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勒莫丁村“改”出小康生活

一亩玉米最多200元,而一亩水稻在1000元以上,这是阿荣旗大多数农民的收入情况。

“让全村耕地都变成水田,让农民都摆脱贫困,是我的工作目标!”阿荣旗兴安镇沃勒莫丁村党支部书记徐景军信心十足。

“说句心里话,我家的85亩旱地能改成水田种上水稻,没有老徐,做梦都不要想!”村民寇占树发自内心地感触道。寇占树是村里的贫困户,为了让他和更多的村民脱贫,徐景军自2016年起开始争取旱改水项目。项目落到村里后,徐景军和村民们都开心了,但是老徐的任务也来了。

咋改?全村1.5万亩的旱改水项目,按规定,改水地块必须连片开发,一户不同意都不行。

人有十指各不同长,何况全村呢。200元补贴只是项目的引路钱,还有一大部分资金需要农户个人承担。

沃丁村共有1.8万亩耕地,原有500亩水田,也就是这点水田和已有的水源,让徐景军有了把全村耕地旱改水的愿望。不为别的,只为让全村发生一个大变化,让大家翻番的挣钱。

其实,这个账一算就知,一亩旱田的收入和一亩水田相比,最少也是一比三的概念。但是初始投入太大,还有农户不理解,老徐的努力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我就8亩地,我不改,谁爱改谁改,别找我!”村民老刘态度非常坚决。结果最后就差在了老刘的8亩地上,地块位于项目地块的中间位置,一户不同意也不行,咋办?

徐景军找到老刘:“你看,我还有20亩地没在改水范围内,这些地块随你选,咱俩换,不行我再给你补点钱。”

最终以8换10成交,改水项目得以实施。

徐景军家土地不多,旱田水田都有,还有一个粉条粉丝加工厂。为了旱改水,他把自家所有的土地以全村最低价出租,加工厂停业。有的人说他“虎”,家里人天天担心他的身体,看他比自己家种地累多了。为啥?

村民寇占树说:“俺们徐书记天天都泡在旱改水的工地上,谁家的改水工程上出现难题了,他当场就给解决。这都是小事,最难的是项目的标准高,俺们都想简单点,这些麻烦事都是他给俺们办好的呢!”

为了全村的旱改水,他付出了太多,自己家的土地一亩都不种,因为把精力都放在全村旱改水的项目运作上。从早到晚不着家,哪里有矛盾,哪里有问题他就出现在哪里,他到了哪里问题和困难都顺利得以解决。

现在的沃勒莫丁村,一方方田畴整齐划一,家家户户种水稻走上了致富路。村民郑金忠说:“莫丁村这回可真牛了!我们的收入比原来翻了三五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