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扶贫车间复工忙

“终于开工了!”在思南县贵州新丝南服饰织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戴着口罩正忙着。看着车间里热闹的样子,公司负责人赵琳高兴地合不拢嘴:“生产线全部恢复,一切都步入正轨啦!”

“呆在家里的时间很长了,现在车间让我们复工,就可以挣钱养家了,真是太好了。”家住丽景小区二期4栋1单元易地扶贫搬迁户符连花一边赶着缝纫机,一边高兴地说。符连花一家五口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至思南县双塘丽景小区安置点,家里有两个小孩在附近就读,“开始复工了,心里悬着的石头才落下去!还是在家门口上班好,家里老人小孩都可以照看到!”。

新丝南服饰织造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内复工复产忙

思南县贵州新丝南服饰织造有限公司有员工15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8人,都是附近丽景小区搬迁的贫困户,为了让群众早日上工,公司向县政府提交了复工复产申请,很快就得到了批准。赵琳说:“我们公司专门有县委领导对接联络服务,指导复工复产工作,还为我们送来了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指导我们如何一边做防疫,一边恢复生产。”目前,公司车间采取错峰进车间,工人上岗保持安全距离,所有进出人员都要进行信息登记、体温检测和专门的消毒,作业全程佩戴口罩和操作手套。

工人们正在给红薯育苗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农忙季,终于复工了!“红薯育苗错过了这个季节就要错过一年,幸好复工及时,加班加点几天就把进度赶起来了!”思南“陈薯”负责人张诚说道。

思南“陈薯”企业生产车间采取错峰进车间,工人上岗保持安全距离,所有进出人员都要进行信息登记、体温检测和专门的消毒,作业全程佩戴口罩和操作手套,食堂采取分食制,员工必须每日在微信群里发送身体检测信息。目前,公司员工13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6人,已全部复工上岗,公司与县内10多个乡镇及县外多个合作社签订合同种植面积四万多亩,育苗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两条生产线运行正常。

思南县三道水乡“陈薯”红薯粉加工厂,工人们正在加工生产包装

“100多名工人开足马力干,我们对今年的生产很有信心!接下来会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发展生产扩宽销路。”张诚信心十足。

三道水乡“陈薯”红薯粉加工厂生产车间

为了保障扶贫车间复工复产,思南县人民政府成立了思南县企业项目复工复产领导小组,制定了《思南县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工作方案》,相关项目主管部门、业主单位息体负责,逐一对接企业、施工单位、拟定“一企业(项目)一专班”落实联系包保责任人,帮助企业(项目)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为复工复产车辆和人员办理了车辆通行证和人员进出证,有效促进复工复产。目前,全县扶贫车间复工复产6个,吸纳1500人返岗就业,带动贫困人口就业人数800余人。


(记者陈杉杉;通讯员任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