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晨,你让亲者痛,仇者快

邱晨活该。

但是作为一名《奇葩说》的忠实观众,我的难过,多于愤怒。

邱晨最后一次亮相《奇葩说》

这是邱晨在第六季《奇葩说》总决赛上的最后一句话,也将成为她在内地娱乐圈的绝唱。

在迄今为止的六位“奇葩之王”里,邱晨可能不是知识最渊博的一个,也不是语言最犀利的一个,但她一定是状态最稳的一个。

节目里的邱晨,几乎从不犯错。

她总是能找到更高级的角度,总是能用相对温和的话术,让观众接受她的观点。

正因如此,当她与那些错误言论联系在一起之后,我才感到震惊与失望。

侯亮平不愿相信,高育良竟然是贪官;房似锦也不愿相信,翟云霄送她的包竟然是A货;我同样不愿相信,邱晨竟然说过那样的话。

曾经有多信任,现在就有多难过。

作为米未的高管和《奇葩说》的灵魂人物之一,邱晨的翻车令人开始担忧节目的未来。与此同时,另一些人却在狂欢,在给《奇葩说》泼脏水、扣帽子。

邱晨,你让亲者痛,仇者快。

邱晨在第二季《奇葩说》首次亮相

邱晨的翻车,让我再次想起十年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段往事。

2009年,微博刚刚兴起。几大门户网站都派人去寻找各行各业的精英,劝他们开微博并加V。主流媒体的官微和采编人员,自然也成为了重要的拓展目标。

当时我所在的报社下了一道密令:所有在职人员微博不得加V,所有人不得在微博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

这道令直接下到了我的头上,因为我当时是报社的新媒体部主任,负责与所有门户网站进行工作对接。

然后我就开始打挨个电话,传达报社要求,并叮嘱那些已经开了微博的同事,在网上说话一定要多加小心。

当时我们报社有三个亿的年营收,有五六十万的日发行量,有大概五百名采编和经营人员以及两三千名专(兼)职发行人员,是全国都市报三十强。

经营越是增长,内容就越要小心。不能因为一个人的错误言论,让整个团队及其背后的家庭失去饭碗。这是我经历的两任总编辑的共识。

近年来,每当我看到品牌危机,都会深刻体会到当年那份密令的正确与先见之明。

今日头条和微博热搜因为内容不健康而被主管部门约谈、封禁或下架,赵立新等知名艺人因为错误言论而导致事业受阻,咪蒙因为旗下自媒体的一篇文章而全盘崩溃,再到如今的邱晨……

对于品牌而言,管住嘴,才能迈开腿。

陈晓旭主演《红楼梦》

邱晨被推上热搜的时候,我正在二刷《红楼梦》,刚好看到“黛玉葬花”。

黛玉葬花,是林黛玉个人命运的重要转折点,也是贾府败落的早期表征之一。她虽然没有直接推动贾府的败落,但草蛇灰线,不容忽视。

邱晨也是如此,她发表的错误言论主要集中在2014年以前,而她首次参加《奇葩说》是在2015年。

可是,从“姜思达事件”开始,到董婧和傅首尔打架事件,再到本季围绕“在下不服卡”和“复活榜”而展开的场外口水战,直到最近邱晨的翻车和詹青云等人的湿鞋,暗流也是一点点增多、聚集并逐渐浮出水面。

2016年,《奇葩说》曾经经历过一次震荡。因为部分节目的话题导向出了问题,导致第二季和第三季共有八期节目下架。

邱晨翻车,虽与节目导向无关,但这件事的影响却不容忽视。

马东创办并主持《奇葩说》

《奇葩说》是一档靠广告生存的节目,几乎没有其他盈利模式。

如果《奇葩说》在邱晨的问题上不做出回应,恐怕会让背后的金主们有所顾虑。

就像肖战,他本人可能没做什么,但粉丝的行为引起了众怒,导致一些品牌不得不撤换代言。

邱晨虽然已经宣布不再参与任何节目的录制,但她毕竟还和米未有着密切的关联,而《奇葩说》又是米未的金字招牌。

所以,当《奇葩说》第七季招商的时候,赞助商们势必会考虑:赞助《奇葩说》,是否是一种站队或默许的姿态。

这是大忌。

贾玲面对“生与死的选择”

《奇葩说》曾有一道经典辩题:要不要牺牲贾玲一个人,去救另外一船人。

这道题如今放在邱晨身上,应该就没有争议了。

贾玲无辜且生命平等,但邱晨并不无辜。

作为一个中国人,她应该明白自己说过的话意味着什么,她应该为自己的错误言论付出代价。

所以,米未及其关联公司,应该尽快与邱晨解约,并公开表明立场。

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态度暧昧,等于自杀。

詹青云与邱晨都卷入了此次风波

邱晨被锤之前,处在风口浪尖上的是詹青云。

詹青云并不是米未的签约艺人,她只不过参加了两季《奇葩说》并夺得了第六季的总冠军,所以她在场外的言论也被人与《奇葩说》关联起来。

经过这件事,米未要不要考虑一下:效仿正午阳光,剥离艺人经纪业务。

艺人本来就不好管理,艺人的粉丝更加不好管理。如果哪个艺人或粉丝捅了篓子,都要由正午阳光来买单的话,那么正午阳光早晚要出事。

米未面临的情况也是如此。“奇葩”都是有个性的人,就算再加强管理,也无法保证永不湿鞋。就像邱晨这次,本来是历史问题,但是米未签了邱晨,你就难脱干系。

剥离艺人经纪业务,尽量消除节目以外的舆论隐患,这样才能专心做内容。

正午阳光证明,此举对品牌没有坏处,米未和其他制作型公司也值得借鉴。

《红楼梦》里的晴雯

最后还是说回到黛玉葬花。

黛玉葬花的起因,是贾宝玉的“战斗粉”晴雯,把自己对薛宝钗的嫉妒和不满,发泄到林黛玉的头上,触发了林黛玉的敏感和自怜。

而邱晨、詹青云等人近期集中成为舆论焦点,恐怕也不仅仅是偶然。

甭管这背后是否有一股力量在对《奇葩说》辩手进行围剿,既然被抓到了实锤,那就只能认栽。

危机倒逼反思。

此时的米未和《奇葩说》,也走到了“黛玉葬花”之时。

是积极应对、借势做出改变,还是消极观望、认为时间可以淡化危机。马东,请你按下红蓝键。

【微信公众号:满仓大兄弟】深度剧评,浅谈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