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接“老乡”彰显一座城市的温度

□ 周蒿

3月25日,株洲派出16台“返岗爱心专车”,奔波上千公里,用“点对点”直达的方式,从湖北黄冈、大冶、监利等地接回498位返株复工的湖北“老乡”。(详见本报3月26日A05版)

作为此次疫情的重灾区,湖北已连续多天零新增病例,除武汉市以外,均为低风险地区。疫情防控形势的初步稳定,对很多在外创业、工作的湖北“老乡”来说,尽快返岗复工,成为他们保障收入的关键。

但在此节骨眼上,少数地方却存有对湖北人“隔离一刀切”的歧视做法,让我们听到了一些不和谐之音。

防控疫情,我们要慎终如始;对待同胞,我们切勿过度反应。应当看到,只要防控举措到位,是可以有效防范风险的,“一刀切”方式歧视湖北“老乡”,既伤害了他们的感情,在道义和法律上,也站不住脚。

株洲的“返岗爱心专车”,通过安全有序返岗的全流程组织闭环,人性化的服务管理,既让疫情防控规定落到实处,又让湖北“老乡”更快、更顺畅地返岗复工。

疫情之下,所有人都是受害者,而湖北籍在外务工者,更是首当其冲。经历了这么多的苦难与艰辛,如今春风渐暖,勿要让他们再回寒冬。因为,他们早已把株洲当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

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守望相助。如何对待湖北同胞返岗复工,考验着一个城市政府的执政智慧与能力,也彰显了一座城市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