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大健康“新基建”操盘手:老顺又出线了

王如晨/文

摘要

◎阿里经济体疫情场景:独此一味

◎一个“新基建”的使命

◎为什么又是老顺


许多企业都在参与抗疫,并捕捉着疫后各种商机。就整个体系而言,全球范围,可能都比不上阿里经济体。

这跟责任、洞察力有关,但更有决策效率、响应力、组织力、执行力的差异。

此刻,我们就以最新案例阿里集团双H战略一翼——阿里健康(00241.HK,下称“阿里健康”)为例,看看这一逻辑。

昨日,这家香港上市公司公布称,已委任朱顺炎担任董事会主席、CEO及执行董事。原董事会主席与提名委员会主席吴泳铭将辞去两职,但将继续担任非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员会成员。原CEO与上市公司授权代表之一沈涤凡亦辞去原职,回归阿里集团。

公告强调,期望朱顺炎(花名:老顺)为阿里健康带来更多创新思维,助力加速整体社会医疗领域的数字化“新基建”。

显然,组织架构基本背景几乎无需解释。疫情期激活了很多机会,但最直接、最紧迫、未来可能变革最剧的领域,应是与互联网及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医疗健康业。阿里健康管理层更迭,就是在组织与领导力层面做出的匹配。


阿里经济体疫情场景:独此一味

此刻的武汉、湖北、中国乃至全球,已是一个无可取代的巨大场景。行业角逐的动向,就是看谁能更深更广参与其中,然后看谁能将一种完整的平台化能力沉淀为疫后社会化服务的寻常。

阿里几乎举整个生态之力参与,每个层面、单元都有呈现。公开传播的信息很多,这里只简单总结它三个层面的策略:

一是快速、有力的整体救援机制,也包括初期物资调配、资金援助。

1月20日,阿里集团就确立了抗疫救援策略,面向全球整合物资配送。最初几天,淘系、菜鸟、阿里健康、饿了么、盒马等都有非常迅速的服务承诺。可以视为新零售的响应。随后集团、马云及基金会捐助,激发了更多公益力量。这是初期整体组织力与应对机制。

二是整个经济体各单元基于业务逻辑的参与。

涉及基础设施、前沿技术、工具、解决方案,并快速协同,逐渐合拢成为一体化、一站式的平台化服务,为后续整个场景的建构,奠定了基础。

比如阿里健康与兄弟单元的协同:1月24日联合支付宝、淘宝上线在线义诊;2月6日在淘宝App上线“买药不出门”;2月16日发布“湖北慢病找药倡议书”,找寻“救命药”;比如支付宝与阿里云的协同也很密集:1月29日,阿里云免费开放AI算力;2月7日,钉钉与支付宝上线绿码;2月10日晚,响应民政部要求,阿里云推出社区智能防疫小程序,可在线完成居民出入登记、健康打卡、疫情通知等工作;11日,杭州健康码上线;15日,支付宝、阿里云研发全国“健康码”,随后支付宝小程序上线……

三是社交化、媒体化运作,包括资讯、舆情、入口咨询、心理辅导、科普等服务。

这部分有利于信息传播、消除焦虑、建立信任,并持续形成心理认同。比如21日~25日,阿里健康先后上线预防指导页面、疫情实时地图和辟谣,以及系列科普宣传内容;27日,“浙里办”APP上线“浙江省新型肺炎公共服务与管理平台”,背后有达摩院“智能疫情机器人”;高德地图新增2300余发热门诊,覆盖全国294城5734个发热门诊;新增定点救治医院,覆盖307个城市,1991家医院;阿里健康、支付宝、夸克、天猫精灵开通诸多服务,涉及咨询、直播以及心理救援等。

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随着海外疫情加深,阿里集团甚至开始针对全球提供服务。马云与基金会则可能是截至目前唯一面向全球疫情严重国家施以援手的个人与组织。

当然很多企业参与其中,有真正展现出社会责任感与独特能力的,也有四处蹭的。2月初,也有人说阿里作秀,但看其中隐含的成本、动员的力量、协同的范畴,恐怕不是什么组织都能秀或敢秀的。

就整体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倾注的资源及数字化力量说,没有一家超越阿里经济体。放眼全球也是如此。这既体现了社会责任,也展现了这个经济体一整套商业操作系统的能力。许多技术、工具、平台化方案,包括组织协同,不是临时具备,它得益于长期积累。

疫情是场危机,带来许多悲剧与伤痕。但另一面,它通过整个社会层面的协同,完成一场深刻的教育,激活了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的巨大机会。疫情期生成的各种服务,尤其医疗健康领域的解决方案,今日看可能还不够稳定,却有望在疫后沉淀为整个社会的寻常,沉淀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基础设施形态。

当局的认知已不同于疫情前。短短两个月,主管部门已多次发出涉及体制变革、行业发展的政策指引,尤其对互联网、数字经济形态的服务表达了殷切期望。“新基建”更是对整个数字形态基础设施的肯定。这一幕,过去几年,虽也有指引,却并未快速落实,壁垒深深,路径亦不清晰。疫情危机解构了中国政府与民间的许多力量,倒逼出整个社会的创新力,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一个巨大的产业窗口期即将来临。


一个“新基建”的使命

所以,此刻,再回到阿里健康昨日话题,就能体会更多。这家公司,正通过一场组织架构与领导力升级,努力担负更大责任,同时为特殊时期及疫后创造新的发展空间,探索新的增长路径。这种商业意识无可厚非。

不过,仍有两层话题值得进一步辨析:

1、为什么阿里健康于经济体内率先做出关键调整?

2、为什么老顺(朱顺炎的花名)能够出线?

第一层,阿里健康的调整,就是阿里经济体围绕疫后窗口期推动一轮创新的开始。它将立足“新基建”定位,扮演经济体一个关键的整合与协同平台角色。

这是当局的政策指引,也是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CEO逍遥子近来一直强调的方向。当然,关于它,熟悉阿里的人大都知道,马云对这一版图的情结。这可是他多次强调的双H战略之一。而2016年云栖大会上抛出的“五新”,我曾在当年第一时间说,它就是阿里集团在那个阶段定义出来的新基础设施的五种要素。

展开论述这部分前,还是需要简单认识一下阿里健康前世今生。这一版图成军,来自当初对中信21世纪的并购。后者那时在医药溯源领域有出色积淀,属于国内唯一一条完整的医药大数据链条。尽管部分能力一度被相关部门觊觎,仍为阿里奠定大健康版图基础。

今日它包括四大业务,即互联网医疗、智慧医疗、消费医疗、医药电商。其中智慧医疗侧重数据智能与技术设施维度,也是最初底色;互联网医疗是个完整、开放的服务平台,侧重的是完整的服务链条;消费医疗属O2O业务,侧重医美、体检、疫苗、口腔等服务;医药电商最直白,属交易性业务,也是GMV、营收及毛利核心。

整体看,这版图结构合理,体系完整。但在夸克看来,其实结构远不稳定,有缺憾。表面上它是国内最大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其实目前更多还是个卖药的电商。不是说不该发展这块。相反,这是阿里优势,需要进一步壮大。只是目前这种业务架构、收入结构,带有妥协与过渡。因为互联网医疗、智慧医疗两块,有较深壁垒。为了生存,有点规模的同行,几乎都暂时依靠电商形成财务面支撑。

过去几年,阿里健康不断强化这一面。截至目前,两起涉资最高的并购,都是针对集团旗下天猫医药电商单元发起。2015年一起(2018年彻底完成),前不久又一起。这为其奠定了新一轮GMV、营收、毛利基础。随着国家处方药在线销售松动,这块会进一步壮大,其他竞品想超它很难。阿里健康至少可占据规模优势。但它绝不甘心过度依赖电商吧,这甚至是弱化上市公司竞争力的概念。外界会认为持续依赖母体,缺乏独立造血能力。其实两起针对天猫医药单元的并购,外界已有争议。另一块消费医疗也有过“买买买”。

当然,“新基建”概念下,四块业务不可或缺。只是,未来真正考验底层竞争力的,应是互联网医疗与智慧医疗。因政策与行业壁垒多,两者速度受限。这是行业通病。至少目前所谓“基础设施”成色不够真切。当然也不是否认阿里健康在这两个维度的耕耘,事实上它不仅有很多点的布局,与深度合作的个案不少,同时也有与地方政府的系统化合作,带有更大的场景效应,尤其浙江、福建等地。

那么此刻呢?我想说,疫情期,由于这是危机之下的场景,许多方案与要素的供应,超越了行政指令,甚至成为后者的诉求。我们看到,主管部门两个月来对于互联网企业参与抗疫发出较高期望。这一情势之下的应用,应该说是超前的。最近一段,我常常将它与阿里双11场景比较,后者虽然协同范畴很广,压力很大,但整体还是一篇“命题作文”,而疫情危机之下的响应,没有什么参照,唯有政府、行业、企业上下同心,尤其对互联网企业新技术、方案的参与报以信任,才会真正迸发惊人的力量。

上面我们只是简单罗列了几条,而疫情期的阿里集团,尤其阿里健康、阿里云、支付宝、菜鸟以及整个淘系、文娱等几乎所有单元,都有出色的协同方案。它们展示了一个经济体多元而深厚的力量。后者来自于阿里20年的积累,几年来,早已溢出并成为社会化的基础设施。

疫情场景不可复制,我们不可能渴望这种场景的来临。它毕竟是一场危机,给我们留下伤痕。但是,这种突发到一个极端情势的场景,堪称一种面向整个社会的极端压力测试。集体的应对,尤其是平台型的应对,就有巨大的沉淀价值。

此刻的阿里集团,确实必须将它这一周期各单元呈现出来的服务能力、整体协同的服务方案,变成疫后普通的社会化医疗服务设施。这是它背负的责任。

事实上,一些方案即将成为疫后广泛的应用。消息人士透露,“健康码”即将在海南普惠落地。

因此,我们说,阿里健康此刻的动作,应该就带有这种深意。限于公司主体,它虽然并不能直接整合阿里集团旗下其他单元与医疗健康相关的技术、服务,但是阿里经济体恰恰是它丰裕的基础。它的四大业务板块就是建立在经济体之中。当然背后真正的土壤是中国乃至世界市场。

面对一个即将开启的窗口期,这里阿里健康承载的重任。疫情期的组织架构变革,正是这一窗口期的反映,也是阿里集团内部协同时刻。


为什么又是老顺?

让我们回到第二层话题,也即为什么此刻老顺出线担负这一重任。当初,他被集团任命为阿里创新业务事业群“一号位”时,我曾写过篇《为什么是老顺?》

现在,为什么又是老顺?

表面看,他负责的创新产品事业群,跟阿里健康业务似乎有些距离。他去年刚刚负责这一新业务。而且,看他履历,似乎没有直接担负过上市公司的“一号位”。

阿里健康公告简要地叙述了老顺的履历,从武汉连续创业到UC到阿里。我曾两次参加过老顺的沟通会,尽管简短,仍有一些活泼的感受。他是一个有着多年连续成功创业实践的互联网老兵,写过代码,带过团队,亲自从0到1完成过商业化实践。虽然没有独立带出一家上市公司,但若从变现说,都验证了自身价值,并且成功地融入了更大的生态。老顺完整地经历了传统IT、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并在UC、阿里妈妈、阿里移动事业群以及今日创新业务事业群验证了他多元的领导力。他身上有着创业家、企业家、主人翁的精神,至今没有那种高高在上、远离战场的世故与官僚,他的谦虚与张扬,好奇心与方向感、空间感与责任感、启发性与自收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去年一次沟通以及后来两场公开演讲中,他相对系统阐述了过去一段激励创新的方法论。让人看到了阿里集团生动的另一面。

过去一段,除了阿里创新业务事业群持续涌现富有成长潜力的产品外,UC体系也开始重新呈现出超级入口的气质。这个业务版图,因产品、组织体系、文化、地域多元,身上既有阿里味,又有不同的青春面孔,它私下里被视为阿里的“火种”。

去年年会上,老顺透露,他曾跟逍遥子立下军令状。虽未具体公布细节,以他在阿里的“五年陈”,应该到了进一步发力时刻。

在此次变身为阿里健康董事长、CEO、执行董事前,老顺在阿里集团刚获得晋级,与蒋凡、昆阳(王磊)等8人从M6/ P11晋升为M7/P12,这高级管理岗位等于资深副总裁。逍遥子在内部信件说,晋升是对过去成绩的认可,更意味着面向未来更大责任与担当,希望晋升的人能以更高要求不断完善自己,勇于突破创新,带领团队为阿里巴巴、社会作出更大贡献。阿里要求他们在这不寻常的一年做好表率,着眼于客户价值,善于发现机会,面向未来思考和规划,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在我们的观察里,每年3、4月,也就是一个新财年揭幕前,阿里通常会有一轮组织架构调整,显然在为短中期战略节奏储备、发力。

过去几年,老顺几乎每年都会换岗。过去一年,他除了担负创新业务事业群总裁,下半年还接替高晓松负责阿里音乐。今日开始担负阿里健康1号位,于他来说,应该是更高一层的挑战。因为,阿里健康可是一家上市公司,而且行业属性、专业属性都较浓。尽管有阿里集团多个维度的支撑,他必须展示出全新的思维才好。

我个人认为,无论老顺担负一年还是两年甚至更长,最紧迫的是要通过与阿里集团的协同,奠定“新基建”的架构与形态,包括业务版图的结构化定位、行业价值链与场景的构造、基于数据的产品与平台的定义,并改造入口端比如APP以及阿里健康与淘宝、支付宝以及创业业务等单元之间的联通。

老实说,尽管业务架构合理,在我们看来,目前阿里健康APP入口实在粗放,体验较差。它自身有那么多资源,UI设计甚至连市面上轻应用的竞品APP都不如。更别说复杂的协同了。它浪费阿里经济体很多资源与空间,也完全无法匹配一家上市公司的品牌形象。

阿里健康急需整体设计与改造,尤其是首页需要从现有功能型入口、关键词入口走向富媒体形态。这方面,淘宝、UI以及正在变革的支付宝,都可以作为参照。

这恰恰是老顺团队的擅长。

不过,我认为,这个虽然重要,最难的部分仍在于,如何与阿里经济体尤其拥有大健康服务功能的单元产生协同,并且作为经济体核心运营的平台,形成“飞轮效应”。这里面会涉及相对复杂的组织调整。

我说复杂,可能有人觉得夸张。你只要看老顺身兼的角色就能明白:

1、于阿里健康而言,老顺的到来也意味着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

有人只会看他身兼三个角色,即董事长、CEO、执行董事(其实还有上市公司授权代表身份)。而你只要对比过往,就明白。过去,这三个角色完全分立。加上非执行董事、独立董事以及各委员会的平衡与监督,整个权力结构民主而分散,非常匹配之前香港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要求,也更近西方现代企业治理结构。

你可能认为原主席、CEO、执行董事都是阿里系出身(执董出自银泰),加上阿里掌握一半以上股权比例,应不会失去“阿里味”与运营独立性。但要考虑到它是境外上市公司,海内外中小股东权益同样复杂。这种结构弊端遇到大事自然不会有问题,但日常运营恐怕有互相掣肘、影响决策效率之嫌。

我相信,未来一段,他的重心肯定在阿里健康,这有利于强化决策效率,并加速与阿里集团经济体产生更深的协同。老实说,这是一个紧迫的时刻。

这个周期,阿里倡导造风,不能沿循原有路径,必须有打破陈规的勇气与创新力。过去5年多,老顺验证过自己的领导力。此刻的角色转换,无论于阿里健康、阿里集团还是他本人,都是关键的时刻。他必定不会放松,应该会为阿里健康注入新的组织文化。

2、老顺同时还兼任着阿里创新业务事业群总裁、阿里音乐董事长等角色。

考虑到这一版图的多样性、用户拉新、UC超级入口形态以及国际化,可以判断,阿里健康的产品设计、品牌形象与营销策略、国际化拓展应该会有不同的风貌。

但也不容易吧。因为,实际业务还是要落地。在具体产业链、实际业务的运营层面,涉及B、C两端,可能非他擅长。而对手甚多。既有独立的小巨头平安好医生这类,又有已经入场的腾讯、京东、百度。

未来几个季度,他也将面对投资人,讲述阿里健康的新未来。过去3年,这家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经历了巨大的反转,从2017年3月的谷底到今年3月初,走出了壮观的行情。年初市值一度接近2000亿港币。但最近受疫情影响,它也无法回避风险。

不过正如上面描述,它的商业模式里有不太平衡的部分,电商之外,急需新的驱动力。“新基建”可以说是阿里健康一轮新的增长策略。

而且,恰恰如此,阿里健康才会有更为多元的生机吧。老顺特喜欢战斗,去年他说,喜欢在一种“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参与竞争。他不是特重视短期绩效,创新业务事业群里,出色的产品,他甚至有意抑制着变现的机会。他也不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者,特别重视组织、团队及文化的激发,尤其相信年轻人。

这是一个特殊的时刻。武汉、湖北的疫情仍未真正消除,全球疫情蔓延还在加剧。但我相信,敢于接手这一版图,老顺一定有他不同的思维。何况他是湖北人,与雷军同乡,疫情生发的危机与巨大的窗口期,之于他,或许有更多特殊而复杂的感受吧。这很可能会是他职业生涯中最富想象的一个周期。让我们看他如何按下一个不同领域的数字化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