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剩女羞辱」,我听够了

剩女。


是中国特色词汇,在如今的社会环境里,它默认专指年纪大了却还没有结婚的女性群体。

没有哪个女孩会喜欢自己被贴上这个标签,无可否认,这不是个褒义词。

在女性婚恋问题上,社会的偏见依旧根深蒂固。


至今,仍然有很多女孩无法自由选择恋爱机会,结婚时间,甚至生育与否,仍要承受来自四面八方的指责。

最近,有这样一部名叫《剩女》的纪录片,向我们剖开了这些被冠上标签的女孩的真实经历。


难以想象,这样一个记录中国剩女现象的纪录片,导演和编剧却都是以色列人。

他们去到北京,用镜头记载了三个中国女孩的故事。


0 1


徐敏,28岁,北京人。


她是独生女,家庭条件不错,为了能让她顺利结婚,父母早就给她备好了房和车。

工作方面,她在中国传媒大学毕业以后,在做广播电台主持人。

就是这样一个各方面看起来都不错的姑娘,找起结婚对象来却费了老劲。



寻找结婚对象的过程中,徐敏甚至去参加过那种多人联谊大会。


过程对于内向的人来说,还是会稍感羞耻的。


数个等待相亲的女孩要一起站在台上,挨个介绍自己,最后再等着被男生挑选的那种。

徐敏放下心防,突破心理防线站了上去,也成功被一个小伙子选中,可最后她却还是没能继续和这个小伙子聊下去。


徐敏认为,最大的原因是自己的妈妈。


家庭条件不好的,工作不稳定的,还有外地户口的,她妈妈基本都看不上。

从小听惯了母亲话的徐敏,为此拒绝了一个又一个男生。


长时间的持久战,多次的打击,让徐敏渐渐有些暴躁。


她尝试反抗妈妈的独裁,甚至委屈到眼泪直流。



情绪酝酿到激动的时候,她还对自己的妈妈说出了非常伤人的话语:


你就是不尊重我们。


有时候我觉得我爸凭什么找你呢?


徐敏的妈妈愣了,自己对孩子付出这么多年最后却换来这些埋怨。


母女俩最后只得不欢而散,问题却依然摆在那里。


年近三十,徐敏却依然单身,结婚这件事对她来说依旧遥遥无期。


0 2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邱华梅。


她是整片里最出彩的女孩。

她努力学习在北京上了大学,毕业后凭实力当了律师,事业顺风顺水。


但就是因为结婚问题,邱华梅经常跟家里人吵得眼泪直流。

她的老家在山东滨州,一个叫做无棣的小县城。

邱华梅的父母当年为了生个儿子,家里连着生了五个女孩,不过最后还是放弃了。

在这种思想相对比较封建的地方长大,如今都34岁的未婚未育的邱华梅的处境可想而知。


在家人甚至邻居村民的眼里,她就是个大龄剩女。

每次一回家,邱华梅都能看见自己家案板台上的角落里放着几大包弹好的棉花,那是妈妈几年前就准备好的,就等着邱华梅出嫁的时候给她做几床新被子。


但是这种温暖对于邱华梅来说,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让她有点恐惧。

当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时候,总要谈到邱华梅的结婚问题。


在父母的眼里,这么大了还不结婚的女儿让他们有点丢人,每每别人问起来,自己都不知道说啥好。

看着别人都结婚了,自己的女儿这么就一直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尤其是想到邱华梅当年上学家里没钱,做父母的再难也要干活供她上学的时候。

再看看如今不听话的女儿,简直都愁的睡不着。


就连邱华梅在老家带娃的亲姐姐,都说她自私,不正常。

甚至还放言说——


不结婚,再幸福都不叫幸福,不结婚就是判刑!


更过分的,邱华梅的小外甥都被大人教着喊她叫,光棍姨。


亲戚说她不结婚的想法如此强烈,就像入了邪教。

邱华梅很委屈,她的眼泪扑簌簌往下掉,伴随着一家人的怒火与无奈。


其实邱华梅并不是故意要和家人唱反调。


她不是不想结婚,而是不想随便结婚,把自己的余生和一个不喜欢的人捆绑在一起。


如果自己要结婚,她希望对方是个尊重自己的人,不要太大男子主义,也能主动分担家务事。

在北京工作的闲暇之余,她尝试去相亲了很多次,但结果都不怎么样。

她去过北京公园的相亲角溜达。



在那里,常常有成堆的老大爷老大妈们把自家孩子的相亲条件写在纸上,摊在地上,等待有缘人挑捡。

但滑稽的是,大学毕业、精神独立、事业稳定的邱华梅在那里却并没有市场。


有个大妈干脆表态,自己接受不了邱华梅。

因为她的律师职业可太厉害了,要是动不动闹矛盾就讲民法刑法,自己可受不了。



然后,邱华梅去一对一相亲。

对方有的嫌她是外地人,交往起来压力会比较大。

还有的,就在邱华梅的追问下摊牌自己还是有些大男子主义,希望婚后女的能顺从自己。


邱华梅还去婚介会所咨询,对方在听了华梅的情况后,给出了一堆建议。

可万万没想到,中心思想竟然是——

你要是结婚了,就不能选择不生孩子。


你长得不太好看,性格又太硬了,年龄也很大了,就不要太挑了。

要是这种条件还以为自己状态很好,那就是自欺欺人。


更恐怖的是,给出建议的这位红娘本身就是个女人。

在邱华梅这样的女人正在面临封建困境的时候,竟然还有同为女性的同胞亲手给她再上一道枷锁,当面进行剩女羞辱,这场面惊悚得让人窒息。

就这样挣扎了一大圈,邱华梅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反而随着自己年龄的增大愈演愈烈。


她感觉任何人都可以抓住这一点来嘲笑自己。

那种感觉难受地好像自己溺进了大海,孤立无援随时都可能淹死。

如果自己一直战斗却还上不了岸的话,她只好选择放弃,撤退离开。

于是,后来邱华梅决定远走,她申请去法国留学,继续深造学业。


0 3


盖琪,36岁,大学老师。


在年龄即将接近四十大关的时刻,她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自己的之前许多年都没有做到的事。


她谈了恋爱、结了婚、生了孩子,并且还从北京举家搬迁到了生活压力相对较小的深圳定居。

这一系列人生大事发展得即迅速又果断。说到底,只源于盖琪自己狠狠下了一次决心。


年轻的时候,盖琪的家境很好,书香门第出身。


再加上自身条件也不错,因此对结婚对象的要求蛮高,于是结婚的事也就耽搁了下来。

后来不料父亲生病,家里积蓄骤降,自己的年龄也越来越大,她觉得自己可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小。

于是被贴上剩女标签后几年,盖琪做出了选择,她要结婚。


盖琪的老公比她的年龄小,在确定对方不介意自己的年龄后,她很快就把这件事提上了日程。

出嫁那天,盖琪对自己的老公说,就想跟对方去拥有和创造最世俗的幸福。


她明白自己的选择意味着什么,会带来什么。

盖琪婚后,曾经主持过一个交流会。


在会上,她坦诚承认自己的生活明显没有之前有趣,但是却多了一份幸福。

那种幸福,源于老公和孩子带给她的平凡的满足感。

婚姻不一定是一个成功的结局,但是它可以让人的生活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走上新的开始。


0 4


对于女性来说,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给出的压力是正相关的,这会给女性自身带来恐惧感。


只要你不结婚成为别人的妻子,不生孩子成为别人的妈妈,好像就异于常人,大概率要遭人闲话。

但可悲的是,那些被催婚后潦草结婚的人,后半生过得不幸福的话,却没有人会拿着催婚时的劲头去负责。



纪录片里的这些故事,其实一直试图在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


在狂热的催婚催育潮中,你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不要结婚了么?


结婚这件事的本质,是两个人心甘情愿的结合。


它的浪漫在于一个人愿意通过这场仪式,下定决心和自己钟爱的另一半在今后的日子里携手同行。


这是对爱情的约定,也是对亲情的加冕。

而万万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满足旁人的期望,从而找一个异性来组成组合,生孩子传宗接代。


如果是为了这个目的——


那人就像机器,没有感情。



可叹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本心,抵抗住来自家人、亲戚、朋友的压力,抑或是到了最后选择对婚姻妥协。


正如邱华梅在片子中所说的一句话,让我回味很久。

大意是——


就算她最后坚持和世俗抗争,守住了自己的本心不滥嫁,可也不见得会有多开心。

因为,这是她一个人孤零零的胜利。


到底有多少人能经受得住这种孤独呢?


0 5


这部纪录片拍摄于2015年到2017年间,距今也有好几年时间了。


就在前不久,前去法国留学的邱华梅在社交平台上公布了自己的好消息。


她在法国深造后顺利毕业,继续着自己的律师职业,并且在国外求学的日子里,她遇到了自己的德国老公,如今已经在德国定居。



这消息非常振奋人心。


尤其是回想起几年前时时因为不结婚而被催到流泪,在婚恋市场受尽打击的她,这像是一种成功的讽刺,畅快人心。


她用自己的能力证明了自己的选择,向曾经逼问过她的那些人提出了反问。


难道过了二十多岁还没有结婚,也没有生孩子的人,就该被贴上剩女标签吗?

她们活到现在之前所做的所有努力,奋力追求的学业和辛苦打拼的事业,以及自身养成的气场,就相应的要遭贬值了吗?


我想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个声音。


它在说,不。


不妥协,也不随波逐流。


不放弃,也不要被束缚。


【免责声明】我们重在分享,所有文字和图片均从网络转载,对文中陈述内容和观点均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或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