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卖怪坏全不占,师父多到数不清!观众直言:求你别再耽误王玥波


  相声门里有句老话叫,“宁舍一锭金,不赠一句春”。师父教徒弟天经地义,跟同行学能耐则不然,教了是情分,不教是本分。毕竟过去的相声艺人都是吃开口饭,把你教会了,他可能就没饭门了。解放以后,相声艺人转变为文艺工作者,原本的封建师承观念也有了极大转变,这一点从马季身上足以印证。在中国广播说唱团,侯宝林、刘宝瑞、郭启儒、郭全宝四位老师教他一个学生。侯宝林当时算马季的责任老师,后来他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侯门弟子。

  当今相声界,一个徒弟有两个老师也屡见不鲜,这还并非特指那些跳门或是两门抱的演员。但真要说在相声门里有五个老师的可就不多见了。众位可能听着新鲜,这得是有多上人见喜,能让这么多名家前辈都愿意给予指点提携啊?

  这位满身爱人肉的相声演员就是应宁。他在相声门里拜的师父是王谦祥,但除了正式摆知的恩师外,他还有四位老师。开蒙恩师是赵霭如的徒弟张善曾, 按门户辈分论,怹和应宁的“老祖儿”侯宝林是同辈艺人。在少年时代,他还曾得到过“相声皇后”回婉华的传授。然而,对他相声表演影响最大的,既不是这两位宝字辈的老先生,也不是师父王谦祥,而是他的另外两位老师赵小林和马贵荣。

  这两位才是名副其实的“京城教师爷”,如今活跃在北京相声舞台上的中青年相声演员,至少一半小时候都跟着这二位学过相声。应宁、王玥波、王磊、李菁、徐德亮、孙越都曾在学生时代长期跟随两位老师学艺。这两位在业内传为佳话的曲坛伉俪,既是高产的相声作家,又是杰出相声教育家。故而应宁的表演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更接近于马贵荣老师。

  应宁有两位长期合作的搭档,一个是王磊,另外一个就是王玥波。但在很多观众印象中,应宁、王玥波这是一场买卖。两人合作年头不少,不过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尴尬状态。甚至不少人认为是应宁耽误了捧哏搭档。其实王玥波本人却不这么认为,两人从小在一起学艺,长期业务磨合,作为搭档要远比旁观者更了解对方的艺术水平。能合作十多年,也绝非只是靠着有交情来维系这段捧逗关系。

  可两位在一起合作这么长时间,说过的传统活、新活也不少,为什么就没火起来呢?其实主要在问题还是在应宁身上。虽然在艺术上博采众长,受过名师的指点,得过高人的传授,但却始终没塑造出鲜明的个人表演风格。平心而论,应宁的相声功底很扎实,可就是没有特点。“帅、卖、怪、坏”似乎哪个跟他都不沾边。比如这二位使的腿子活《窦公训女》,这段里歪学歪唱的包袱基本都在逗哏这边,应宁对人物的拿捏没错,或许是秉持着不洋闹、不狗血的严谨态度, 但演起来确实有的包袱温了,甚至在有些包袱的处理上显得多少有点贫。这块活其实是容易展现出个人表演风格的,完全能演出千人千面的效果。比如苏文茂朱相臣的《窦公训女》和刘文步郑福山的使法就截然不同。很可惜,应宁的表演里没有看到符号化的特点。

  反观王玥波则不然,面相就上有台缘,又是一副老成持重的老范儿做派 。捧哏的尺寸准、口风紧,该刨的地方刨得狠,该翻的裉节翻得巧。 说耽误了王玥波也并非全无道理,但终归两人在一起搭档已经形成默契,倘若裂穴对于双方而言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