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化身村书记,带领乡亲拼多多卖货,如今全村年卖1.2亿

吉林长白山下,靖宇县龙泉镇大北山村第一书记高世龙像往常一样早早起了床,在他雾气凝结的玻璃窗旁的办公桌上,电脑屏幕上的两个数字格外引人注目:1.2亿,30倍。

1.2亿是2019年全村预计的经济产值,30倍是与2015年425万经济产值的对比。短短四年,高世龙书记走出了一条堪称奇迹的致富之路。

面对采访镜头,一个村民难掩激动之情,泪光烁烁,一个深藏在心里好几年的秘密被揭开,他想跟高书记道谢,同时表达自己的歉意。

原来高世龙书记是一个13年的老兵,14年转业到吉林电视台工作,两年后又被调到如今的大北山村任第一书记,帮助村民脱贫。然而你一个外地人,又是从城里来的小年轻,人家凭什么相信你。

凭什么,凭的是军旅生涯里练就的忍耐。来了三个月,高世龙啥也不干,强忍委屈一家家串门,唠嗑,帮助村民筹钱盖房子、看病,化解他们的不信任和抵触情绪。结果仅仅一年,高世龙就荣获了省里评选的 “吉林好人·脱贫攻坚先锋”,这一殊荣,全省只有12个。

村民想表达歉意即是针对他们让高书记受了委屈这件事,感谢的则是他为村里带来的改变。

以他自己为例,高书记来之前,他经历了一次手术,欠债4万多元,本身贫困的家庭更是风雨飘渺。子女在外挣钱不多,两老口在家也是一贯省吃俭用,以减轻儿女负担。

针对这种情况,高书记建议他种植工作量小,附加值大的天麻,并同当地支书一同筹措了3万元借他做本钱,结果当年就还清了本钱,并在2017年脱贫成功,不仅没了外债,还能自己挣钱了。如今他的儿女也打算回到家乡。他没想到,自己这辈子竟然有福能够享受到天伦之乐。

以此为契机,高世龙积极推动当地村民改变原先单一的种植结构,并四处筹措资金引入高附加值的人参、天麻、木耳等经济作物。同时开辟“大北山村田园经济体”,创建了统一的“老农夫”品牌,其中村民占股80%,另外20%归集体所有,获得的收益全都返给了村民,而自己的工资仍从台里领取。

最后为了解决“老农夫”的销售问题,高世龙认为必须要依靠电商,而以农货起家的拼多多无疑是最佳选择,其近年来在农货方面的出色表现让他信心倍增。

打定主意后,高世龙不仅自己学习电商运营,帮助村民培养电商意识,还专门从上海请来了专业的运营、美工和采购,一步步实现“老农夫”的专业化运营。

如今,大北山村在售卖村里农作物的同时,还整合了县内其他的农货,在通过新产线的加工后,这些农货在拼多多上被源源不断的运往全国各地。

2019年的1.2个亿,只是大北山村致富道路上的一个注脚,人人有车有房的脱贫致富梦,在高世龙书记的带领下已经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