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真正有智慧的人,一生都3不问,4不争!教你积福积德

王阳明:真正有智慧的人,一生都“3不问,4不争”,助你赢到最后

提起王阳明,他是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更是创立了伟大的“心学体系”

可是了解王阳明的朋友都知道,王阳明的一生历尽坎坷。直言上书遭宦官刘瑾陷害,差点命丧当场,被贬至瘴毒之地又遭到当地乡民的排挤,但他的心态一直都很好。

直到“龙场顿悟”,顿悟出了“心学”,他的思想一出世,便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成为了一个大圣人!

从历经坎坷到最后的成功,可见王阳明才是真正厉害的人。

王阳明之所以赢到了最后,最重要的是懂得这“3不问、4不争”

3不问:

不问人心:

人生在世,最大的智慧就在进退之间。

俗话说得好:人心隔肚皮。猜人心就像是隔皮猜瓜,难知好坏。买西瓜只凭经验就能判断,可猜人心却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王阳明也在《传习录》中强调:“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修德重在修心,一个人心里有着怎样的想法,决定了他能看到怎样的世界。

自己首先要做到心地光明,才能看见命运最美的风景。

人世间最不可探索的就是人心了。

不问结果:

人的一生可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但并不是每一个事情都会有结果。执著于结果,将无法学会接纳平凡,应对失败和挫折。

而且不管结果如何,注重过程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人这一生,生是头、死是尾,中间全都是过程。
尽力过好这一生,只看过程、不问结果。

不问过往:

《庄子·山木》中言:“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郭象曾注:“无利故淡,道合故亲。”

在人与人交往中,不问过往,就是对他人最好的尊重。

只有不问过往,放在自己的成见,平等待人,看能看到另一番天地。

4不争:

不争口舌:

在做事情的过程中,难免会与比人有口舌的牵绊,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不要争,因为即使你占了上风,争赢了吵赢了,争了一口气却失了和气。表面你赢了,可你失去的更多,也容易给别人留下刻薄、难相处的印象,别人也不会拥护你。

退让并不代表软弱,而是为了变得更好!

不争面子:

什么才是真正的面子?

很多人在人生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这样一个想法:不争口气也要争个面子,什么事情都要面。

但是真正的面子却是修养树立的品格。与其在面子上下功夫,不如在里子上充实自己。

不争眼前利:

一味追求拥有财富、名利,迟早会被身外之物所侵蚀。一味追逐遥不可及的奢望而不珍惜身边幸福,等你恍然大悟之时,就是人生快要结束之日。

不争身后名:

总是贪恋着权利和地位,它会让人上瘾,一旦陷入便会无法自拔。他们总是沉溺于这种虚无缥缈的形式,非常在意所谓的虚名,为此不惜付出巨大的代价。

那些厉害的人,把所谓的虚名看得很淡,这一切都是过眼云烟,脚踏实地地生活,这是能够握在自己手里的实在。

近几百年来,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海内外无数人,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都从中受益。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日本英雄西乡隆盛曾说:“修心炼胆,全从阳明学而来。”

纵观王阳明的一生,历经坎坷,遭遇的磨难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

他的成长经历,也为我们指出了人类心灵的无限可能性,甚至包括身体健康和改变命运。

用王阳明的话来说,道德的本质就是知行合一。

只要心存善良,遵从内心,看透人性的复杂,明白道德的本质,活得自然是自在!

想要了解更多王阳明心学的朋友,建议大家读一读这两本书,一本是《传习录》,一本是《王阳明传》。

在我迷茫的时候,在职场上不顺心的时候,我就会读一读。30岁的时候,我遇到了人生最大的坎,一时间,我觉得身边的人都太复杂了,社会也太复杂了,不知怎么办的时候,我遇见了王阳明。

看完这两本书,我顿时醒悟!我理解了人性的复杂,不再抱怨那些所谓的朋友,我也懂得了人生,释然了那些给我使绊子的人,我想,只有自己的智慧才能拯救自己!

不要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斤斤计较;不要再为想不开的烦心事而彻夜不眠;不要再为看不惯的人和事而据理力争。

但是遇见小人,你也一定要有金刚手段,看准时机,一举反攻!两本书一共加起来79元,也就是几包烟钱,一顿饭钱,却能带给你不一样的感悟。

读懂了王阳明心学,那你也就看透了人性的复杂!

想拥有大智慧的朋友点击下面商品卡就可以购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