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東風日產交出滿意銷量答卷,是“偶然”還是“必然”?

2019年,可以​說是汽車產業非常“南”的一年,在去年國內車市銷量首次出現負增長的情況下,大部分車企2019年的市場表現都很難稱得上滿意,更有甚者出現工廠停工、人員欠薪的情況,正在面臨退市的考驗。困境之中,能夠逆流而上的方才顯真英雄本色,這其中就包括始終站立橋頭的:東風日產!

據瞭解,2019年12月,東風日產收穫終端銷量129258輛,至此,東風日產2019年全年終端銷量實現1170278輛,同比增長0.3%,完成了逐年遞增式的穩健發展。同時在市場佔有率方面,2019年1-11月,東風日產開票數市場佔有率在合資非豪華陣營中穩步提升至10.9%,為最終的年終大考交上了一張滿意的答卷。

2019年完美收官,一個字:“穩”

順勢起飛固然可喜,但寒冬之下依舊還能立於不敗之地才是真實力。

眾所周知,在2018年中國汽車市場迎來首次下跌時,整個汽車市場都驚慌失措,同樣在面對2019年的銷量持續不如意的狀態,整個行業更是難上加難。也正是經歷了兩年連續市場下跌之後,2019年的中國汽車市場也迎來明顯分化——銷量優勢開始進一步地朝著一線核心企業聚集。

其中東風日產的全年銷量表現堪稱寒冬中的一縷陽光。數據顯示,2019年12月,東風日產收穫終端銷量129258輛,至此,東風日產2019年全年終端銷量1170278輛,實現了逐年的突破與超越。

在東風日產全年的銷售成績單裡,軒逸、天籟及其旗下的SUV家族都佔有重要戲份。其中在轎車方面,14代軒逸上市首月實現訂單量突破28898輛,12月終端銷售更是達到61820輛,同比增長1.5%,創造出全年終端銷售465715輛的佳績。

而憑藉VC-TURBO超變擎技術斬獲中國量產車性能大賽六項冠軍的第七代天籟,在12月終端銷量達到12280輛,穩居月銷萬輛俱樂部,全年終端銷量86587輛,用亮眼數據證明了自身的強悍實力。

同時動感車型騏達和藍鳥,全年累計終端銷量分別同比增長22%和4.5%,也說明這兩款車作為東風日產年輕、個性的智能運動活力的代表,逐漸取得了消費者及市場的認可。

SUV方面,12月份,奇駿和逍客兩款車型銷量雙雙破萬,分別達到了19028輛和16941輛,全年累計終端銷量分別達到212629輛和182133輛,實現大幅增長。

此外,像樓蘭、勁客等SUV車型的銷量均取得了較大增長。勁客12月終端銷量4381輛,全年累計終端銷量達45171輛。樓蘭12月終端銷量2423輛,全年累計終端銷量23523輛。途達12月終端銷量1807輛,同比增長34%,全年累計終端銷量12158輛。

值得一提的是,軒逸作為東風日產優異銷量的主要貢獻者,在上市前就被寄予厚望,通過產品的更新換代,多次佔據家轎銷量榜首。

不難看出,產品口碑和實力都不俗的東風日產,全面的產品線、豐富的產品選項,給予了消費者多種選擇,足以將消費者的購買步伐圈在東風日產的產品線內,最終創造出輝煌的業績。

同樣,東風日產助長銷量的“東風”也不是憑空出現,在這些銷量增長的背後,深刻地反映了東風日產的經營之道,而我們只需通過以下幾個層面就可見一斑。

助力百萬大關,品質服務至關重要

如今的汽車市場,競爭不但激烈而且充分。身處互聯網信息時代,資訊傳播的發達,使任何一點與服務和質量有關的問題,瞬間就會傳遍全社會。再加上“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的傳播特點,企業在更加註重加強產品質量的同時,也開始強調注重服務的提升。

在這一點,東風日產並沒有一味追求銷量,而是始終將“讓消費者滿意”放在第一位,通過服務品質的提升,打造全方位的滿意度。據瞭解,在提升售後服務質量、積極響應車市政策多項舉措下,東風日產把“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提到了企業發展層面的新高度,致力於為客戶提供超越期待的服務體驗,打造引領行業的競爭優勢,更推動行業生態的重塑。

例如在國家三包政策的基礎上,東風日產發佈了“品質無憂承諾”,成為行業內首個做出“7天包換”承諾的合資車企;並且針對汽車下鄉、減稅等政策,推出一系列補貼、金融、置換等舉措,做到真正為消費者提供實打實的優惠。

與此同時,東風日產為了更加走進消費者的內心。從2019年起,東風日產把6月16日的廠慶日升級為面向廣大車主家人的NISSAN FAMILY DAY車主家庭日,真真正正的把客戶當作家人,通過推出一系列感恩客戶的主題活動給予客戶真正福利,贏得車主對品牌真正的信賴與歸屬感。

當然這還不算,還記得在2018年國慶期間,東風日產為讓自己的服務真正“動起來”,開啟了感心公路活動,覆蓋全國288條公路,460個站點為所有品牌車主免費提供8項車輛安全檢測,做到讓消費者在行駛中感受貼心。

另外,東風日產為了更加全面的為消費者提供用心服務,在行業內敢為人先,為客戶提供5年10次基礎保養及5年/15萬公里整車保修服務。要知道,五年超長“雙保”政策可不是誰都敢提出的。

多角度展示,東風日產深諳“營銷之道”

為了讓消費者能夠更深入、更具象地體會品牌內涵,東風日產同樣深諳“營銷之道”。而且無論是渠道覆蓋之廣及服務之深,還是體育文創與自有IP打造的跨界營銷圈層,都讓東風日產構建起“營銷老司機”的大V形象。

首先從主打家庭的第14代軒逸來看,其與巧克力界知名品牌m&m's宣佈展開深度跨界合作,舉辦了一場以“逸起·趣旅行”為主題的跨界營銷活動,著實引起了一波熱潮。毫不誇張地說,此次營銷已經上升到了品牌的靈魂層面,深入到了跨界的深層內核。

其次,以“ProPILOT超智駕+VC-T超變擎”超級科技組合的天籟,到探索未知的奇駿與崇尚自由的逍客,以及尋回生活美學的樓蘭等等,東風日產都以每款車型的產品特性,以產品定位與目標消費群體為基準開展每一輪精準營銷。比如連續三年冠名成都馬拉松、樓蘭致敬#戀愛的犀牛20週年#、全新逍客攜手張一山解鎖城市等。

不難看出,社交、分享,正是當下都市青年的精神所在。東風日產打破傳統汽車品牌與用戶之間的固有聯繫,建立以產品為中心、營銷為助力、同時疊加社交與分享的全新模式,給用戶帶來更加多維立體的駕乘體驗,這儼然已經成為東風日產品牌成功的關鍵之一。

智能牽引體系升級,實力碾壓對手

其實除了產品和營銷層面,東風日產展現出超強的戰鬥力,在智能領域以及智能體系發展層面同樣有著“幾把刷子”。

無論市場風雲如何變幻,東風日產構築完整生產研發體系的訴求從未改變。以科技牽引效率,以規模塑造品質。東風日產的製造水平已經達到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的全球領先水平。東風日產工廠在聯盟內9年7冠、發動機工廠則實現了6連冠,基本上呈現碾壓態勢。

而且東風日產從2016年就已經開始整建制實現研發智能化、生產智能化。國內首創的先進工程技術中心,肩負起創建新型智能綠色工廠、產品同期開發、研究探索東風日產生產方式等三大職能。

並且在導入前沿科技的同時,東風日產堅持自主研發。2019年,東風日產打造的中國主流合資車企首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車聯繫統,已經搭載在東風日產及東風啟辰的核心車型上。截至2019年12月底,已有140萬輛日產及啟辰品牌車型實現智能網聯。

也正是憑藉在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領域的技術領先優勢,東風日產希望讓更多消費者享受到智能化的用車體驗。據瞭解,東風日產將在2022年前共計投放10款智行車型。“智行+”的願景,讓汽車成為有智商、有情商的智行夥伴,融入人們的出行生活。

值得關注的是,早在2018年,以NISSAN i-SAFETY智能主動安全系統為代表的技術,就已全面覆蓋了東風日產的所有主力在售車型。它包含了油門誤踩智能糾正系統、行人探測預警系統等安全措施,還有360°零盲區監控。東風日產新上市的主力車型都將進入智能化時代。

以第七代天籟為例,所有新上市產品都將搭載智行系統,圍繞智控引擎和智慧充電,用戶將提前進入動力和能源的智能化時代。

不僅如此,東風日產在自動駕駛上的空前投入,正在獲得商業回報。ProPILOT超智駕輔助駕駛系統,將東風日產的客戶帶入自動駕駛技術時代,前者正在由L2向L3進化。

當然,除了技術和產品,無論行業如何變換,完善渠道建設,依然是讓消費者真正感受品牌向智能進化的重要觸點。

據【汽車維基】梳理,截止2019年年底,東風日產全國專營店數量達到820家,覆蓋812個城市,新能源展廳網點241家,為消費者帶來更便利的服務。同時為了讓消費者更好地體驗“日產智行”帶來的智能汽車生活,東風日產全面推進智能體驗,打造場景化、體驗化、智能化的線下空間。去年5月,上海日產智行體驗館正式開館,至此,東風日產初步形成以北、上、廣地區為核心的日產智行線下體驗佈局。

此外,在去年廣州車展上,東風日產發佈“日產智行城市”,匯聚日產智行智能領域前沿技術,向消費者全面呈現智能美好出行生活。

寫在最後

2019年註定是中國汽車發展歷史上,值得書寫的一年。所謂“退潮後,才知道誰在裸泳”,車市不利的情況下,唯有戰略、渠道、技術、服務,即產品力才是車企立於不敗的根本,真正的市場化運作和競爭將至,躺在政策上睡覺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而反觀一直秉承“日產智行”為核心,通過尊重市場,尊重消費者,尊重合作夥伴的“三個尊重”,全面推動全價值鏈體系向智能進化的東風日產,始終站立橋頭。並且值得為其高興的是,在寒冬之下,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不難相信東風日產將再次締造“東風日產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