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产业覆盖增后劲 “扶贫辣椒”育苗忙

春分即将来临,为争抢农时,有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产品统一品种、统一标准、统一移栽、统一收购目标,助力脱贫攻坚,福泉市牛场镇水源村辣椒集中育苗基地里一片繁忙,在已完成2万亩线椒育苗后,正抢抓时节进行 1万亩朝天椒育苗,这1万亩朝天椒苗将满足各乡镇(街道)贫困户种植需求,帮助他们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据了解,朝天椒又称小尖椒,是一种优良的经济作物,因市场稳定,是众多农户优先选择种植的经济作物。今年3月初,福泉市与遵义辣椒城签订1万亩朝天椒销售订单,按照福泉市农业产业发展“四双”模式,与贫困户签种植订单、以保底价统一收购的方式,带动贫困群众发展朝天椒种植产业。而朝天椒育苗的关键是对苗床土质要求高,适宜在散碎肥沃的育苗基质中成长,在市精品蔬菜专班的统一部署下,福泉市供销社与江楠公司积极建育苗基地,采取统一育苗的方式,为全市贫困户种植朝天椒提供种苗支持。

“大家小心搬运,每个大棚需要170包基质。”3月16日,一辆辆装满漂浮育苗专用基质的货车开到了水源集中育苗基地,工人们按照要求有序地将育苗专用基质搬运到各育苗大棚里。

在育苗基地的另一边,挖掘机正来回穿梭,对机耕道进行开挖和平整,近百名工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有的在搭建大棚,有的在大棚内建设育苗池,还有的正在小心翼翼地把辣椒种子放入浮盘……忙碌的身影让水源育苗基地充满生机。

“我们现在看到的场景就是育苗池建设阶段,育苗池场地平整以后,我们还要铺薄膜,放水,消毒,还有一个放肥的过程,把这些工序完成以后,我们才能全面实施育苗。”福泉市供销社经发科负责人杨庭坚说,自3月5日启动朝天椒育苗工作以来,短短10天就建成了40多亩的育苗基地。

“辣椒收成后,预计按每亩2500斤的产量,1.6元一斤的保底价,贫困户每年每亩的收入可以达到4000元,加上贫困户先建后补的500元补贴,他们的总收入可以达到4500元,除去化肥、薄膜等成本后,贫困户最多可以达3000多元的收入,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扶贫模式。”采访中,杨庭坚向记者算了一笔“扶贫辣椒”增收账。

目前,朝天椒育苗工作已完成70%,辣椒育苗全程进行科学控温管理,大约半个月就可出苗,市供销社将根据各乡镇(街道)贫困户种植需求,对辣椒苗进行实际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