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咽异物感、嗳气2年,久治不愈,逐步加重致烧心、早饱



病 例

患者女32岁,两年前突然觉得左侧咽部有异物感,当即耳鼻喉科就诊,做咽喉镜检查无明显异常。并且,嗳气很严重,一进食就要强制嗳气,嗳气后才舒服,无胃痛、烧心症状。

症状持续几个月辗转到消化科就诊考虑胃食管反流,服雷贝拉唑等药物后症状有所缓解。但停药后,咽喉异物感持续存在并进一步加重,现牵扯到同一侧耳心也痛。

期间做了两次胃镜只显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做了三次咽喉镜只显示慢性咽炎。

因一直不好很焦虑,朋友推荐吃澳洲蜂胶,吃了几天以后出现胃疼烧心,于是停吃,但这以后每天胃都一阵一阵热流过的感觉,也不痛,就是感觉一股一股暖流分泌出来。

两年前查幽门螺旋杆菌阴性,最近复查一次轻微超标,上个月吃了一个疗程的四联杀菌药。杀菌以后再服耐信每日40毫克两周。现在停服所有药物。

这两年基本上药都吃遍了,莫沙必利、耐信、达喜都吃过。但是症状一直时好时坏,且越来越严重。

现在吃东西会觉得哏,感觉喉咙都被烧坏了,心情很忧郁。上个月去华西看了专家,专家建议我暂停吃抑酸剂,让我做食管24PH测试,但是预约最早要四月份,距今还要三个多月才能检查。

我现在症状就是不停嗳气、吃一点就饱了、烧心、咽喉异物感、感觉食管木木的。网上查了很多担心一辈子也治不好了,恶性循环,我该怎么办?

回 复

已详细阅读了你发来的病史资料,你的情况考虑:胃食管反流症、功能性消化不良。

你主要症状是咽部异物感,这原因很复杂。

咽部神经支配极为丰富,使咽部感觉极为灵敏。不仅咽喉鼻局部疾病会影响,全身许多器官的疾病,也可通过神经的反射和传导作用,使咽部发生异常感觉。故咽部异物感产生的机制较为复杂,致病因素繁多,有器质性病变,也有功能性病变。

咽部异物感可能与这些因素有关:咽喉鼻部疾病、胃食管反流病、咽喉反流、食管上括约肌功能失调、食管癌、焦虑症、灼口综合症、甲状腺疾病、颈椎病等等,涉及科室较多,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具体分析。

长期的烟酒刺激、饮食不规律、喜欢辛辣刺激食物、熬夜、失眠、精神压力大、疲劳、好生闷气易诱发加重症状。

你咽喉异物感长达2年,伴频繁嗳气,曾服雷贝拉唑短期好转,停药后复发,其后再服药物无效。曾多次喉镜检查无明显异常,多次胃镜是慢性浅表性胃炎,无口干、头晕等等不适,因此,你的咽部异物感,可能的原因:慢性咽炎、胃食管反流症、食管上括约肌功能失调、焦虑症。慢性咽炎可能也是胃食管反流症的结果,由于反流物的刺激所致。

胃食管反流症属于胃食管反流病,但没有食管粘膜损伤,其主要原因是食管和胃之间连接处的贲门肌肉一过性松弛,导致胃内容物返流至食管。反流物主要是胃酸、胃蛋白酶,还有十二指肠液、胆汁、胰液等。其症状表现多种多样,主要是反酸、烧心、胸痛,但有些人症状表现可以不典型,可以咽喉部不适为主要表现,你长期咽喉不适、频繁嗳气,要考虑该病,之所以久治不愈,主要是胃食管反流症不仅仅是反流的问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内脏敏感性增高,即有少量酸或胆汁刺激食管粘膜,患者就会发生明显的不适,并可以伴存食管上端括约肌功能障碍,使咽部异物感更加明显。

内脏敏感性增高,属于内脏高敏状态,主要由心理因素、情绪不良等引起,因此治疗胃食管反流症时调节患者情绪,降低内脏敏感性就相当重要了。情绪紧张、焦虑与咽喉不适之间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因此根据你的症状,我认为慢性咽炎、胃食管反流症、食管上括约肌功能失调、焦虑症,这些因素都存在,主要是胃食管反流症和焦虑,慢性咽炎、食管上括约肌功能失调可能是以上两个因素引起的,但反过来又会加重症状。

胃食管反流症是功能性疾病,可同时伴有胃肠功能失调。

你以咽喉异物感起病,久治不愈后发展致“烧心、一阵一阵热流流过的感觉、早饱”。一阵一阵热流流过的感觉、烧心就是酸反流之故,但早饱难用胃食管反流病解释,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因此要考虑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胃的功能性疾病,主要原因:胃动力障碍、内脏敏感性增高、胃底对食物的容受性舒张功能下降、幽门螺杆菌感染、精神社会因素等等。

其中内脏敏感性增高、胃动力障碍是主要原因,这其实与你胃食管反流症一致的。

你的情况就是食管、胃功能性疾病,你对疾病担心、焦虑会加重你的症状。治疗比较复杂、时间比较长,除了药物以外,放松锻炼、情绪调整、注意力转移相当重要。

建 议

1. 做24小时食管内酸、胆汁测定,并食管测压,有助诊断。

2. 艾普拉唑片5mg早、晚饭前半小时口服每日2次,莫沙比利片5mg每日3次饭前半小时口服,以抑制胃酸、促进食管胃动力。

3. 黛力新片早饭前半小时一粒每日一次口服;劳拉西潘片(每粒0.5mg)半粒每日3次前半小时口服,以降低内脏敏感性并镇静抗焦虑治疗。

注意:以上治疗2周后需根据病情进行调整,待症状控制稳定后再逐步减少剂量。

4. 保持心情愉快;适当锻炼,主要是做放松运动,如快走、慢跑、瑜珈、打太极拳等等;转移注意力,不要关注自己的身体,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感兴趣的有益身心健康的事情上,这些措施可调节人体植物神经,降低内脏敏感性,与服药一样重要!

避免以下食物:

高脂肪食物、酸及甜的食物、柑橘类水果、西红柿、辣椒、生的大蒜及洋葱、巧克力、咖啡因、烟酒。

进食八分饱,汤水少喝要分次喝;餐后要有30分钟活动时间,不要做弯腰动作。

这些措施有利减少胃酸分泌,减轻反流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