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的六种影响关联我们现在。为什么没人发现?来看看吧!


柏拉图,古希腊的哲学家。这是他最具有辨识度的职业。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描绘出了未来生活的蓝图,对未来的憧憬和人道主义精神的国度。那是一个向往阳光的地方。

我认为,柏拉图的《理想国》对当下具有六点影响。



01

《理想国》的核心意义是给百姓一个安居乐业,幸福至上,劳有所得的国度。

没有人可以吃白饭,也没有人可以霸权。只有平等,公平。

针对平等,公平,柏拉图也指出来如何评判的方法。如何判人有罪,需要证据,证人,司法,然后按照罪行严重性进行处罚。

这很像现在的处理案件的方式。

同时还有维持秩序,如何让这些人心中有爱,有公平,有责任心。从这开始,又要考虑如果维持秩序的人变坏了,又该如何处理。

同理,这些有权利的人变坏了,又该怎么处理?

这一套系统,放到现在只能说老旧却不能过时。处理的办法和对人性的剖析都有一个尺度。

柏拉图深切明白,一个国度里的人民生活,就是要活在一个规矩内,这是体系。有制度的体系就能拥有具体化,这样分辨事情的善恶就有了标准。

就像现在的律法。

柏拉图认为,如果按照这套理论去进行,那身在其中的城邦就会越来越团结。



02

《理想国》中的医疗问题。

这里面主要讲了一个大事,就是人人可医,有病就可以治。人们可以用自己有价值的东西进行交换。比如食物,金钱。所有药材的价格统一,不随便抬高物价。这样生病就不是一件大事。

同时,生病事从救急,妇幼老优先。这般施行长此以往就会有爱在内,懂得尊重,懂得善良,礼让。

还要分配一些人专门采药,专门做药,这是一种职业,由民选的机构进行透明化管理。

柏拉图根据他们年代对未来进行的哲学上构想,但却没有真的进入未来,所以并不知道这套理论虽然好,但里面的细节问题和利益问题,衍生出不一样的经济效应。


03

《理想国》中的工作问题。

所有人的工作按照个人情况和自己兴趣进行统一分配。那个时代还有奴隶制,平民中还有等级分配。但进行特长和兴趣分配有好处。

柏拉图的意思是,如果不这么做,那么工作也不会顺心,而会生出很多别的事情。不能人家做错你就用鞭子抽,抽死了,怎么埋,怎么去处理也是一堆没必要的事情。

所以,按照个人意愿进行分配工作,是一件促使发展的和国内和平繁荣的开始。

古希腊的时候奴隶制,人类等级制,有很大的区别化。柏拉图用了很长的篇幅和迂回来阐述这件事的利弊问题。

因为那个时代,真的要废除奴隶制几乎是跟所有有权有势的人对抗。

没人敢,也没人愿意这么做。

柏拉图提出来后,是给奴隶制城邦国家指出来一条出路。



04

《理想国》中的战争问题。

柏拉图是爱和平的人,所以在如何将战事平息,共同繁荣的问题上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首先是要壮大自己的实力,这一点也是在脱离奴隶制的前提。

不要把奴隶变成战争的牺牲品,要让这些人拥有思想,因为他们身体强壮,如果好好训练并且思考经验。保卫自己的家园没有问题。

而为了不让这些人有了思想报复他们以往的主人,是需要时间和态度上转变。

为了不因此爆发内乱,需要平等化,摘掉他们以往的奴隶心态。需要两种人进行融合。就是那些自认为人类等级高的人要和这些当初等级低的人进行平等交流。拥有共同利益。

这样保卫家园并不是为了别人保卫,而是为了自己保卫。他们会更加恪尽职守。

如果真的有城邦攻过来,并且兵临城下,岌岌可危的时候该怎么办?

柏拉图说,应该事先创建友谊之邦,和附近的城邦变成一个和平的大国。因为随着城邦强大,就不会有人打过来。

但这里就有个问题,如何让这些城邦和平相处?

在这,就要说一下柏拉图的远见和他的智慧。以及下一个问题。


05

《理想国》的贸易。

诸多城邦的关系用贸易来进行利益上的互补,进行贸易的同时将本城邦的文化深入别的城邦。而本城邦

需要做的是口碑和和平的带头者。因为谁都不想打仗,而打仗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益。如果利益充足,所有人都能吃得上,穿的好,也就没有打仗的必要。

也因为别的城邦不会本城邦这样人人平等。这样的影响最开始会有拒绝的声音和抵抗的声音。但有利益在,他们只能约束自己城邦,不让这种思想流入进内。

可是,本城邦的人进行贸易的同时本身就是在宣传本城邦的公平性,长此以往在基层上就拥有了偏移心。有了对比心。内部瓦解是时间问题。

把时间放在二十年内,这般同化性会渗透在这些联合城邦的各个地方。

时机成熟,进行融合,民选一个人作为领头人,但不是一人说的算,事情决定需要选出代表。

这时,有人问,如果他们意识到自己受到威胁,难道不会联合其他城邦,针对性进行反抗吗?

柏拉图的意思是,不需要。

诸多城邦的好处就是约束力。差别化。

我们在一视同仁的基础上选取理想统一的城邦,先进行融合。就算真的打起来,我们依然较比单一城邦强大。

如果真的打仗,融合一个大城邦的速度将会加快。

柏拉图用的办法就是改革式的前卫治国之法。按照现在我们的话说,就是一个风口,第一批实践的人连肉带汤都吃了,后续跟上就像站在柏拉图吃饱后打的嗝前,微微一道风猪都能飞。

而这种效果会有覆盖式力度。当这样的治国之法传出去,会大面积推翻奴隶制。

《理想国》在这方面其实意义说了就这么多,如果再往后说,那就是柏拉图在这件事儿上成了一个圣人。



06

《理想国》的教育问题。

也是那几个字,无差别化。无论是大家族的公子,还是奴隶的孩子都有权利坐在同一个教室里上课,接受统一的文化。

想要根除奴隶的思想就先从孩子开始。因为柏拉图也知道,孩子才是城邦的未来,才是一切的希望。

所以针对孩子,柏拉图是很用心的。

无差别和人人都要上学,教育几乎免费,传授主要的知识就是如何保卫家园。而孩子需要英雄作为榜样,需要事迹来阐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需要约束力,也需要创造力。

从这一点上看,在映射现在,其实有很多细思极恐的事情。

如果想要城邦安定,是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有结果。当城邦形成自己的制度后,一切都要遵守律法。

进行编撰,进行整理。

那么这些体系就算真的成熟。

无论到什么时候,孩子都是未来的希望,是文明的延续。




柏拉图为我们描绘出波澜壮阔的人间天堂,但读的时候却感到沉甸甸,应该说有寒气。《理想国》看似一本前卫的书,却也是一本创造国的书。里面的细节许多可以是假的,但能做成真的。

而所谓的理想国,那一步一步都是一个个计划编织出来的。所谓的自由根本不存在,因为不能有自由。

人们需要制度和约束,这样才能有文明。

有很多人读完《理想国》感觉很幼稚,也有人觉得这是一场骗局,也有人说这只不过是人类历史中微不足道的转折,其实并没有多大意义。

这几个感觉我觉得都有道理。

但崇尚美好的心愿这没错。

读完后,我觉得这本书带给我的是,我思则罔加上我思故我在的一种自辩求我真的思想。

就是,你以为是真的也许是真的,因为没有绝对性质存在。而每个人心中的理想国都是一种事无巨细说的架构,像是一栋房子里的榫卯,万事都有存在的条件。

这个美好的国度,是一种通往美好幸福的方向,没必要存在现实,在心里就好。

这就是哲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