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战疫军”!长安大学校友:刚获央视点赞,又被央企表扬!

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引领时代。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长安大学毕业生校友们

怀揣着强烈的使命责任感,凝聚了浓厚的家国情怀,在各地区、各行业、各工程建设战"疫"一线拼搏奉献,涌现出了众多感人的事迹。

作为责任央企,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毅然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全力投入属地抗疫医院的建设,截至3月初,共参与包括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在内的六家医院建设任务。在沈阳第六医院的改造项目中,长安大学毕业生高安培、司金龙、郭晓红等同志在关键时刻显担当,在危急关头挑重担,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日前,中建二局向长安大学发来感谢信,信中对长大毕业生在这次抗疫工作中的出色表现给予表扬,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并对学校表达了诚挚感谢。

1.高安培

高安培,1984年3月生,2007年7月毕业于长安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现任中建二局北方公司副总经理、董事、党委委员。

作为一名"80后"项目经理,此前,高安培曾带领平均年龄仅有28岁的青年团队出色地完成了公司多个重大项目。大年初二凌晨2点,接到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扩改建施工任务后,高安培克服人员严重不足、物资严重短缺、作业面非常狭窄等一系列困难,积极协调主要生产资源,利用已经建立的劳务分包资源库,组织劳务、机电、精装修等队伍10余支召集工人800余人仅用8天时间,比原计划提前3天完成了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隔离病房的扩建任务,且施工标准均达到或高于《传染病医院建设标准》。

在同时进行的沈阳六院4#楼负压病房改造任务中,高安培

克服原病房内孔洞极多这一难题,连续奋战21个小时,带领工长逐个排查洞口封堵情况,完成了负压病房3500平米风管道镀锌钢板制作吊装,安装医用高效过滤风口320个,所有病房均达到负30帕的建设标准。他和团队成员用时13天,提前2天完成改造任务,共改造出48间负压病房,总改造面积4912平米。沈阳六院改造项目得到了辽宁省委、沈阳市委以及院方的高度认可中央电视台媒体连续50多次报道了工程动态和高安培的先进事迹。

2.司金龙

司金龙,1982年1月生,2004年7月毕业于长安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现任中建二局北方公司总工程师。

作为公司总工程师,任务下达后,司金龙第一时间赶赴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施工现场,和技术人员一起争分夺秒深化设计沈阳六院改造工程的图纸。对施工方而言,设计图纸是现场施工的重要基础,设计图纸功能是否完善、是否具备现实操作性、布局排布是否科学合理,都会极大影响现场施工进度。为了保证施工任务按期保质完成,司金龙第一时间和相关设计院取得联系,完善了沈阳市六院扩改建项目工程图纸的相关信息。

为保证施工质量,不耽误工期,司金龙细致处理施工中出现的每一个技术难题,每天在现场一待就是将近20个小时。在隔离病房的改造中,使用传统的地基技术混凝土加地梁施工需要3天,但为了与疫情竞速、加快施工速度,司金龙在满足病房需要的前提下

决定直接铺设工字钢作为地基仅用半天时间就完成了基础施工。在沈阳六院4#楼负压病房的改造项目中,司金龙从门窗等主要材料的遴选,到砌筑、灰缝、打胶等各个施工工序,都耐心细致地为一线施工人员讲解施工要求,要求他们提高标准,确保高质量完成改造任务,保障医护人员及病人的身体健康。13天的工期,司金龙加班加点、不分昼夜,每天仅睡三、四个小时,他迎难而上、敢于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了一批又一批职工群众。

3.郭晓红

郭晓红,女,2010年毕业于长安大学建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现供职于中建二局北方公司。

自入职以来,郭晓红工作认真,表现优异,获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肯定。在沈阳六院的改造项目中,面对组织和人民的需要,郭晓红挺身而出,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攻坚战中去,她英勇奋战、扎实工作,以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和忘我的拼搏精神,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作为一名基层员工,郭晓红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她在重要关头迎难而上的奉献精神,在困难面前勇于进取的担当精神,赢得了大家的高度赞扬。中建二局以她为代表,向长安大学发来了感谢信。信中说,"近年来,贵校为我局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他们奋战在二局的各个岗位,以初心和使命践行着'弘毅明德,笃学创新'的校训,他们有的走上领导岗位,有的成为公司业务骨干,为推动中建二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向学校表示衷心的感谢。

4.刘奎生

刘奎生,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1994级校友,2015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刘奎生所在的北京城建集团承担了北京市小汤山医院紧急改建工程,他被任命为现场执行指挥

。17年前,"非典"肆虐,一群城建人鏖战七天七夜建立了如今的小汤山医院。17年后,城建人再次临危受命,小汤山医院紧急改造的任务又一次落在了这支北京市基建战线的铁军身上。

临危受命,刘奎生并没有退缩,他知道自己不仅是一名共产党员,更是劳动模范,国家和人民需要他的地方就是他的战场,他必须拼尽全力打好这一仗。和他一同奋战在一线的还有同班同学傅勇攀。大年二十九,土木部副总经理付勇攀乘坐的飞机在三亚落地。刚一打开电话,就接到小汤山集结的命令,他没有丝毫犹豫,迅速订返程机票,加入到小汤山医院改造的紧急任务中去。面对疫情造成的物资短缺和人员短缺,他们克服一切困难与时间赛跑,为抗击疫情打造坚强堡垒。

最是初心能致远,青春战"疫"勇担当。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体长大人努力吹响战"疫"冲锋号,踊跃投身战"疫"第一线,积极响应,彰显担当,争做疫情防控的"逆行者",勇做疫情防控的"战斗者",在战"疫"一线谱写了一曲曲无怨无悔、感人至深的青春战歌,弘扬了向上向善正能量,展现了长大人的良好精神风貌。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长安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