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菩提老祖喊美猴王‘悟空’,你看看石碑上写了啥

西游人生百态 02

文丨心猿

三界之中缘起缘灭。

孙悟空孤苦伶仃,自东胜神州大地之根花果山漂流世间,无依无靠,却被菩提祖师赐名“悟空”,缘起之时,菩提祖师与孙悟空之间建起感情桥梁,从今之后,美猴王每一次被人唤作悟空,都会会想起当日长髯慈悲老者的殷切期盼。

作为神仙,菩提老祖号称“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更是融合三教九流,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可是对于上山求学的石猴,菩提老祖却给他起名为“悟空”。

为什么本领强大的菩提老祖不是希望这位新拜入山门的弟子光耀山门,而是“悟空”呢?

有人说是因为菩提老祖害怕孙悟空闯祸被牵连。

但是从西游记不难看出,只要神仙法力高强,地位尊崇,并不会受到自家弟子牵连。比如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中的妖怪闯祸,背后的主人并不会受到影响。

事实也是如此,孙悟空大闹天宫,搅动三界风云,玉皇大帝、如来佛、太上老君等一众神仙都深陷其中,但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孙悟空被压五百年后改过自新,重新做猴,更是成为灵山之上斗战胜佛,扬眉吐气,一切只是弹指之间。

所以,菩提老祖担心的从来都不是孙悟空会闯祸,而是他不能悟空。既然菩提老祖希望孙悟空【悟空】,就要说到什么是空。

空本是佛教中的名词,《中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即中道义。”《心经》

里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空说的是事物本来性质,就像天上有一轮月,月影徘徊于清水之上,水中有倒影但却无法捞到月亮,这就是水月的互空。

世界之中,所有一切事物,事情彼此紧密的缠绕在一起,表现在世人眼前的往往就像是水中倒影的月亮,月亮本是真实存在,水中月亮却是一个影子。

放在菩提老祖这里,悟空即指堪悟一切之空,才能得见本源。也就是说,孙悟空从补天石中一跃而出,本是赤子之心,不染纤尘,双眼之中金光直冲天际。

然而世间流水,人与事却让石猴慢慢迷失本心,孙悟空被这水中的倒影迷惑了眼睛,也藏住了心。孙悟空离开花果山,是为了群猴能够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让花果山群猴们获得快乐。

等到石猴上山拜师学艺之时,却是因为长生不老的欲望驱使,为了学习力量。然而,不管实力如何强大,这个世间总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无穷无尽的欲望只会让孙悟空距离自己的初心越来越远,孙悟空也在不知足中,越走越远。

正因如此,菩提祖师能够提前预料到孙悟空会闯下大祸,因为孙悟空始终没有摘下带在他心中的黑纱,早就忘了最初的自己。

菩提老祖因而在孙悟空上山之时,就希望孙悟空能够真正悟空,哪怕达不到悟空的境界,也能因为别人的一声呼喊,而得到一次停下脚步,看清自己的机会。

这才是菩提老祖一脉修炼的根本。在菩提老祖山门处的石碑上写着十个大字已经讲的明明白白,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灵台方寸,指的人之大脑所思,斜月三星指的内心深处所想。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幸福并不应该是水中的月亮。在追逐幸福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悟空】的精神,要记住自己想要什么,才能不被物欲横流的滚滚浊世蒙蔽双眼,看不清前进的路。

【悟空】之名,就是菩提老祖对美猴王的最大期盼。

不论他是花果山上的无名石猴,还是天庭之上威风八面的齐天大圣,亦或是灵山大殿中众人尊敬的斗战胜佛。在菩提老祖眼里,这些都是一时云烟,并不长久,都是需要堪悟的【空】。

在菩提老祖看来,美猴王真正悟空,重拾初心,才能有机会拥有真正长久幸福。

————

感觉有道理就点个赞,关注一下吧,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