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飞虎英杰赤诚报国、不怕牺牲


中国的历史上从来都不缺少英雄,真正缺少的是对英雄故事、英雄精神的讲述和传承。70多年前,在枣庄这片土地上诞生了这样一支英雄的队伍——铁道游击队,他们至今仍然是枣庄最红的历史、最美的传奇、最亮的名片。带着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以及传承英雄精神的使命感,新时代的枣庄人对铁道游击队的英雄事迹进行了提炼概括,认为这支英雄队伍的最鲜明政治本色和核心价值内涵是“赤诚报国、不怕牺牲、机智灵活、勇于亮剑”,这是铁道游击队为之奋斗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而在这16个字当中,“赤诚报国、不怕牺牲”是铁道游击队的崇高政治觉悟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也是每一位共产党员在今天仍然要秉持的价值追求。

赤诚报国首先要爱国。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这样说过,“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那么,什么是爱国?不同的年代,不同的人群会有不同的回答。对于铁道游击队而言,什么是爱国?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党的领导才能发展中国。因此,铁道游击队员们的爱国精神首先表现在听党指挥、报效国家上。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后,党中央开始了对枣庄地区工人运动的领导,共产主义理想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这也为铁道游击队的孕育、诞生提供了历史背景基础。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1938年山东全境沦陷,毛泽东提出“派兵去山东”。党对全面抗战的领导直接引领了铁道游击队的诞生和发展。同样,也是党的领导,让这支队伍对信仰更加忠贞,对理想更加执着,组织化程度更高,战斗力更强,在抗战中英雄辈出、可歌可泣。在人数最多时也不过200多人的队伍当中,诞生了2名共和国将军,有3名队员入选全国首批抗日英烈名录。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同样没有共产党也就没有铁道游击队。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铁道游击队员们的不怕牺牲精神就表现在视死如归,甘于奉献上。特别是在秘密活动时期,队伍的扩大主要是在队员们的亲人中发展,所以出现了很多父子队员、兄弟队员、同宗队员。也因为如此,在战斗中牺牲的也大多是队员们的亲人,白发人送黑发人,父死子继、兄死弟替的悲壮场面数不胜数。然而丧亲之痛并没有磨灭他们的斗志,反而让他们化悲痛为力量,越战越勇。像被暴尸城外的情报联络员秦明道,先后将自己的两个儿子送上战场。大儿子秦玉升在一次护送任务中,被国民党反共武装活埋。在得知大儿子牺牲的消息后,他沉默许久,最终只是颤抖着双唇说了一句“玉升总算没有辜负党的培养”。后来,他不仅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家人,反而给正在鲁南军区工作的二儿子秦玉斗写信,鼓励他要英勇杀敌。至于他自己,更是为了保护同志战斗到最后一刻。还有托肠大战英雄刘钢以及他的父亲刘景镇,还有被《大众日报》称为列车英雄的徐广田,说服自己的父亲,让他们兄弟四人全都加入了铁道游击队,再加上他的同族兄弟徐广海,他们被称为徐家五虎,徐半班(因为在铁道游击队刚成立的时候只有十来个人,他们兄弟就占了近一半,所以被称为徐半班)。另外还有兄弟烈士曹德清、曹德全,朱家四雄、赵家三杰。等等

母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上战场。据不完全统计,在抗日战争期间先后有一百五十多名铁道游击队战士英勇牺牲,但是他们仍然前仆后继,不断发展壮大。是什么促使他们舍弃骨肉亲情、不惧生死、不畏强暴、百折不挠,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烽火传奇呢?是对党和民族的绝对忠诚与大爱,让他们能够始终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听党话跟党走;是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让他们坚信革命理想高于天,为了革命的胜利,所有的牺牲都是值得。赤诚报国、不怕牺牲精神已经印刻在了每一位铁道游击队员的骨子里。在这种精神的支撑下,他们始终心里装着人民的冷暖,怀里揣着战友的安危,在民族危难的关键时刻,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迎难而上、不怕牺牲,奉献出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所以,当我们站在纪念碑前的时候,怎能不对他们肃然起敬;当我们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的时候,又怎能不热爱他们。

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总在变与不变之间。变的是环境和背景,不变的是精神和规律。正因为此,历史才对当下富有价值。我们坚信铁道游击队精神不仅能在战火硝烟中创造奇迹,同样能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战场上展现无穷力量。今天我们能否在这一精神指导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的战役中再造辉煌关键就在于如何继承和弘扬好这一精神。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实现中国梦,改革都是关键一招。而改革就意味着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解决前人想解决但没有解决甚至被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始终怀着一颗赤诚报国心,服从党的指挥,确保党在各项工作中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是各项工作取得进展的政治保障。另一方面,还需要我们继续发扬铁道游击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了胜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英雄气概。奋力拼搏,攻坚克难,努力冲破思想观念障碍、打破利益固化藩篱,破解体制性障碍,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新时代,蹄疾步稳、锐意进取,创造出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岁月的流逝早已拂去战争的灰尘,硝烟和战火早已远离我们,但铁道游击队精神却永不退色,并且在新时代绽放出了新的光芒。对于新时代的共产党员而言,怎样做到“赤诚报国,不怕牺牲”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倡导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也就是说,今天的我们既要胸怀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坚定信念,又要立足实际,做好眼前的现实工作。赤诚报国,不怕牺牲精神,在大多数时候已经不需要我们去拼刀拼枪、流血牺牲,但是更应该表现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上。要像王继才、黄文秀等时代开模那样在平凡的岗位上精心谋事、潜心干事、专心做事,尽职尽责做好每一项工作,尽善尽美完成每一项任务,做到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图伟业之中。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激扬英雄精神,砥砺家国情怀,我们必定能汇聚起坚不可摧的前进力量,推动中国号巨轮驶向开阔水域、扬帆万里航程。让我们再一次向铁道游击队的英雄们致敬,坚持以铁道游击队精神为指引,紧紧跟随党的步伐,爱岗敬业,积极工作,在平凡又不平凡的岗位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区委党校 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