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亂中尋序 撥雲見月

雞蛋在春節後陸續上演了幾輪過山車式的行情,市場中炒作熱點層疊式出現。無論是淘汰量不足,延淘/換羽、需求不振、學校延遲開學、填埋雞苗等一系列或真或被證偽又或是持續輸出驅動的因素,盤面如何去解讀,便產生了近期諸多一日遊的行情以及K線的無常反覆。今天,我們暫且拋開蛋禽養殖複雜的邏輯驅動辯證和存欄數據推導,把一些似有似無的概念梳理一下,再出發。

節後行情覆盤:前半流暢,後半無序

還是先把這段日子的行情簡單復個盤。

和往年的2月行情相比,“心理正月”結束前,盤面基本隨著現貨的邏輯低位震盪。在以家庭消費為主的春節假期裡,隨著各企業在正月十五後的陸續復工、大中院校學生返校,戶外消費的比例也在逐步恢復。節前的雞蛋備貨庫存也基本消化殆盡,蛋價也隨著需求回暖而逐漸反彈。

而今年的2月行情,隨著新冠疫情在1月份的快速發酵,復工和返校延遲、蛋雞延淘、產區雞蛋庫存積攢在15天以上。所有的利空情緒在2月第一週的盤面上發酵。隨後,農業農村部多次發文強調保障民生物資通道的暢通,並史無前例地啟動了雞蛋收儲以及加緊組織各地農批市場收購滯銷雞蛋等措施,並且對二、三季度禽類消費的下滑做出了相關的通報。一系列的消息都把盤面推回了節前3500-3600附近的反彈水線。在盤面情緒受到各類消息衝擊的同時,主力05的持倉量也在同步上升。在觸及3586之前,市場的邏輯一直圍繞著大量淘汰和填埋雞苗所帶來的5月供需缺口炒作;進入2月中下旬,部分企業陸續復工,少量消費存量釋放,帶動盤面負重上行。另一方面,產區現貨報價因疫情而維持混亂狀態,報價不具有區域指向性,物流大幅受限,產區庫存超過10天以上,基差持續走弱也動搖了盤面繼續推漲的信心,止步今年1月20日3580附近水線。

在以3580為分水嶺的近期14個交易日裡,跌幅不足10%;而2月3日到2月24日的這14個交易日漲幅接近20%。通過盤面的波動勢,我們可以看出,前期主邏輯明顯,炒作因素單一,提供了較強的上升驅動力。隨著市場中各方勢力在後期介入,盤面的波動變得雜亂無章。雖然從去年11月1號4463的高點至3月12日止,盤面處於相當穩定的下行通道內,上方60日均線也一直保持穩定壓制,但K線和下行通道之間的三角區域在不斷縮小,盤面轉為橫向震盪。而3月初的非洲豬瘟疫苗研製成功的消息傳出,各大媒體爭相報道(雖然最後被證實同去年報告的疫苗屬於同一類型,市場情緒再次回落)。盛宴酣暢之時,大商所分別在3月4日調整了2005和2006合約漲跌停板幅度和保證金水平,以及3月6日對外宣佈自3月9日起上調2004和2005合約的交易手續費標準,給盤面過熱的“金蛋”降溫。在現貨保持基本穩定的前提下,盤面走出三連陰行情。盤面的走勢情況大致如此。在說最後的結論和未來一段時間內的關注點之前,還是有必要釐清一些概念。

蛋禽養殖市場中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一部分,我們挑一些市場中熱度較高的點來釐清一下思路。

我們在1月22號的點石成金欄目中(“豬瘟陰霾未散又添新變數”)提到,隨著春節臨近,豬價因需求快速回落而帶動肉雞價格走低。無論後來的疫情如何發酵,雞蛋都會在春節後進入全年的季節性低點。但今年,雞蛋期現市場因為新冠疫情在春節前的持續發酵,鄭州、合肥、廣州、濟南等各地的活禽市場被強制關閉。春節期間,抖音上活埋雞苗的視頻迅速傳開。

首先,活禽市場的關閉,對淘汰雞的影響並不如市場預期的高。蛋雞與肉雞的唯一鏈接是淘汰雞,而淘汰雞以屠宰/分割品製作為主,僅有少量的整雞流入活禽市場。因此,活禽市場關閉,受影響最大的品類是黃羽肉雞。與單純作為分割品的白羽肉雞相比,黃羽肉雞是南方煲湯的主要食材,且銷售習慣以整隻為主。而活埋雞苗,也是個別養殖戶因肉雞苗滯銷,特別是黃羽肉雞的雞苗,而作出的無奈之舉。

往年,從元宵節後全面復工到5月初的這段時間,是春雛補欄的關鍵時期,補欄量佔到全年的25%-35%。從目前我們電話調研的補欄情況來看,雞苗/青年雞訂單排至4月份下旬,與常規年份的補欄情緒並無二致,只是和19年近乎瘋狂的搶雞苗補欄有一些差距。

第三,講一下延淘和換羽。強制換羽作為現代養殖技術,尤其是蛋種雞養殖技術的關鍵一環,也是有效延長商品代蛋雞產蛋週期,並規避蛋價低迷時段的有效方法。換羽過程中給蛋雞最大程度減少光照,並斷糧以及減少一定比例的飲用水投放,使雞群停止產蛋。從開始換羽到再次開產,中間需要45-50天左右的時間。春節期間的換羽,分為主動換羽和被動換羽兩種。主動換羽的基本是2018年年底補欄的那一批,一旦淘汰,再次迎來產蛋高峰要等6-7個月之後。有一定養殖水平的規模化養殖戶,會將這一批換羽的雞延遲至今年秋雛補欄前淘汰,即中秋和國慶之後。而被動淘汰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春節期間飼料庫存下降,後期物流停滯、村鎮封路導致飼料庫存持續下降耗,而屠宰場近期才逐步復工,養殖水平不高的養殖戶在儘可能維持當前養殖效益的前提下,被迫進行強制換羽。

第四,關於虧損一個月左右,養殖戶是否會大量淘雞的問題。我們還是要從淘汰心理出發。淘汰的驅動因素主要是根據蛋雞日齡(普遍淘汰在450-500天)、季節性(節假日前,入春節前後、清明前後、端午前後、中秋前後都是相對集中的淘汰期)、養殖利潤等因素來綜合判斷,並且和養殖戶自身的養殖習慣有直接的關係。當前我國1-2萬羽的養殖戶佔比仍然在75%左右,規模化程度偏低,因此蛋價的季節性特點非常明顯。在經歷了歷史上平均利潤最高,持續時間最長的養殖週期後(自2017年6月起),自2017年上半年禽流感中存活下來的養殖戶具備了承擔較長時間虧損的實力。但如果蛋價在3-4月依然維持當前的價格水平甚至繼續下探,那麼市場中的淘汰量也會增加。

最後,再提一下關於雞蛋收儲。此次雞蛋收儲執行地在湖北省內,投放資金1400萬元左右,以冷庫蛋的方式在流通渠道進行操作。而雞蛋作為生鮮品,與傳統大宗原糧的收儲方式不同。並且,並不是在終端消化掉,而是將上游的庫存轉移至流通渠道,以低溫環境儲存。而冷庫蛋的流通渠道狹窄,原則上是具備冷庫的雞蛋加工企業才具備收儲資格。這一波庫存預計在夏末釋放。

結論:層層炒作之下,季節性規律仍不可違背

綜上,近期的行情有資金炒作的特殊性,但並沒有像去年非洲豬瘟的蛋白替代邏輯一樣貫穿始終。炒作的方向也是一日三變,心態不穩,抓住一個新消息便鉚足勁“買在謠言起”。

在當前消費、生產等出現延遲,產能受限,庫存仍有積壓的大環境下,無論是交易本身還是邏輯推導,我們都無法去主觀臆測主力資金的態度。在這些被炒作題材堆滿的K線數據下,驅動核心還是雞蛋作為一個商品的季節性特點(蛋價中秋最高,春節後最低;春節前、端午後的淘汰量較高等),即到了什麼時點,便做什麼事。養殖戶如此,那麼不曾養過一隻蛋雞的我們也應該順勢而為。

在文章的結尾,再提下未來需要重點關注的幾件事。三月份以內,春節時換羽的蛋雞仍然處於換羽期內,尚未開產,庫存的壓力隨著物流的紓解和政策/收儲力量的介入,會有一個快速下降而回歸常態的過程。前期的無序報價、零星走貨和庫存的問題都會逐步緩解,逆季節性現象在當前的環境下只是曇花一現。進入四月份前,三月三的清明節備貨會提前半個月左右陸續開始,會對蛋價有季節性小幅的提振。同時,也需要關注新冠疫情彼時的進展對於復工和餐飲消費的限制情況。若有雙需求疊加的現象,產區今日3.3-3.4元/斤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生豬價格當前雖然維持35-37元/公斤的高位震盪,但是在沒有大幅起落,並且肉雞價格也相對穩定的前提下,雞蛋這個階段也需要“靠自己”。如果下游常態的企業、學校、餐飲類消費不見明顯恢復,即使產能臨時受限,庫存也依然很難快速消耗。

進入四月份,換羽的蛋雞會陸續開產,而春節後正常補欄的已進入140-150日齡,產蛋率也進入穩步抬升期,養殖水平較好的可以達到50%-60%。清明節過後,要持續關注下游消費的恢復情況。在換羽和在產日齡持續增加的情況下,淘汰量或出現小幅下滑,推漲淘汰雞價格。當前華北地區海蘭褐報4.3元/斤,淘汰量周環比一直在上升。屆時價格是否能夠超過去年,引發類似於19年5月的超淘,有待繼續觀察,畢竟11元/斤的高價已在養殖戶心理紮下了根,5元離這條水線還很遠。

關於盤面,3月12日收在3200以上的位置,盤面近似於理順了前兩週的無序寬幅震盪,大致上處於進入穩定移動期伴隨著震盪修復蓄力,與上方60日均線夾角的壓力一直在增加,直到其中一方完成突破。下方支撐看春節開市後的前低,目前整體下降趨勢並未看到實質性逆轉。主力保持偏空的操作思路。流動性不強的月份,驅動力來自於資金套利,建議多參與主力月份的單邊操作。5-9持續推薦反套策略。

來源:國投安信期貨;作者:楊蕊霞 李笑寒;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