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福特的2019:世上無難事,用態度走向光明

主編/孟笑宇


回首2019年,大環境對於各行各業都不太友好,尤其是汽車產業,各個品牌都普遍出現了下滑,甚至有一些百年大廠出現了令人吃驚的斷崖式下降,我們熟悉的福特就是其中之一。

上個世紀初福特生產的T型車稱得上是現代汽車鼻祖,再到近下福特標誌著大排量美式車。從過去到現在,福特在人類汽車史中起著不可泯滅的推動作用。

反彈初象

2001年福特正式與長安汽車喜結良緣,在2016年銷量到達了近百萬的巔峰,誕生了蒙迪歐、福克斯、翼虎等神車,當年可以和豐田、大眾眾多強敵一決高下。

可峰迴路轉,從2017年至今,因為產品決策方面沒能跟上中國變化,長安福特銷量下滑仍在持續。乘聯會數據顯示,長安福特2019年全年銷量18.22萬輛,同比下滑51.8%,12月銷量1.69萬輛,同比下滑5.6%。

好在12月19日銳際火線臨危受命,以低價高配置的絕對優勢重新引起了大眾的注意(要不然大家都快淡忘這家百年老字號品牌)。也正是因為銳際的首發亮相,上市10天斬獲1500臺真實正式訂單,讓長安福特最後一個月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0.6%。

這微乎其微的反彈為每一位長安福特人帶來了重回主流賽道的信心和希望,但是離復甦的目標還遠遠不夠。

被全世界奉為神明的豐田,也曾有過麻煩纏身的慘淡時刻。大眾在封神前幾年還被通用和本田踩在腳下摩擦。剛剛跟菲亞特克萊斯勒合併的標緻雪鐵龍,驕傲的歐洲市場去年也跌了10%。福特這次若不是在中國跌得如此之早,如此之快,福特總部又怎麼會足夠重視。

確實每個企業包括每個人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但是經歷一些困難也不算壞事,通過困難能看出自身的缺陷,這樣才能夠彌補不足,才能夠更強。

福特中國2.0策略吹響反攻號角

2016年的巔峰讓長安福特忽略了很多問題,殊不知中國消費者現在就喜歡空間大、高配置、高性價比的車型,對於福特最擅長的操控性能,大多數消費者不會有過多的追求。

沒能及時根據中國消費者的變化而改變策略,是銷量一蹶不振的主要原因。不清晰的市場戰略,導致了產品更新慢、經銷商信心不足等問題,如果任由缺陷發展下去後果將不堪設想。

好在長安福特高層經過多次調研,2019年4月3日,福特汽車在中國市場發佈“福特中國2.0”計劃發佈會,提出了“更福特、更中國”的全新發展理念,正式吹響迴歸主流賽道的號角。

其中有五大戰略支柱:第一,加速產品研發和投放速度;第二;研發智能科技;第三,深化戰略伙伴合作關係;第四,堅持創新;第五,加強本土人才培養。

當然所有戰略最終目的就是實現產品上的突破,福特中國2.0戰略中提出了“產品330計劃”,從2019年到2021年底,長安福特陸續投放至少18款新產品,包括5款新能源車型。

2020 SUV元年

根據福特年度戰略,2020年將會是福特SUV元年,探險者Explore、銳際Escape、銳界Edge組成的全新3E SUV陣容將撐起主力市場,另外3月林肯首款國產車型冒險家將上市,未來所有車型都會按照中國消費者所喜愛的設計,越來越多的消費將體驗到高性價比性能車型。

當然好的產品固然重要,消費者的口碑更重要。如今三包政策已經被做的五花八門,真心合理的為消費者解決售後工作的品牌佔少數。

為了解決消費者的售後顧慮,長安福特2020年推出了四“心”服務承諾,從零件到價格再到服務過程都做了深度優化。

全系車型贈送三年六次基礎保養,福特品牌車主置換銳際享終身免費保養(限首任個人車主,每年限保養兩次),在和消費者直接對接的經銷商人員、流程管理方面都做了優化。

從定價再到服務承諾,不難看出這是長安福特對市場的真誠態度,對消費者負責的真誠態度,態度端正後做任何事情就真的不再懼怕困難。

這幾年的起起伏伏讓消費者對福特產品力降了很多,在年初時大家都質疑長安福特是否可以活過今年,原本置信福特會復甦的我,在眾多質疑聲中也開始以為長安福特快要懸崖勒馬,但當銳際公佈價格的時候,這種信念即刻被打破。

就像楊嵩說的,2019年的長安福特是靜水流深,表面上看沒有變化,但其實變化發生在大家看不見的更深層次,經銷商的盈利變好,庫存狀態更合理,團隊的戰鬥力更強,價格體系更穩定。他篤定“2020年絕對不會再下跌,事不過三嘛。

從一次一次的年會、活動可以看出,整個福特團隊上下充滿迴歸主流市場的信心和決心,表面看上去風平浪靜,但當竹子破石而出時,光明之時便就到來。

現在的福特也是如此,雖然已經處於絕境,而絕處逢生必出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