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珠峰东坡嘎玛沟

2015年秋季,怀着对珠峰东坡热切向往,我和一群有着同样企盼的徒步摄影爱好者,开始了难忘的珠峰东坡嘎玛沟徒步穿越之旅。珠峰东坡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定日、定结县之间,包括兰花谷、嘎玛沟和琼卓谷三条山谷。其中最壮美的当属嘎玛沟。嘎玛沟东起陈塘西至珠峰东坡,是一条海拔从2000多米到5000多米的美丽山谷。

整个山谷东西长55公里,人迹罕至,巨大落差使得生态类型丰富多彩,这里发育着珠峰地区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


而这里最吸引人的是可以近距离欣赏到极其壮观的喜玛拉雅雪山群,从8000米级的珠峰、洛子峰、马卡鲁,以及美丽的嘎玛岗日等众多六七千米的雪山群。这里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被英国探险家评为世界最美的山谷,九十年代被美国探险家列为"世界十大徒步探险"之一。蔚蓝苍穹之下,雪山环绕,旗云飘荡,云蒸霞蔚,壮观异常,恍如梦中,犹如天堂。这里是西藏最后的"香巴拉"。行进在这片神秘的圣地上,徜徉在雪山的怀抱中,欣赏到前所未有的雪山盛宴,永生难忘。

本次徒步的起点,曲当乡优帕村。集结的牦牛整装待发,高原之旅即将开始。



离开优帕村,沿着一条河谷而上,开始了第一天的行程。第一天的路程有三段上升路,相对比较容易。出村沿着乡村土路开始第一段爬升。之后会来到一片草地,沿着草地前行,过一个小山岗开始第二段爬升。

第二段爬升主要是乱石堆,在第二段爬升快结束时会有两块巨大的石头,路在石头中间通过,路边有码尼堆,走一段后便是达姆普。这是一个山间水流平缓的地方,水草丰美。沿着达姆普右侧横穿水流尽头的乱石滩来到水流的左侧,开始第三段爬升。

第三段爬升经过一片草地之后继续上行就到达了第一天的营地—下晓乌措。整个行程大约需要7个小时。这个营地是观赏马卡鲁峰的最佳观赏点之一。



第一个爬升段中的山间草地。


行进中的队友。


第二爬升段的大长坡,每个人都气喘吁吁。


驼铃声声,牦牛驼着徒步队伍的行李,在崎岖的山路中行进。


经过了第三爬升段来到了这片水草丰美之地。再前行一段路,就将是第一天宿营地晓乌措营地。


天气非常好!晓乌措营地的夜色,群星闪耀远处马卡鲁峰一览无余。


夜深了,营地一片寂静。徒步一天的队友都都以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黎明,非常好的天气。马卡鲁峰(8485米世界第五高峰)、珠穆朗卓峰(7804米)日照金山尽收眼帘。此处是整个行程中也是中国境内观看马卡鲁峰的最佳地点。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马卡鲁峰顶的时候,昨天的一切疲劳都会被抛到九霄云外。


第二天的行程开始了,我们沿着湖边前行,经过下晓乌措之后便开始翻越晓乌拉垭口。晓乌拉垭口的前半段是非常陡峭的爬升路,坡度大约有六十度左右,非常辛苦。


经过近两个多小时的爬升,来到到了半山中的上晓乌措。


在晓乌拉垭口看上晓乌措,你仿佛看见了上帝的眼睛。


晓乌拉垭囗的玛尼堆和摄影包。


晓乌拉垭口(4900米)上经幡冽冽,还有那当年清军为了抗击廓尔喀入侵时修筑的藏长城。


晓乌拉垭口是拍摄马卡鲁峰和珠穆朗卓峰的最佳之地。(珠穆朗卓,因为没有到过珠峰东坡的人基本上都不知道这座山的名字。它位于世界第五高峰马卡鲁峰西北5公里处,海拔7804米,为世界第24,中国第11高峰。它共有三个顶峰,主峰位于南部,中峰和北峰分别为海拔7540米和7199米。它是完全坐落在中国境内的第二高峰,仅次于希夏邦马峰。)从晓乌拉垭口下山后要连续经过三个水塘,路一直在水塘的右边,经过最后一个水塘,路出现在左边,然后开始直下,下降到一片草地之后,可以看到左边有几个高山湖泊,路开始向左边的高山湖泊方向延伸,这是一片乱石滩,路不很明显。

走完乱石滩,会看到一块草地,道路在草地的左侧,然后直下,直下后草地上有一条小路直通兰花谷。路上基本都是乱石堆,一路是非常陡的下降,约下降1000米左右,刚开始路一直在河流的左侧,经过一大片草地,继续下行会来到河滩上,这里河流经常漫过河滩,只能踏着漏出溪流的石头前行。之后再过一座独木桥来到河流的右岸,一大片草地出现。这里便是卓湘营地。秋季的兰花谷景色非常美丽,是摄影的理想之所。


晓乌拉垭口遥望马卡鲁峰与珠穆朗卓,感受到的是除了震撼还是震撼!


垭口上看这巨大的雪山,让人觉得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压迫感,直扑眼帘。依次排到的是马卡鲁峰、珠穆朗卓主峰、中峰和北峰。


巨大的雪山倒映在高山湖泊之中,徒步旅行的队友正在休息补充能量。


壮丽的景色让人冥想久久不愿离去。


晓乌拉垭口上的高山草甸,兰色的高山野花在秋日的阳光下怒放。这仿佛是人间仙境,梦中的香巴拉。


蓝天、雪山、白云和金红色高山草甸,完美的色彩搭配,让这瑰丽的景色永远定格在脑海之中。


行进中,晓乌拉垭口我没有走大部分人行走的道路,而是沿山坡左上,因而看到了更多的不一样的景色。


向下眺望远处尽头是卓湘营地,下面的山谷就美丽的兰花谷。从此向下坡度将近六十度,直降近1000米。碎石路坡度大行走很艰难。


兰花谷底汨汩流淌的溪流,与之相伴的粉色小花,相映成趣。


潺潺流水,秋色将高原赋予了美妙的生机。


跨过独木桥即将到达卓湘营地,回首仰望美丽的兰花谷,秋色将她装点得五彩斑斓。


卓湘,第二天的宿营地。向下就是嘎玛沟的起点。


营地周围有溪水长流,景色怡人。


第三天的行程开始了,离开卓湘营地后,在原始森林中穿行,并开始爬升。过了一条小溪,继续上行到达山脊上嘎玛沟森林的边缘处。这里是观赏嘎玛沟的最佳地点。之后沿山脊继续上行来到了一块密闭的草场,夏季会有牧民来此放牧,因而被称作夏农牧场。穿过草场后左行将会看沟底尤如翡翠般色彩的小湖—措朗措。


极目远眺远处是陈塘沟。


向下眺望是色彩缤纷的嘎玛沟。


翡翠色的山间小湖—措朗措秋色宜人。


离开措朗措继续前行,牦牛驼队的驼铃声叮咚作响,在嘎玛沟山谷里四处回荡。


沿着陡峭的山坡前行



极目远眺,珠穆朗玛峰已进入眼帘。


山岗上的小水塘已被染上了秋的色彩。


凭栏远眺,珠穆朗卓和马卡鲁峰隐没在云层中。但隐隐可以听到对面高山之上雪崩的轰鸣声。


嘎玛沟鸟瞰。左侧谷底蜿蜒曲折的是嘎玛藏布。


经过六、七个小时的跋涉,第三天的营地—汤湘,出现在眼前。



汤湘营地的早晨。汤湘是一块很大的牧场,也是此行中最好的拍摄点之一,在这里我们可以同时看到珠穆朗玛峰、洛子峰、马卡鲁和珠穆朗卓比年峰。运气好的话可以拍摄的到日照金山的画面,我们的这天早上众雪山被云雾笼罩,没有拍到日照金山。



云雾散去,马卡鲁与珠穆朗卓呈现在眼前。第四天的行程开始了,离开汤湘营地之后,先是一段上升路,然后开始急剧下降,来到嘎玛沟沟底的热嘎营地,从热嘎营地过小石桥之后,开始小幅上升穿越灌木林,来到巴当营地。这段路溪流综综、层林尽染,秋色正浓。是摄影的天堂。继续前行将来到本次行程中最具挑战性的路段,大滑坡下。此路段比较危险,需要向上爬升、横切超过六十度的大滑坡体。

穿越此处,需要分散依次通过,要时刻注意观察滑坡上方,以防落石,同时还要注意往来的牦牛驼队。之后是巨石纵横的横切路段,继续前行过一块小草地,将来到俄嘎营地。


北望,热嘎营地周边的景色。



南望,热嘎营地的景色。远处的珠穆朗卓雪山巍峨耸立。


穿行在丛林间、穿行在秋色中、穿行在雪山的怀抱里。


巴当营地近在眼前,路过不停留。


感受雪山、感受秋色、感受喜玛拉雅的博大胸怀。


徜徉在雪山的怀抱里,领略天堂美景之饕餮盛宴。


巨大滑坡体出现在眼前。


左侧依然是美景与秋色


穿越滑坡的路程开始了。


坡陡路险,踯躅前行。


回头下望人寰处,队友在喘息着向上攀登,嘎玛沟已被远远地甩在身后。



向上仰望行进的队伍已在云端。


冰碛垄,冰川遗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难得一见的景观,雪山之水充盈着嘎玛藏布。



近距离感受大雪山,在巨石阵间腾挪。


没有路的路,不是道的道。横切滑坡地带。


蓝天、白云、雪山、冰川、冰碛垄,感谢大自然赐我们的美景。


继续前行,即将走出滑坡碎石险路,有美丽的雪山做伴,疲劳与困难都被抛到九霄云外。


珠穆朗玛、洛子峰已出现在前方。


转过这道山岗,就是俄嘎营地。大队人马将在俄嘎扎营。


高山流水,乳白色的冰川融水,将汇入嘎玛藏布。大队人马扎营在俄嘎营地,我们将继续前行到白当扎营。


离开俄嘎营地后过河,沿着山谷上升将近二个小时的路程,就来到了白当营地。白当营地是一块很大的牧场,这里是一个超级观景平台,从这里望去,珠穆朗卓是如此之近,仿佛触手可及。



白当营地

这里是一般徒步队伍最接近珠峰和洛子峰的最后一个营地,这里观看珠峰、洛子峰和珠穆朗卓没有任何遮挡。清晨当你打开帐篷的时候,你会被眼前的景象所惊呆,因为你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震撼,珠穆朗玛、洛子峰、珠穆朗卓及无尽的喜玛拉雅群山直扑你的眼帘。

特别是珠穆朗卓巨大的山体拔地而起,气势逼人,比距离稍远的珠峰、洛子峰更加震撼,更具有冲击力和压迫感。在这里你可以尽情领略极大高山的无穷魅力。


珠穆朗卓近在咫尺,只是仰视才可窥其全貌。在这里你可以嗅到冰峰的凛冽寒气,听到隆隆作响的雪崩之声。


黎明,珠穆朗玛从沉睡中醒来。


白当营地只有很少的几顶帐篷,绝大多数的人都在下边的俄嘎营地宿营了,我们这个团队,只有七个酷爱摄影的人,在此宿营两天,为的是更好的享受这雪山盛宴。


第二天夜里的的一场大雪,笼罩了白当营地。也破碎了我们拍摄珠峰日照金山的美梦。按计划行程我们开始下撤离开白当,前往第六天的营地热嘎。


返程的道路,云雾笼罩了雪山,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白当、离开了俄嘎前往热嘎。


云雾缭绕在嘎玛沟的上空,奔腾咆哮的嘎玛藏布之音在山谷中回荡。




巴当营地右侧半山之上,距巴当营地近两小时路程,有一处神秘的高山湖泊,具体名字没有记住,相传莲花生大师曾在此修行。牦牛工带我们来到此处,颇感神秘。


从这神秘的高山湖泊向下望,两个翡翠绿色的小湖悬掛在半山之上,远处是嘎玛沟山谷。


热嘎营地附近潺潺流淌的小溪。


第七天的行程开始了,离开热嘎营地向右上方爬升一个大坡,来到了汤湘营地附近的大草甸。这一段是回头路,从汤湘开始又开始了新的征程,一直到位于托拉岗波切雪山下的措学仁玛营地。


冰川通道与巨大的冰碛垄,远处依稀可见的珠峰,被云雾笼罩。


山高人为峰,欲与天公试比高。


经过五个小时的跋涉,来到了本次徒步穿越的最后一个营地—措学仁玛。

措学仁玛是珠峰东坡线路中最好的拍摄点,没有之一。

措学仁玛也是本次行程的高潮,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到珠穆朗玛峰、洛子峰、马卡鲁、珠穆朗卓、还有托拉岗波切等雪山,更重要的是措学仁玛的湖泊是一面镜子,你可以同时看到镜子里的他们。


夜幕下,喜玛拉雅诸峰的水中倒影。


星空例映


黎明时分


日照金山


黎明破晓


珠峰日照


马卡鲁、珠穆朗卓三峰日照金山


惊绝之地


朗朗乾坤


翡翠湖与大雪山


雪山怀抱中的远足者


攀行朗玛拉垭口,第八天的行程开始。离开措学仁玛营地,开始了一段很陡的爬升路,来到山腰后的平地后,路通向左侧山角,开始第二段爬升,然后横穿山谷右侧的平台,沿着玛尼堆前行,人从石头台阶处下行,之后再开始第三段爬升,翻过一个小山包后会看到朗玛拉垭口飘扬的经幡,朗玛拉垭口海拔5400米,是此次行程的最高点。


朗玛拉垭口第一平台的景观。


艰难的跋涉在五千多米的海拔高度上。


朗玛拉第二平台的景观


海拔高度在上升,朗玛拉第三平台上。


站在朗玛拉第三平台上,可以观看到措学仁玛的四个高山湖泊。


尽情享受雪山盛宴。


再见了,我的喜玛拉雅!再见了珠穆朗玛!再见了洛子峰!再见了马卡鲁峰!再见了珠穆朗卓三峰!


遥望珠峰,朗玛拉垭口经幡浮动。


朗玛拉垭口地理位置标识


过了朗玛拉垭口后开始直线下降,是一段非常陡峭的碎石大坡,道路非常难行。穿越乱石滩之后,开始第二段下降之路,从这里可以看到山间的拉则措,一路下降来到拉则措,这里湖水清澈雪山倒映,景色宜人。再往下依然是下坡路,而且还是坡度较陡。再向下行过一处草甸就是拉则营地,再继续下行二个多小时,就到达了此次徒步穿越的终点轮朱林村。


拉则措仿佛是镶嵌在山间之中的蓝宝石,耀眼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