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报复性消费,还是报复性存钱?

疫情发生以来,国内消费遭遇重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其中餐饮收入同比下降43.1%。随着各地逐渐复产复工,提升消费已迫在眉睫。

为了鼓励消费,各地采取了发放消费券、领导干部带头下馆子等办法。前不久,杭州、南京等城市,河北、四川等省份向当地居民发放各种消费券。杭州发放额度达16亿元,南京第一批8万笔餐饮消费券、8万笔体育消费券、8万笔信息消费券、6万笔图书消费券投入市场,收到很好的带动作用。

政府提振消费的用意很明显。有的地方领导甚至开始带头“下馆子”,某县领导干部走上台前,携手主播现身网络直播间,为旅游代言、餐饮代言、农产品代言……

那么,提振消费的实际效果如何?从一些方面看,效果还不错。

线下来看,杭州联华华商超市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两天支付宝的总交易额突破2000万、全家便利店杭州200多家门店平均营业额增幅超过20%。杭州大厦开业首日5小时营业额超1000万;杭州武林银泰复工首日销售额超去年同期;海底捞上海某店就餐仍需排队一小时……实体零售期盼的“报复性消费”似乎来了。

不过,也有从业人士表示,大家的消费欲望还不是特别强烈。

外婆家创始人吴国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月13日开始复工,外婆家旗下144家门店正常营业,复店率是70%,但销售仅为30%。吴国平认为,从营业额角度看,到4月份,全国餐饮平均能恢复40%-50%就已经不错了。

有网友表示,“我把想买的东西放在了购物车,过两天发现,买不买无所谓,影响不是那么大。”网友张小姐说,比起报复性消费,我觉得我要开始报复性存钱了。疫情改变了部分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花起钱来有些束手束脚。

总体来看,消费数据恢复还需要一定时间。“疫情是暂时的,但消费是持续的”,相信消费数据会一天天好起来,大家也会更加大胆花钱。

这段时间,你会报复性消费,还是报复性存钱呢?

(资料来源:人民网、联商网、21世纪经济报道)

大家怎么看,欢迎来讨论!我是@临渊说关注我,带你与时势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