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象棋是印度传入的,因为中国从来没有过大象,河南人笑了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素养衡量标准中,琴、棋、书、画是不可或缺的4项。这4项里要数棋类最特别,弹琴阅书作画都是个人即可完成,但棋类却需要两人对弈。现在我们去公园里走上一圈,就能看到不少老爷子大摆棋局,与此同时,专家们对棋类起源的研究也没有停止过。

其中,象棋的起源是大家非常感兴趣的一个研究课题。世界上的象棋可以分成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中国象棋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很深,许多国内外专家都认为中国象棋是从中国发源的,但也有人不这么想,比如方舟子就说过,象棋应该是从印度传入的。

象棋的起源很难探索,是因为它的发展过程漫长,最后定型前经历过多次演变。印度史料记载,印度三世纪前就有最早的象棋游戏,它的名字叫“恰图兰卡”,而方舟子认为中国象棋起源于印度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古中国是不存在象的。

对于这一观点,笔者只能说偏差太大。先不说中国象棋与真正的大象有几分联系,先说中国古代没有象这个论点,就站不住脚。我们都知道中国是筷子的故乡,《韩非子》就记载了商王帝辛以象牙制美筷的典故,而且近年出土的甲骨文上也有“来象”的文字,证明三千多年前的中原地区是有野象的,数量还不少。

《史记·吴起列传》记载了商朝的疆域:“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据史料考证,商王直接控制的区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而河南省的简称“豫”原来的意思也是“为人牵象之地”,《说文》记载:“豫,象之大也”,“豫”字拆开来,就是“予”和“象”。

而且中国历史上用象兵作战的记录不少,好比明末清初,张献忠义子李定国就曾经在南方驱象兵攻清将孔有德,汉朝、宋朝也有类似战争记载,谁说古人没有见过大象呢?在他们心里大象甚至算不上很稀有的动物,真正稀有的是从头到尾都要靠外邦进贡的狮子之类“神兽”。

再者说,象棋里出现一个“象”,也不代表象棋的发源就一定跟动物大象有关,熟悉象棋规则的人都知道,象棋对弈更像古代战场的你来我往,而根据现代学者的考证,中国象棋的雏形与规则制定、游戏思想不但跟古代兵制有关,还跟《易经》有关。

《易经》中的“太极八卦”与象棋的思想紧密相关,古代的《易》本来是包含《象经》的,只不过后来失传了。象者,演象之棋也,一方两面对立,演变无穷,中国象棋不拼子力,拼排兵布局的“智斗”,棋子命名与行棋规则也都体现了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仁义礼智信忠”。

所以说探索文化起源的时候如果顾此不顾彼,难免会陷入尴尬的境地,文化的起源本就复杂多样,如方舟子一般的“象棋理论”终究是站不住脚的,如果我们想正确地认识事物,就应该实事求是,而非取巧。中国的象棋文化史,也不是一句话说出来就会被抹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