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县:政策引导好 田间春意浓

株洲日报记者 陈洲平 通讯员/陈启浪

株洲日报讯 3月23日,茶陵县严塘镇龙井村的上千亩水田里,10多名海林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正忙着疏通灌溉水渠,拖拉机驾驶员开足马力熟练地在田里进行翻耕,一派繁忙的春耕画卷在这里铺展开来。

“今年的疫情一开始比较严重,担心合作社没人做事,现在情况好转了,我们抓紧时间进行春耕生产。”海林农机相关负责人谭海林说,今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让他下决心“改种扩产”。该合作社还在玳溪村抓紧建设粮油加工仓储基地项目,总投资两千万元,再过几个月,这里将成为合作社工厂化育秧、粮食仓储、粮油加工的主基地。

茶陵是种粮大县,为了彻底扭转粮食生产“双改单”、播种面积下滑、耕地抛荒现象等被动局面,茶陵县克服疫情影响,整合资金1682万元,出台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加大粮食补贴力度、加大对种粮大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等系列的利好政策,以期“压单扩双增优”,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增加有质量供给。

县农业农村局建立了局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即包早稻集中育秧、包粮食播种面积、包结构调整任务,对接联系相关农业企业,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界首镇火星村村民贺建兵是当地最大的种粮大户,去年他承包了本村800多亩农田种植水稻和烤烟,收获丰硕,还带动贫困户增收。年初,因为疫情影响,贺建兵今年的生产计划还没确定,但茶陵粮食生产优惠政策出台后,加上县农业农村局干部上门鼓励,他坚定了发展粮食生产的信心,今年又流转了300多亩土地,准备大干一场。

通过政策引领和奖补带动,茶陵县粮食产业形势向好。今年该县预计早稻集中育秧3万亩、早稻种植面积16.1万亩、中稻种植面积11万亩、晚稻种植面积18万亩,优质稻种植面积达20万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