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药乡”岷县 助力“甘肃方剂”


岷县积极有序推进企业、合作社复工复产,让各行各业动起来、忙起来,让经济社会秩序尽快有序恢复。



疫情防控工作中,“甘肃方剂”深受青睐、大放异彩,也让岷县的当归、黄芪等中药材销量走俏、价格走俏。在这个特殊时期,中药材市场需求量大,贷款政策宽松,市场流动资金多,岷县电商坚持“业务不下线,客服不离线”,乘着电商快车,岷县的当归、黄芪、党参等中药材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全国各地。




据了解,岷县共有天猫店17家,京东店5家,淘宝、微店、拼多多、1688等各类网店1000多家,电子商务企业69家。带动电商从业人员6900余人,带动贫困群众5900余人,人均年增收800元以上,中药材约占电商总销售额的95%以上。1-2月份,岷县电商销售总额达3440万元,预计3月底,电商第一季度销售总额能达到55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疫情防控期间不停工的邮政快递中药材包裹达84277件,为中药材线上交易提供了便捷与保障。





岷县素有“千年药乡”之称,也是“中国当归之乡”,境内盛产当归、红芪、黄芪、党参等238 种道地中药材。2019年,岷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61万亩。其中,岷县当归种植面积近30万亩,总产量达到6万吨以上。据统计,全县中药材加工贩运从业群众5.6万人,通过中药材产业扶贫带农增收16.17万人,全县中药材市值达42亿元。中药材收入占岷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以上。中药材主产区中药材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0%以上。岷县当归交易量约占全国总量的80%,岷县当归城中药材年交易量达到20万吨,交易总额60亿元。复工复产后,岷县当归城当归每日交易量在80吨左右,交易额225万元以上;黄芪日交易量稳定在110吨左右,交易额400万元以上;党参交易量35吨左右,交易额近200万元。




近年来,岷县把以岷归为主的道地中药材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性主导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首位产业和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全县有制药企业、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中药经营企业12家,中药材加工营销农副产品企业136家,中药材种植、贩运、销售农民专业合作社963家,中药材加工业产值近10亿元,有中药材专业市场19个。2020年,计划种植中药材60万亩左右,其中当归30万亩,建成中药材标准化绿色种植基地核心示范区3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