8个乘客,7个是我们同组的乘务员,大家都坐在一起玩手机。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后来才知道,“不能打扰别人”是日本人从小就开始接受的教育,在日本的文化中,无论是在电梯中,还是在公交、地铁、飞机等公共场合中,大家尽量保持安静,是出于对同行人的考虑。他们不想打扰到周围的人,也不想让周围的人认为自己没有礼貌。


再飞日本航线的时候,我们也学着入乡随俗,在日本乘坐任何公共交通工具时或在公共场合时努力做到尽量不打扰别人。这件事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飞日本航线的飞机上总是比其他航线安静的原因。


不过,日本人骨子里的安静也曾引起一些人质疑他们是真礼貌还是假客气,毕竟各国国情不一样,大家思维模式不一样,但我们一方面要尊重各国文化差异,另一方面也应当经常从文明的角度审视自己,看看我们在某些方面能不能做得更好。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们几年前曾发起过一次投票,“在飞机上玩手机、电脑游戏或看视频不戴耳机,声音外放吵到周围旅客”这种行为被评为“最令人反感的十大乘飞机恶习”之一。当时有10457票选择了这一项,占总票数的8%。


随着民航业的高速发展,更多旅客对安静舒适乘机环境的需求和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一些航司也在努力为此做出改变。



2018年底,东航推出了“安静客舱”项目,对机上广播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乘务组在常规广播中基本只需要进行起飞前安全检查、落地前安全检查、到达落地广播这三次广播,空中颠簸广播改为中度颠簸才提醒,旅客在得到有效安全提示的同时,也不再受以往频繁的广播打扰,可以得到相对安静的休息。



此外,东航在“到达站落地广播”(即飞机落地后滑行过程中的广播)中加了一句新词“飞机滑行期间请不要接听电话,以免打扰其他旅客。



这在当时被认为是

抓住了一个痛点。往往飞机刚刚接地,客舱里手机声便此起彼伏连成一片,很多人拿起手机旁若无人的打起电话,有时打电话声音甚至压过了客舱广播,让其他旅客无法听清广播中诸如转机、过站、行李等重要信息,也容易造成在落地突发情况下(如飞机偏出跑道、滑行道,发起紧急撤离等)由于客舱噪音过多旅客听不清机组安全提示,影响旅客判断,构成安全隐患。


但在现实操作中,由于缺少法律法规规章的支撑,机组的善意提示也仅能起到提示作用。而且,在航班飞行过程中,如果旅客执意使用电子设备声音外放,依然是当前民航班机上困扰其他旅客和空乘人员,影响客舱环境和秩序的一个短板。


人家开着手机大声外放,你去劝阻,却拿不出法律依据和规章制度,他不听,大家除了从道德层面谴责他,基本上也无可奈何。


所以说,从4月1日起,地铁上的文明秩序有了《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做保障,乘客和工作人员都可以充满底气名正言顺的劝阻不文明行为人,相信随着配套办法的进一步完善,地铁里的文明秩序会得到显著改善。


而飞机上,个别人依然可以高枕无忧的使用电子设备外放声音。


这一局,飞机输给了地铁。


这可不应该。


民航,是时候做出一些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