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江苏的“任务书”来了!

去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江苏怎么干,备受各方关注。

就在今天,这一问题的官方答案来了!今天出版的《新华日报》,用了两个整版,发布《江苏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江苏实施方案》)。

这是江苏牢固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紧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两个关键,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任务书”和“路线图”,也是这个经济大省抢抓新机遇、激发新动能,把国家重大重大战略转化为发展新优势的“说明书”“施工图”!

“北京西路瞭望”采访权威人士,为您划重点,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江苏实施方案的核心脉络。

《江苏实施方案》共分四个部分,先快速浏览一下标题,前三部分为:紧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聚焦“一体化”合力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聚力“高质量”协同打造强劲活跃增长极。最后一部分是“加强组织保障”。

《江苏实施方案》明确

贯彻实施国家战略的总体要求

围绕 “一极三区一高地” 的战略定位,准确把握“创新共建、协调共进、绿色共保、开放共赢、民生共享”的基本原则,落实“六个高质量”要求,加快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区域市场、绿色发展、公共服务、省内全域“六个一体化”,率先探索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和路径模式,合力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建成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

《江苏实施方案》明确

贯彻实施国家战略的分阶段目标

到2025年:区域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产业创新、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市场开放、公共服务等领域基本实现一体化发展,跨界区域、城市乡村等区域板块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全面建立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征程中走在前列

到2035年:区城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成为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城乡区域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公共服务水平优质化并趋于均衡,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全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走在全国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前列

“北京西路瞭望”注意到,《江苏实施方案》对应《规划纲要》,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发投入强度、5G网络覆盖率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具体指标进行量化,很多指标高于国家要求,体现江苏各项工作“走在前列”的总体追求。

以到2025年的目标为例,《江苏实施方案》明确: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1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5%;

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基本建立,研发投入强度达3%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8%以上;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实现,铁路网密度达到550公里/万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5.1公里/百平方公里,5G网络覆盖率达85%以上;

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能力显著提升,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单位GDP能耗较2017年下降10-11%;

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明显提高,人均公共财政支出达2.1万元,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1.9年,人均期望寿命达80岁左右。

坚持目标导向,突出重点领域,明确主攻方向,坚持目标导向,狠抓任务落实。《江苏实施方案》对《规划纲要》中涉及江苏的任务事项逐条梳理、逐条细化,提出需落地落实的重点任务、重点事项、重点政策共60条。

江苏具有制造业发达、科教资源丰富、开放程度高等优势,但苏南、苏中、苏北发展仍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增创优势,补齐短板,《江苏实施方案》

从区域协调发展和打造强劲活跃增长极两方面,明确相应重点任务。

聚焦“一体化”合力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江苏实施方案》提出主动服务,积极支持上海发挥龙头作用,充分集成江苏优势,加强与浙皖战略协同,深化“1+3"重点功能区建设,在长三角一体化框架下加速全省域一体化发展。围绕强化区域联动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跨界区域共建共享等三方面,明确9条重点任务。

系统推进离不开重点突破。办好长三角一体化这个“我们的事”,必须与干好“自己的事”相结合。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江苏“热点在苏南、重点在跨江、难点在苏北”,《江苏实施方案》坚持“三点”并进,区域联动,以苏锡常、宁镇扬及锡常泰、苏通跨江融合等局部一体化先行,推动省内全域一体化。

☆看点一 强化区域联动发展

1.提升区域发展整体水平

以9个长三角中心区城市为主体,着眼于一盘棋整体谋划,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增强高端要素集聚和辐射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建立健全一体化制度体系,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区城集群和强劲活跃增长极。

加快苏北全面融入一体化发展,增强中心区对徐州、连云港、淮安、宿迁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推动产业升级转移,着力建立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全面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2.加快推进都市圈发展

着力提升南京城市首位度,大力推进南京江北新区建设。加快编制《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以宁镇扬一体化为先导,加快建立协同治理机制,推动扬州、镇江特色新型城市功能提升,强化宁淮深度合作。加强南京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协同发展,打造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典范。

大力推进苏锡常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坚持各扬所长、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建立跨区域多领域合作联动机制,加大资源共建共享和有效整合力度,探索都市圈协同治理新模式,积极深化与泰州、南通跨江融合发展,合力打造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样板区。

积极推进苏锡常通对接上海“五大中心”建设,以局部先行一体化加快提升发展能级,进一步增创全球合作竞争新优势,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发展。

加快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推进淮海国际陆港建设,提升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支持连云港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加快建设“一带一路”交汇点战略支点,积极推进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在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谋求新突破。

推动宿迁与长三角中心区深层合作,加强产业链深度对接,提升与徐州区域重点城市的紧密度、融合度,努力走出一条

后发地区特色发展新路子。

大力提升都市圈同城化水平,进一步推进都市圈内路、水、电、气、邮、信息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快速便捷多层次都市通勤圈;实现都市圈内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服务资源一卡通共享,打造优质生活空间;推动中心城市非核心功能向周边城市(镇)合理有序疏解,在有条件的地方打造功能疏解承载地。

3.推进区域协调联动

加快建设沿沪宁产业创新带(G42),建设世界级的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推进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绿丝带”,强化两大都市圈协调联动。

坚持传承好、保护好、利用好的原则,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突出文化为魂和生态优先,成为展示“吴韵汉风”“水韵书香”江苏文化和旅游的鲜明标志和闪亮名片。

积极推动沿海经济带建设,加快港产城融合发展,推进基础产业向沿海布局,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临港产业,建设长三角城市群北向发展的“蓝色板块”。

协同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加强流域综合治理、特色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淮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加强长三角中心区城市间合作联动,建立城市间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共商共建机制。

☆ 看点二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1.提高城乡基础设施联通水平。加快覆盖城乡的公路、电力、天然气、供水、信息、物流和垃圾污水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联通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中心村的高品质基础设施网络。

2.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优化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布局,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建立城乡教育联合体,推动城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

3.全面推进人的城镇化。构建城乡居民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推进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覆盖。完善南京等特大城市的积分落户制度,进一步提升中心区其他城市人口聚集能力,全面放开Ⅱ型大城市、中小城市及建制镇落户限制。

4.提高乡村发展品质。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苏北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加强名镇古村、居住群落、历史建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看点三 推进跨界区域共建共享

1.推动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

推进虹桥—昆山—相城深度合作,积极发展面向国际的总部经济和枢纽经济;推进嘉定—昆山—太仓协同创新,在资源共享、产业合作、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进展;加强顶山—汊河、浦口—南谯区域协作,推进公共服务共享和跨界生态资源共保;积极推动江宁—博望区域联动,促进协同协作发展;

支持南通沪苏跨江融合试验区建设,探索江海联动、跨江融合新模式,在基础设施、高端产业、要素流动、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强协同共建,打造上海北翼门户;

依托苏浙皖交界地区的溧阳市、宜兴市、郎溪县、广德县、长兴县、安吉县和上海白茅岭农场,协同推进长三角产业合作发展区建设。

2.共建跨区域产业合作园区

推广苏州工业园区合作开发管理模式,加快南北合作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推进苏宿合作高质量发展创新实验区建设,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制度;

加强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建设,积极承接上海产业升级转移,打造“飞地经济”样板;

继续做好中新苏滁、中新嘉善等省际合作产业园建设;

支持徐州与宿州、淮北合作共建产业园区;

支持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建设跨江融合发展试验区。

聚力“高质量”协同打造强劲活跃增长极。《江苏实施方案》提出全面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着力在区域产业创新协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开放合作深化共贏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围绕建设协同创新产业体系等7个方面,明确51条重点任务事项。

推进产业创新一体化,重点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和产业科技创新高地,推动与上海科创中心、金融中心紧密对接、互为支撑、共同发展。

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以项目为抓手,加快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互联互通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好适应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需要。

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着眼打破制约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建设统一的区域市场体系。

绿色发展一体化,以长江、太湖、淮河等流域为重点,协同推进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

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聚焦标准化、便利化,积极推动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保、就医、养老、教育等领域共建共享,让老百姓享受更多一体化发展的成果。

☆ 看点四 建设协同创新产业体系

联合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到2025年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2件;

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共建产业创新大平台

营造协同创新生态环境

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动参与制定并组织实施长三角制造业协同发展规划,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低于35%;

加快发展高端服务经济

引导产业优化布局。推动中心区重化工业和工程机械、轻工食品等传统产业向具备承载能力的中心区以外城市和沿海地区升级转移。重点推进沿江、环太湖区域钢铁、石化向沿海地区有序升级转移;

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加快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

☆ 看点五 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构建高铁、城际、城市地铁一体化多层次的轨道交通网络,率先在都市圈实现公交化客运服务。以都市圈同城化通勤为目标,加快建设城际铁路网,推动市域(郊)铁路向周边中小城市延伸。支持高铁快递、电商快递班列发展。

提升区域公路通达能力

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加快推进南京禄口国际机场T1航站楼改扩建和三期工程前期工作;支持苏南硕放机场建设区域性枢纽机场;加快淮安航空货运枢纽建设;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

协同推进港口航道建设;

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围绕建设数字经济强省、打造数字长三角,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

深化重点领域智慧应用

积极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加快“互联网+先进制造业”为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发展,合力建设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

推进跨区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以长江为纽带,淮河、大运河等河流为骨干河道,太湖、洪泽湖、高邮湖、淀山湖、骆马湖等湖泊为关键节点,完善区域水利发展布局。

☆ 看点六 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保护重要生态空间,加快长江、淮河—洪泽湖、京杭大运河等生态廊道和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

保护重要生态系统;

联合治理跨界水体环境

,共同推进长江、京杭大运河、太湖、太浦河、淀山湖等重点跨界水体联保专项治理;

协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加强固废危废污染联防联治;

落实跨流域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开发地区、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跨流域生态补偿、污染赔偿标准和水质考核体系,太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以及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健全区域环境治理联动机制。

☆ 看点七 加快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便利化,创新跨区域服务机制,建立健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信息沟通和应急联动机制,推进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平台跨区域联通,完善住院费用异地直接结算,开展异地就医门、急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试点工作;推进社会保险异地办理,开展养老服务补贴异地结算试点,促进异地养老;实施民生档案跨区查档服务项目,建立互认互通的档案专题数据标准体系;

共同打造现代化教育体系,鼓励学校跨区域牵手帮扶,深化校长和教师交流合作机制;推动长三角高校联合培养和学分互认,深化大学大院大所全面合作、协同创新,联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共享高品质医疗和健康资源,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推动大中城市高端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统筹布局,全面实施医师区域注册,鼓励采取合作办院、设立分院、组建医联体等形式,促进医疗服务均质化发展,扩大优质医疗资源覆盖范围;共建以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以数字化医院为依托的医疗协作系统,实现双向转诊、转检、会诊、联网挂号等远程医疗服务;

共筑文化发展高地,共同打造江南文化、大运河文化等区域特色文化品牌;高质量办好长三角文博会;

共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协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结构;

营造良好就业创业环境;

协同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加强诚信记录共享共用,建立完善跨地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

☆ 看点八 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合作

复制推广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制度经验;

推动重点领域扩大开放,联合加强数字化贸易平台建设,加快南京、苏州、无锡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支持推动张家港保税港区转型升级;设立无锡国际邮件互换局;

加强国际合作园区建设,依托南京、苏州、无锡等重点城市和重点园区,高水平打造国际总部经济聚集区;重点支持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创新发展,加快建设中韩(盐城)产业园、中德(太仓)合作创新园、中以(常州)创新园,全面提升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开放合作水平;稳步推进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中柬(埔寨)西哈努克特区等合作园区建设,打造一批高水平国际研究机构和海外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提升对外投资合作水平,依托长三角对外投资合作发展联盟,联合打造全球性综合服务平台;

协力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苏州、南通设立协办地,建设南京、昆山等特色化进口商品展销平台,共同策划和开展贸易投资配套活动;主动对接融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

着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立健全外商企业投诉工作机制,保障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完善国际人才引进政策,按程序报请开展外国人永久居留、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出入境便利服务、留学生就业等政策试点;推进国际社区建设,完善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配套公共服务,提高国际人才综合服务水平。

☆看点九 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建立规则统一的制度体系;

共建统一开放人力资源市场,建设G42沪宁沿线人才创新走廊,推动人才资源互认共享,完善户口不迁、关系不转、身份不变、双向选择、能出能进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

加强各类资本市场分工协作,参与联合设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投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经济发展、盘活存量低效用地等投入;支持上交所在省内城市设立服务基地,搭建企业上市服务平台;

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建立健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约束机制和存量建设用地退出机制;

完善跨区城产权交易市场,推动建设长三角产权交易共同市场;培育完善各类产权交易平台,落实国家水权、排污权、知识产权、用能权、碳排放权等初始分配与跨省交易制度;参与建立统一的技术市场,实行高技术企业与成果资质互认制度;支持苏州高新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建设;

建立健全重点领域合作机制;

建立各类市场主体协同联动机制;

建立区域间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 看点十 合力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打造生态友好型一体化发展样板,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充分发挥苏州在示范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示范引领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加强对淀山湖、太浦河等区域的保护;提升淀山湖、元荡、汾湖沿线生态品质;

创新重点领域一体化发展制度,探索建立统一编制、联合报批、共同实施的规划管理体制,共同编制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按程序报批实施;共同编制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加强改革举措集成创新;

引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依照中心区、全域层次,加快复制推广示范区一体化发展制度经验。

蓝图已绘就,“任务书”已下达,如何确保《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落实?

《江苏实施方案》明确:

加强组织领导。省委、省政府成立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由省委书记任第一组长,省长任组长,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和《规划纲要》实施工作。

健全推进机制。各设区市要切实承担主体责任,将推进一体化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应成立组织领导机构,依据《规划纲要》及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行动计划。

强化政策支撑。省各有关部门要主动积极向国家争取在专项规划编制、重大政策制定、重大项目安排、重大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研究制定推进一体化发展的具体措施和配套政策;要强化法治保障,健全区域政策协调机制,加强区域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的衔接。

强化督促落实。各地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逐条逐项细化任务、分解责任,实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把年度重点任务和重点事项纳入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建立通报制度和评估制度,适时组织开展《规划纲要》实施情况和效果评估;落实“三项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既是沉甸甸的重大政治责任,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重大战略机遇。它必将为江苏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竞争开辟新空间,为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增添新动能,为江苏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创造新契机,也必将为江苏率先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明确新指引。

充分发挥江苏优势,拉长江苏“长板”,在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大格局中,展示江苏更大作为、承担更大担当、作出更大贡献,江苏重任在肩、使命在肩!走在前列,率先探路,江苏值得期待!


图片 视觉中国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时政新闻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