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制造“护盘”泉州制“罩”

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泉州企业一呼百应,反哺社会、回报社会。支撑企业家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的,是泉州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以及血液里流动的“勇当先锋、敢打头阵”的新时代晋江精神。

泉州拥有纺织服装、鞋业、石油化工、机械装备等7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以及食品、纸制品等一批超百亿产业集群。口罩、防护服属于纺织品业态,生产工艺与服装、纸制品企业有相似。泉州的食品、婴童用品企业又拥有相应等级的洁净车间,这些都为泉州在短时间内迅速组织转产应急物资创造了条件。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张向前:

“源于泉州自有的制造业基础,也就是说没有既有的制造业基础,你即使知道有这个机会,你也抓不住。第一块就是我们的企业家爱拼敢赢,敢去做。第二个,就是我们既有的产业功能。第三是委市政府很及时出台的支持这方面生产的政策。”

充分发挥好政企互动、产业基础优势,通过全产业链整合,全市口罩日产能超800万个 、医用防护服日产能3万件。从零星企业到形成产业,泉州口罩产能已经能满足本地企业全面开工复工需要,也为其他省市防疫作出了贡献。

福建省工信厅装备工业处处长 二级巡视员 尹斌:

“我们的泉州企业响应政府的号召,立即组织转产、转型、增产能,围绕医用防护服和医疗口罩这方面开足马力全力生产。有力地保障了我们省内的医疗防护服的供应,同时也支援了国家和兄弟省市。”

为了进一步消除企业的后顾之忧,泉州市建立临时收储制度,疫情过后富余产量由政府进行收储。不过对于这个快速形成的新产业,相关的企业并没有想要放弃,他们开始思考如何利用已成型技术,融入自身现有的产品生产中,激活企业内生动力。

卡宾服饰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 杨紫明:

“我还想说在下一轮我的时装设计的创作中,做一个跟防护服有关的主题设计,在我的时装秀里面。我希望,除了这个事情过后,民众的公众卫生意识会提高,如何把医疗和时尚结合在一起,我作为一个设计师,我们觉得这个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张向前:

“给企业一个启示,市场的机会一定是不断出现的,所以企业只要能够抓住市场的机会,不管是生产医疗物资,还是生产其他物资,他一定都能够让企业找到更好的发展机会。”

春天已至,在这场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战中,泉州政企一心,践行着新时代下的“晋江经验”,彰显着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