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轻人失去斗志,“低欲望社会”逼近?

随着疫情的逐渐发酵,不少人疑惑着疫情会在何时结束?在3月29日的下午,由华山感染、医界、医道等多机构联合举办的“第二届新冠肺炎多学科论坛”召开。会中,李兰娟、张文宏等多位专家围绕着全球各国抗疫策略等话题展开了探讨。

在会中,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的主任张文宏直言:除了中国对疫情的控制比较好之外,如今世界各地的整体疫情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目前欧洲已经成为了世界疫情爆发的中心,而美国也在疫情不断上升的过程中。如果想要预测国际疫情究竟何时结束,那么还是较为困难的。

当然了,如今国内疫情控制已经较为得当,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防控境外输入的病例,这会比控制武汉疫情要容易得多。另外,张文宏也在论坛中对国际疫情分析的时候提出:“金秋十月可能是疫情低谷,但是之后依旧可能会有高峰”。

现在,国内对疫情的防控还是没有放松警惕,只是开始将防控的重点放在了境外输入方面。总之,本次新冠肺炎疫情还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而抗疫胜利的关键,还是在人民的身上。

在疫情渐渐得到控制的时候,国内各地政府也开始纷纷推出了各种恢复居民消费的措施。其中,不少地区开始大方下发各种旅游券,购物券等。很明显,现在多数地方是希望看到百姓们“报复性消费”的。

但是,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报复性消费”恐怕会是一厢情愿的事情。在疫情期间,不少人早就已经是囊中羞涩,所以并没有多少人有强烈的意愿采取“报复性消费”。相反的,不少人更愿意“报复性存钱”。

因为疫情的影响,今年市场的失业率可能也会创下新高。据悉,今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将会达到874万人,要比去年还多了40万人。但是,现在大部分企业的业务经营状况还没有完全恢复到正常的预期水平,所以在大批求职者涌入社会的时候,可能还会出现“辞退潮”。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怎么可能会出现“报复性消费”呢?更多的人,可能都是在担心自己的未来,生活和工作等。

既然“报复性消费”已经被大多数人否决了,那么我国是否会迎来“低欲望社会”呢?这个的意思就是说,不少人对周围的一切开始失去了兴趣,并且“不婚”“不生”“不买房”“少消费”等现象会频频发生,而国民的消费欲望可能也会很低。

其实,日本社会中就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而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年轻人负债严重引起的;也可能是人口减少引起的;还可能是货币宽松政策,生活成本高等。

其实,因为这场疫情,的确有不少人背负债务,幸福感也开始下降。而从我国的90后和00后的身上,我们已经看到了不少“不婚族”以及“不生族”,爱好也渐渐变成“宅在家”。

日本是一个典型的“低欲望社会”国家,但是中国还是和日本有不同之处,例如中国人口基数大,消费潜力大;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勤俭能干等。

所以说,当因为疫情的影响,不少人的“钱袋子”已经见底的时候,这更会激励国人奋斗努力。而中国的消费市场还远远没到达“见底”的程度,所以,中国进入“低欲望社会”还比较遥远。那么,你怎么认为呢?你有那种“低欲望”的思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