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风快报网:惠水濛江“五步”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惠水县濛江街道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紧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根据五步工作法围绕产业发展“八要素”、“221111”产业扶贫工程,结合实际,以坝区、旱地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强力推动农村产业革命,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深入推进坝区产业结构调整谋划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一是在涟江大坝(高镇坝)积极引进新的花卉苗木品种扩大优质花木种植面积提高惠水花卉苗木的集群效应、品牌效应现已种植6300亩花卉苗木;结合疫情防控蔬菜保供工作在山河村种植蔬菜250余亩;在姚新村坝区水田低洼地带发展茭白种植300亩扩大鲟鱼养殖150亩。二是在光明坝依托濛江街道紧邻贵阳市场的区位优势打造规范化蔬菜种植基地1500亩,目前已完成蔬菜(香葱)种植950亩。三是在半坡上下坝和山后坝依托贵州黔惠农业有限公司苗木基地在发展金钱桔种植由公司组织实施、管护、收购及销售;引进种植大户发展生姜、西瓜、红汗菜等种植500余亩。

  加快旱地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推进旱地低效农作物调减。濛江街道围绕“三大特色产业”进行旱地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在高速路沿线及绿化村发展金钱桔种植1225亩配套种植甜菜、汗菜等矮杆作物;二是依托苗咕噜合作社生产基地及长岩村万亩茶园进一步做强做大咕噜皇菊品牌打造濛江特色产业在5个村发展皇菊种植2000亩。三是在民河村、长岩村原有万亩茶产业的基础上新增发展茶叶种植1500亩坚持生态为底、文化为根、富民为本打造以茶生产加工、行业交流、文化拓展为核心的的茶文化实训基地建设。

  插图挂牌督战纵深推进产业结构作战方式。根据省、州、县有关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旱地低效作物调减挂牌督战的通知濛江街道结合坝区和旱地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实行挂牌作战方式对低效作物调减、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实行挂图作战制作标志标牌插入地块。濛江街道制作完成5个坝区图斑和旱地产业结构调整图斑16个已全部制作标志牌。

  抱团发展创新合作模式推进共享共赢。濛江街道积极推进“村社合一”推动村级产业合作社抱团发展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发挥合作社组织农民、发动农民、引导农民的作用做强做实合作社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的桥梁纽带作用日益凸显实现抱团发展、合作共赢。

  超前谋划利用区位优势整合资源谋新路。一是共建基地强合作。立足临近贵阳市场优势积极争取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建成农产品集散中心年内建成2000立方米冷库一个着力将光明坝打造成“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蔬菜基地瞄准贵阳蔬菜供应季节性缺口强化品种规划、错峰上市实现了从结构调整、务工、股份分红等方面多渠道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二是进一步优化打造“高品质合作社”注重发挥产业合作社在推进土地流转、组织务工、种植管理、收购原料和纠纷调处等工作是组织优势提升市场组织化程度推进濛江优势产业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三是做好第一、二、三产业联接。以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产业规模、农业经营体系创新为着力点以要素保障为支持持续打造提升花卉苗木、优质茶叶、皇菊、绿色蔬菜的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提高农特产品附加值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濛江街道 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