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廊镇:产业先行促增收 贫困山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自2014年实施脱贫攻坚以来,双廊镇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紧盯农业产业发展,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盘活村集体资源,经过多年来的努力,贫困山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三月的双廊镇石块村,满山遍野都是翠绿的桑树林,一片片桑叶在春日里散发着勃勃生机。和桑树林一样充满希望的还有这里的蚕桑养殖户们。

走进桃树组李正祥家的小院,可以看到新旧的两处房屋相对而立。一边是老屋,老旧的门窗、暗沉的墙面;一边是新盖的房屋,洁白的墙、干净明亮的窗子。住房条件的变化见证了李正祥家这几年的变化。

石块村桃树组农户李正祥回忆到:“我们以前都是在山地里面以种水稻、玉米为主,一年的收入除去成本也没有挣什么钱,有些时候甚至于亏本,家里面原来住房只有两间。”

李正祥今年36岁,上有老父亲要赡养,下有一对女儿要抚养。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几年前李正祥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在村里带头种桑、养蚕。从种桑养蚕开始,李正祥家每年的收入都在一万元以上。同时,他家的两个在校生分别享受每年1700元、1000元的教育补贴。建盖新房时也享受了国家的四万元补贴。

现在李正祥不仅有蚕桑养殖,他还种植了软籽石榴、苹果等经济林果。对未来,李正祥信心满满:“田里面我们种了石榴,去年就挂果了,卖了4800元,今年地里面苹果也挂果了。在政府的扶持下,对以后日子过得更好肯定有信心,产业都发展起来了,我相信不过两年会更好。”

在离李正祥家10多公里的太阳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杨远菲家种植的9亩多柑橘也开始挂果。2017年,杨远菲开始种植柑橘,当年就享受到政府的每亩1000的苗木补贴。

建档立卡贫困户杨远菲对记者说:“看他们种植果树虽然每年种的不多,但是收入还是可以,我们就跟着他们改种果树,种下去以后补助就给下来了。这两年长势还算可以,今年试挂了几个果,也采摘卖了几千块钱,明后两年产量应该会比现在高。”

双廊镇全镇有五星、石块、伙山三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对象608户2247人。在工作中,双廊镇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落实精准施策、精准帮扶。对标对表,加大水、电、路、文化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改善群众期盼已久的公共基础设施。紧盯农业产业发展这个关键环节,培育壮大了蚕桑、玫瑰、冬桃、石榴等一批支柱产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同时群众的收入也明显增加。通过农村危房改造和“最后一公里”项目,全面解决了农村危房问题;充分盘活村集体资源,贫困村集体收入显著提高。截止目前,全镇综合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0.29%下降到现在的0.53%,贫困山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双廊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阮建军介绍说:“通过这几年扶贫工作的开展,双廊镇已于2019年全部如期实现所有贫困村、建档立卡户脱贫出列。所有的入村道路也已经全面得到了硬化,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在产业扶贫方面肉牛养殖、蚕桑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为建档立卡户、贫困户防止返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双廊镇已全面打响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总攻战,镇村两级都成立了决战决胜指挥部,对所有建档立卡户再次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制定“一户一策”,对标对表补短板,完善档案资料,巩固脱贫成果。

审核:字丹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