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别策划《战“疫”· 宅经济》:人间烟火“宅”经济

人间烟火“宅经济”


  2020年,是以“宅”开始的。

  虽然“宅”在家里,但是生活还要继续,并且,我们在被迫停下了匆忙仓促的脚步以后,开始了对生活与生命的的崭新思考,也开始了新的生活方式的探索与适应。

  我们的生活,悄然变化。

  因为战“疫”而“宅”在家里的我们,由于生活需求的推动,改变了日常行为模式的同时,也一下子催生了“宅”经济的生发。

  大数据显示,自1月18日以来,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娱乐与生鲜电商四大行业整体热度环比增长超100%,近30天远程办公需求环比上涨663%。

  原本只作为“便利”形态和年轻形态而存在的电商平台与微信购物、群购物,在我们的“宅”家之后,开始全民普及,老幼皆宜。

  从吃喝玩乐、到教育养生,我们和外面世界的连接,都被各种便利的购买方式重新定义。

  在临沂,最火的就是物业群,以及由物业群而生发的各种微信购物群。物业群不再是单纯的物业公司和业主之间沟通信息的渠道,而更多地成为购物消息发布的平台,物业公司默认了这种模式,领居间在此处互通有无,没有这次宅家的经历,一个小区的邻居之间也许永远没有机会彼此知道他们的工作性质和生意范围,也许永远只是擦肩而过。

  无法也不敢轻易去商场,所以商超、菜市场、餐饮商户、甜品店等传统业态“外送”服务也开始了线上销售和无接触配送,而“骑手”、 购物群主成为我们宅家服务重要环节,所以,在曾经寂静无人的大街上,我们最常见到的就是那些匆忙而过的“骑手”们的背影,他们串联起千家万户,也消解着疫情之下整座城市的寂寞。

  本报本期推出的特别策划《战“疫”.宅经济》,为大家梳理了人们购物变迁史的同时,也呈现了疫情之下,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与购买方式的改变。

  世上本没有恒久不变的事物,唯一不变的, 大概就是无论在怎样恶劣的条件之下,人们都依然会怀抱对生活的不倦热爱与热情。

  素手调粥,人间烟火蔓延。

  这一场“宅”,让生活的去向开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