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三年两轮过山车,我还是忍不住加仓了

2017年年初开启了我的价值投资之路,很多人说在A股市场别谈什么价值投资,明明就是一颗小韭菜,非要把炒股说的像巴菲特一样,好吧,现在我承认了。

我并没有仔细去读过巴菲特的书,当然他也没有写过书,我最先接触的是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也读过他最好的合伙人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也读过让他颇受影响的费舍·菲利普斯的《如何寻找成长股》,因为巴菲特曾说他的投资之路有85%来自他的老师格雷厄姆,有15%来自费舍,还有影响他一生的查理·芒格。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思路都体现在了每年一期的《致股东的信》中,还没有时间拜读,但世间万物都是相通的,只不过每个人都拥有一套自己的投资哲学而已。

我想我还是过于年轻,但我觉得年轻是投资之路最大的法宝,以后可能经历的更多。巴菲特活了89岁,经历了十几次的股市大崩盘,但仍然不影响他成为股神,虽然这次的美股暴跌让他损失惨重,

但如果巴老爷子还能活个二十年,这一次也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坎,说不定还能成为他买入便宜股票的大好时机,过两年再见证吧

说说我是怎么三年坐两轮过山车的,很大原因是重仓了兴业银行巴菲特曾说:"如果你不打算持有一只股票十年,就不要持有一秒钟"。是的,我信了。

当然有很多人并不认同,觉得在A股市场,死捂着不卖就是傻瓜,活该过山车一轮又一轮的坐。

兴业银行2017~2020.3周K线图

从2017年到现在,没有变的是持有兴业银行到现在,涨的时候没有卖的冲动,跌的时候咬牙加仓,唯一变的是每年分得的股息越来越多,然后持有的股数越来越多。

2018年持续受中美贸易的影响,上证指数从最高3500多点一路下跌到2440点,惨不忍睹,这一轮过山车虽然亏了不少,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到2019年年初又回到了起点。

亏了没卖是一种坚持,赚了没卖其实也不用可惜。

其实不用说大家也都知道银行股的估值是很低的,在疫情的影响下,受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调控的影响,银行让利实体经济,银行以0.71倍PB再创历史新低,兴业银行更是惨,本来2019年没涨多少,这一轮杀估值,却杀的最厉害,今年年初以来已累计下跌22%,直接抹掉去年的一年的涨幅。当然这也是我第二轮的过山车了,仿佛又回到了起点。

不说从成长性角度看兴业银行,仅从估值角度真的是便宜货,目前22.85的每股净资产,等到2019年年报披露时,每股净资产已经到了23块多,相较2017年的18.82的每股净资产增加了4块多,但股价还在原地踏步。

5年净资产

目前不到5倍的市盈率,不仅低于行业行业平均,也处于历史低位。

5年市盈率变化图

很多人不喜欢银行股,大概是因为涨幅有限,一点也不刺激,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几乎很少有人能跑赢银行股,今年赚了可能以后就赔了

,兴业银行从2009年至2020年间11年间,10年年复增长率在26%左右,巴菲特的年复收益率不过19%,但是人家活得久呀;彼得·林奇掌管的麦哲伦基金在29%左右。

几大银行的10年复合增长率

之所以选择银行股是因为这是一个稳健的投资,就像把钱存在银行一样放心,然后再以每年分得的股息买入,享受复利增长,作为一生的投资。当然到了合适的价位还是会卖出,因为市场总会有疯狂的时候。

当然除了稳健的银行股,其实市场上有很多的机会,可以拿出小部分钱去投资成长股,去年挑选的LED龙头三安光电从10块买入到最高30块,豪赚2倍;基于5G的起步,挑选的频射天线龙头信维通信从25买入到最高57,豪赚1倍多;当然我并没有赚多少钱,因为只投入很少的本金

现在的投资思路依然是,一手稳健,一手去挖掘价值成长股,毕竟费舍的书不是白看的,巴菲特也会有重仓苹果的时候。

强烈建议兴业银行把logo换成红色,总蓝着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