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投身公益演绎最美“夕阳红”

客家新闻网讯 邱柏儒 陈静 吴伟桦报道:在石城县珠坑乡,有一位朴素的老人,他经常穿着一双旧皮鞋,踩着老式的单车穿行在马路上。他叫魏解放,今年67岁。多年来,他帮助身边20余名贫困学子圆梦大学,还为邻里做了大大小小数不清的好事,曾获“赣州好人”等称号。

魏解放推出自行车准备出门。

1953年,魏解放出生在石城县一个农村家庭,家里总共有8个兄弟姐妹,条件十分艰苦。

“尽管当时家里一贫如洗,我的母亲每次只要看到村里人遭灾遭病,总会送去一些粮食药品,甚至放下手里的活上门帮忙照料……”魏解放说,从小开始,他就在母亲眼中感受到了满满的正能量。

1974年初中毕业以后,魏解放就来到了珠坑乡政府工作,一干就是40多年。在这期间,他先后协助乡里从事文化、民宗等事务,并热衷投身于各种公益事业。

乡里要修桥梁、修路、修凉亭的时候,魏解放总会在场。资金不足时,他主动牵头筹资,一边向上级争取,一遍组织社会众筹。如果工人不够,他就带头领着村民义务劳动。多年来,他牵头募捐、修缮了珠坑乡高矶村至寨头尾公路、三和村路口慈善亭等5条路、7座桥。

这些路和桥不仅缩短了空间距离,更缩短了魏解放与群众心灵上的距离。经多年的相处,大家都了解他热心公益,也都对他竖起拇指。

“村民们有什么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他身上那股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的精神让所有人感动,也为我们年轻干部作出了榜样。”珠坑乡政府干部李胜对魏解放这样评价。

魏解放说:“群众越积极支持,我们就越觉得肩上的担子重,巴不得多为大家办点好事。”

魏解放和帮扶学生交流学习。

这些年,他帮助多名贫困学生圆梦大学的事情也为人称道。

2016年,石城县横江镇的赖某连收到了兰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赖某连家庭条件艰苦,母亲早逝,父亲身体欠佳,靠低保过日子。面对学费,赖某连和父亲陷入焦虑。得知这个消息后,魏解放主动联系赖某连,为她争取政府资助的同时,个人每年为她提供4000元的学费。

“那时候多亏了解放叔,他不仅仅为我解决学费的问题,更时刻鼓励我。”如今,22岁的赖某连报名参加了学校的支教活动,赴甘肃三角城小学等学校支教,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自2005年以来,魏解放先后资助石城县珠坑乡张某林、王某、谢某雄等多名贫困学生,并动员身边的爱心人士捐款,让这些贫困学生顺利圆了大学梦。

现在,魏解放还定期到珠坑中心小学等学校上课,给孩子们上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家训家规课。得知孩子们缺少课外学习书籍时,魏解放组织爱心人士为贫困学生送书活动,先后为乡里的小学生送去十多批《弟子规》《雷锋日记》等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