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男孩的"蛋疼",由于疏忽大意,错失挽救的"黄金6小时"

蛋疼"是一个网络流行语,通常用于形容某种无聊的心理状态,但男性朋友如果真的出现了生理性的"蛋疼",可真要重视起来,因为这可能是

睾丸扭转

"蛋蛋"的忧伤

星期三的傍晚,急诊外科接诊的病人逐渐散去,该缝合的创面、该换药的伤口早已处理妥善。我坐在安静的诊室里面,正等着接班的夜班医生出现。

突然间,门外除了急匆匆的脚步声。只见一名中年男子搀扶着一个小男孩走进诊室。小男孩弓腰屈背,面色苍白且表情痛苦,挂号条上显示12岁了。

"咋回事了?"

"昨天夜里孩子说小肚子痛,呕吐了几次,以为是胃肠炎,吃了药也不管用。"

我连忙让小男孩躺在检查床上,问道:"小朋友,除了肚子痛,还有其他不舒服吗?"

"嗯嗯,下面也痛",小男孩指着阴囊的地方。

我详细检查了小男孩的腹部和阴囊,腹部并没有什么异常,倒是右侧睾丸明显肿大,位置呈横位,触痛明显。

不好!说不定是睾丸扭转了,我心里一惊!

睾丸扭转——一封通往悔恨的邀请信!

据调查显示,睾丸扭转主要发生于青少年,是指一侧或双侧精索血管发生扭转后,睾丸供血被阻断,从而发生急性缺血、缺氧,若在6小时内不能恢复血管供血,则很可能最终会导致睾丸缺血坏死。

小男孩被带到彩超室,彩超发现右侧睾丸已经严重缺血了。

泌尿外科值班医生也来了,马上收入院,送手术室探查。虽然从接诊开始到准备手术,仅仅花了2个多小时,但结果却是令人遗憾的:由于缺血时间过长,右侧睾丸已经坏死,不得不切除。

"都怪我,要是早点带来医院看就好了",小男孩的父亲捶足顿胸道!

黄金6小时

据调查研究显示,睾丸扭转后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迅速发生缺血坏死,对生育能力和病人心理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伤害

扭转6小时内,睾丸挽救成功率超过90%;扭转6~12小时,挽救成功率为20%~50%;扭转12~24小时,挽救成功率为0~10%;

睾丸扭转的早期识别

睾丸扭转的治疗必须争分夺秒,因此父母、老师都需要密切关心孩子的有关症状,不要因为他们不会诉说或羞于启齿而延误治疗。做到早期识别,需牢记以下3点:

青少年多发:婴幼儿期和青春期是两个发病高峰期。运动后和睡眠时都可以发病:据调查,约50%的病例在激烈运动后起病的,而睡眠时由于睾丸被挤压在两腿之间,或熟睡后副交感神经兴奋,刺激睾丸也容易发生扭转。"蛋疼"常伴有恶心、呕吐:典型症状表现为阴囊突发的急性剧烈疼痛,部分病人合并下腹部疼痛或恶心、呕吐。检查可发现阴囊触痛、睾丸肿大上缩呈横位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婴幼儿不会诉说,父母和老师也应仔细检查阴囊皮肤有无红肿、局部有无触痛、睾丸位置是否改变等,假如托起阴囊时疼痛加剧,就警惕睾丸扭转的可能性非常大了。

最后,睾丸扭转假如诊治不及时,可导致睾丸的缺血坏死,遗憾终生。目前并没有绝对有效的措施可以预防睾丸扭转的发生,因此父母和老师的及时发现显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