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微祭祀”,让清明更文明

时值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祭祀,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已流传千年。在这个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广大群众通过各种方式,缅怀先烈、祭奠逝者、追思故人。

今年清明节正值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我市再次向社会各界发出移风易俗,文明度清明的倡议书,相关部门也开通了网上祭扫入口,广大群众纷纷以网上献花、祭酒、留言等“微祭祀”形式,表达对革命先烈及亲友的缅怀之情。

笔者认为,指尖“微祭祀”既是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是绿色、低碳环保文明风尚所趋。一方面,“微祭祀”能减少出行、减少聚集,不扎堆,自然就减少了疫情传播风险。另一方面,相比传统祭祀,“微祭祀”不用焚烧大量祭祀用品,通过“无火祭扫”形式,减少火灾隐患,保护生态环境。

此外,“微祭祀”还能营造出文化氛围。在网上追忆革命先烈和故人生前的丰功伟绩或感人故事,能启发大家站在历史的高度、弘扬家国情怀的角度,借清明节之际,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良好家风,把对先烈先辈的悼念缅怀之情转化为爱国爱家的浓厚情感和拼搏奉献的实际行动,弘扬老一辈传统美德,传承优良家风家训,引领文明新风。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也让我们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贵,更提醒我们要珍惜珍爱活着的每一个人。亲人在世时,要多些陪伴、多些照料、多尽孝道,感受家庭温情、人世欢乐,亲人离世后,我们要更好地采用新型祭祀方式,让清明更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