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积极搭建平台 为大学生就业择业“把脉”

3月22日,福泉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及团市委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神为指引,积极搭建平台,组织10余名福泉籍优秀大学生走进园区,深入工业企业农业企业了解福泉工业企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为大学生们参加社会实践及毕业后的就业、择业打基础、做准备。

“同学们所学的专业都是与化工和农业相关的,希望大家结合所学知识,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精神,积极为福泉工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发展献计出力。”在座谈会上,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勉励大学生们主动作为,为加快实现福泉新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当天,大学生们分为两个小分队,分别来到贵州胜威福全化工有限公司、福泉海创公司、福泉福朋化工有限公司及江楠农业精品蔬菜产业园,实地参观了解福泉工业企业及农业产业发展现状。每到一处,大学生们详细了解了企业生产流程、项目开发进程及农业产业发展“四双”模式、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坝区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等情况。

“我觉得福泉农业产业发展‘四双’模式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民的‘旱涝保收’,这是一个很好的探索,我希望以后能为家乡的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为福泉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来自西南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大三学生何志强说,通过此次参观学习,他对自己将来的就业和择业方向有了更理性的认识。

“我感觉化工产业在福泉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我也是学化工的,打算回福泉就业,结合所学知识,为福泉经济发展贡献一己之力。”“这次活动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家乡的工业经济发展,我想回家乡就业,也呼吁大家学成之后能够回福泉,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好。”来自大连大学的舒康和贵州大学的李陈成都是学化工专业的,在参观过程中,他们积极向企业负责人询问项目发展具体细节,并相互交流参观心得。

据了解,为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就业、择业方面的问题,吸引更多福泉籍优秀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近年来,福泉市积极开展大学生返乡社会实践及就业平台建设,主动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把准新时代大学生就业需求,创新举措“招才引智”,为加快实现福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