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扶贫|衡水11000多名贫困劳动力全部就业

疫情发生后,衡水市坚持就业扶贫与防疫复工“齐步走”。截至目前,衡水市贫困劳动力16379人(16—60岁),有就业意愿的11454人全部实现就业,其中单位就业1329人,扶贫公益性岗位4037人,扶贫车间81人,灵活就业6007人。

疫情当前,为尽快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和贫困户返岗就业,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衡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多措并举加大就业扶贫工作力度,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用工难题,做到就业扶贫与防疫复工“齐步走”。


积极指导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各县市区人社局主动协调乡镇党委政府,指导扶贫企业和车间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科学安排生产计划。目前全市12个扶贫车间全部复工,67名贫困劳动力返岗就业。


开发临时公益性岗位。结合疫情防控需要,积极开发环卫保洁、防疫消杀、排查巡查、卡点值守等扶贫特岗,保障不能及时返岗的贫困群众临时性就业,疫情结束或企业复工后人社部门再帮助贫困劳动力顺利返岗。枣强县人社局2月中旬就开始谋划开发临时公岗,安置暂不能返岗贫困劳动力48人。目前全市未返岗贫困劳动力860人,已通过临时公岗安置519人,近日还有约100人即将上岗,确保了疫情期间贫困劳动力就业收入不减少。


配合扶贫部门落实稳岗补贴、返岗交通生活费补助。市人社部门根据掌握的贫困劳动力外出就业等信息,进一步摸排,锁定服务对象,据初步统计,预计将为975名贫困劳动力发放稳岗补贴89万元,721名贫困劳动力发放交通费补助14万元,为571名贫困劳动力发放生活费补贴40万元。


深入实施“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线上春风行动。各县市区利用微信公众号及时将就业信息向社会公布,衡水人才网2月10日至3月底持续开展春季网络招聘会,158家用人单位发布招聘岗位4100余个。同时,依托河北公共招聘网(衡水板块)开展线上招聘,共有招聘意向的309家企业注册,提供就业岗位5339个。各县市区将招工信息向驻村工作队推送,引导就业政策、就业服务尽可能网上办、自助办,努力降低疫情给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带来的影响。


截至目前,全市贫困劳动力16379人(16—60岁),有就业意愿的11454人全部实现就业,其中单位就业1329人,扶贫公益性岗位4037人,扶贫车间81人,灵活就业6007人。2019年以来,就业补助资金为贫困劳动力落实技能培训补贴、吸纳就业补贴、扶贫公益性岗位补贴共计14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