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天,今天的贵阳是这样的……

3月16日,贵州省初三、高三学生正式开学。开学后,学生的安全如何保障?今天上午,记者兵分多路,前往各职能部门。

记者从省疾控中心了解到,为了做好防控工作,由省政府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组成的九个督导组,对全省2480所初三、高三学校进行督导,检查的内容涉及11项30条,省疾控组织了专家对所有预备开学的学校逐一进行评估,对于不合格的学校提出整改意见,整改完成通过评估后才能开学。

“我们还对全省所有教职工都进行了统一的培训,每一所学校都配备了‘一医一护’两个全职的医务人员,如果是住宿的学校,将24小时提供服务。”贵州省疾控中心呼吸科主任医师黄艳告诉记者,按照要求,各学校要组织教职工开展一次实效性强的实战演练,熟悉各项制度、流程,掌握防护、登记等工作,也在开学前对相关教职工、餐饮人员进行核酸检测,设置位置相对独立的临时隔离室、回收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以及红外测温仪。提前对教室、食堂、宿舍、卫生间等公共场所进行全覆盖消毒,入校人员均需接受体温检测,师生需每天三次进行体温监测,保障学校的卫生工作。

为了让学生能在返校后快速了解防控信息,省疾控中心与教育部门协调进行了防控工作的开展,参与了多项学校预案的编写,并制作防控视频作为开学第一课的内容,要求全体学生观看。除此之外,每位学生将人手一本防疫手册随时查阅。

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医用口罩,由省级统筹保基本,市(州)根据情况进行补充调剂,鼓励社会捐赠和家长自备。

贵阳市教育局:科学管控,努力将疫情挡在校门之外

在3月9日,贵阳市就下发了相关的通知,全市初三、高三年级师生返校工作将按照“四原则四要求”,实行“一校一策”、“分类施策”,构建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秩序,努力把疫情挡在校门之外。

在教学方面,学校科学管控流程,以班级为单元分时错峰规范上学放学、校内教育教学活动,教室座位保持合理间距;在就餐方面,学校优化配餐制度,实施“零接触”取餐、同向单人单座就餐等安全措施;在住宿方面,学校实行错时出入、学生不串寝等宿舍封闭管理,保持通风换气,同时按照一定比例,严控公共浴室和卫生间单次出入量;在保障方面,学校对学生、教职员工进行晨午晚体温检测,做好校园环境定时消杀,安排专业医务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等。确保做到教学空间不交叉、学生课余活动空间不交叉、学生班级住宿安排不交叉。

贵阳市教育局希望广大师生返校后,要正确认识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配合学校完成复学相关工作,努力适应特殊时期学校教育教学的安排及管理模式。戴口罩、勤洗手、不串门、不扎堆、勤锻炼,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贵阳交警:送学车辆即停即走,学校包车“一车一档”

早上7点半,记者在贵阳市交管局观山湖区分局指挥中心看到,观山湖区路面通行状态较为平稳,但车流量在逐渐增多。“我们辖区住宿制的学校比较多,不少学校是在昨天下午完成的返校。从今天早上的返校情况来看,送学家长基本能走到即停即走,7点半基本完成了送学。”民警刘珈瑞告诉记者,开学第一天,分局民警都是6点半准时到岗到位,考虑到企业复工复产车流量增大,为了保畅上学路,在学校周边的路段都加强了警力部署。

据了解,受到疫情影响,部分学校采取了包车的方式接送学生上下学。“通过前提的调查,大概是有20辆大车负责接送学生。为了保障安全,我们已经提前对这些送学车辆的资质、车辆情况进行了摸排,对于驾驶员信息和行驶路线进行了记录,做到‘一车一档’。”刘珈瑞表示,对于车辆建档管理不仅能消除安全隐患,还可以及时掌握车辆送学动态,为学生保驾护航。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8点开始,部分道路出现车流量增多,需要排队的情况。据了解,为了保畅,交管部门将通过路面巡逻与网络视频巡查的方式对路面情况进行实时掌握,辖区民警也将第一时间在路面进行交通指挥。贵阳市交管局观山湖区分局提醒送学车辆,请配合现场民警的指挥,在学校门口即停即走,不要长时间停留。

本台记者:杨晓敏、俊江、邱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