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傲!这6位飞机机长:都在辽宁上大学,还来自同一所985高校!

飞行员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神秘、酷炫、高薪……能够驾驶飞机翱翔于蓝天之上,是无数人自小便有的梦想。而

大连理工大学育人七十载、桃李满天下,这其中就不乏优秀的机长校友们,他们以蓝天作纸,驾驶杆为笔,一笔一划,写下责任与理想。

1.梁枫

梁枫大连理工大学1996级电子工程系校友,现任厦航机长教员。梁枫今年42岁,这是他驾驶飞机的第18年,已经安全飞行16000多小时,在外界看来,机长是一个光鲜亮丽到高调的职业,他们身穿制服,英俊潇洒,但只有梁枫自己知道,一个合格的机长是如何“炼”成的。

1999年的一天,梁枫在大工校园的公告栏上看到了一则飞行员招聘启事,由于视力好,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经过了面试、体测、体检等等层层选拔,梁枫一步一步地接近了儿时遥不可及的梦想。高强度的训练和紧凑的考核没有容许他有一丝懈怠,一路的执着坚持,让他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幸运的是,大工的学习经历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飞行员理论学习没有给他带来太多的困难,当年寝室播放英语磁带的习惯,更让英语成了他的优势所在。“感恩这个时代给予我们的机会,感恩这个给自己提供成长的平台,感恩每一位帮助过自己成长的人。”

2.张朋

张朋大连理工大学2003级物流管理专业校友,现任厦航机长教员。张朋飞行事业的开始似乎是一场命中注定的“偶然”。大二时,张朋由物理系转至物流管理专业。尽管这两个专业的学习都与他后来的飞行生涯没有直接关系,却让他得以在各种知识的积累中厚积薄发。大三下学期的某一天,看到厦航招聘启事的室友,想到了身体素质很好的张朋,便叫上他一起去面试。经过一轮轮体检与面试沟通,最终张朋拿到了进入飞行员行业的入场券。

身为大工学生的自豪感,与想要成为一名优秀飞行员的坚定信念,使本就积极上进的张朋更加努力。从2007年出国学飞至今的10余年,百余次各种理论考核、飞行检查,张朋全都一次性通过,这在由80分合格的理论考核和极其严苛的飞行检查组成的民航训练体系中,实属罕见。2010年,张朋进入民航驾驶舱,2013年,张朋转升为机长。现在,已经是机长教员的张朋拥有十多年的飞行经历,而他也将继续勤奋追梦、飞向云霄!

3.王博

王博大连理工大学2003级化工专业校友,现任厦航机长。“男生都喜欢带有冒险精神的事,那是从心底油然而生的向往,驾驶飞机在我心里便是这样的事。”大四那一年,正巧厦航在大工校招,王博在众多面试者中脱颖而出,开始了自己的飞行生涯。学飞过程并不容易,但面对高强度的训练,王博从未放弃。

如今,王博已经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机长。“飞行员应该敬畏生命,敬畏规则。作为民航机长,将乘客安全送达就是我们最大的使命,也是最好的褒奖,不论给我多少财富或是名誉,都抵不过我身后这一百多条生命可贵!”机长身上承载的生命价值是无价的,这种对职业的敬畏之心,王博从未忘记。

4.孟醒

孟醒大连理工大学2003级化工专业校友,现任深航机长。2010年,孟醒第一次驾驶波音737翱翔于蓝天时,他是一名成功的追梦者。如今作为空客A330的机长,他是梦想的捍卫者。

孟醒是辽宁抚顺人,那时来大工上学还要坐绿皮火车。火车经过周水子机场附近时,就能看到飞机。每次经过那个地方,孟醒就喜欢坐在靠近跑道那一侧的窗户边,看飞机起飞、降落。最初触碰飞机的感受令孟醒记忆犹新,由于飞机飞行时的速度、高度、航向都要从仪表中获得,所以孟醒一直紧盯仪表。当时教员说下雨了,他问教员怎么从仪表盘看出来外面下雨的?“教员说‘你看窗户’,然后我抬头一看,是下雨了。教员的话一下子点到了我的盲区,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飞行路上总有不易。在孟醒的印象中,每一年的中秋节他几乎都是在飞机上度过的。而印象更深的是一次春节,“那天年三十,我从深圳飞哈尔滨,晚上十点半的时候路过抚顺。”很多人都在那个时候放鞭炮,一时间夜幕上烟花绚烂。孟醒眼中映着满天的璀璨烟花和自己的家乡,牵挂着家中的父母。于哈尔滨落地后,他打开酒店的电视,春晚已经在倒计时了:“五、四、三……”新春时刻,阖家团圆之时,孟醒一个人在酒店,心中百感交集。多少次中秋节没看到故乡那一轮满月,多少次春节没吃到一碗团圆饭,但你若问孟醒,他的答案永远是一句:“我还爱,我爱飞。”

5.宋学一

宋学一大连理工大学2002级自动化专业校友,现任深航机长教员。很多人都曾梦想驾驶飞机,翱翔天际,只是与无数中途放弃的人不同,宋学一选择坚持走下去。大二时,为了在大工完成学业,宋学一与一次招飞擦肩而过,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那颗飞翔的心。大三时,女朋友考取了空中乘务员专业,更是让他心中的飞行梦升腾燃烧。

于是第二年,坚定的他又报了名。抱着坚持不懈的态度,宋学一成功通过了初试、复试、英语面试,最后被深圳航空招收,走上了飞行员这条路。如今,宋学一已成为一名机长教员,他每天都告诫自己要保持最初的热情与努力。他对学员最常说的话就是“不忘初心”,“要把今天当作第一次出飞架机,冲上蓝天那样满怀激情。还要把今天当作最后一次执行飞行任务一样珍惜重视。”

6.单东

单东大连理工大学2004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校友,现任厦航机长教员。2018年10月25日,厦门航空MF8411航班,一架搭载88名旅客和机组人员的波音B737-700民航客机在重庆飞往拉萨的途中突遇危机情况:一边襟翼卡阻,且油量不够返航,无法减速,也上升不了高度。襟翼卡阻会造成飞机机翼两侧的升力不同,如果没有自动驾驶或者人工干预,飞机会不自觉地向一侧倾斜甚至翻滚。此时,飞机面临落地时对地速度过大导致超过轮速而爆胎的风险。还有可能稍有不慎,飞机就会偏出、冲出跑道。

单东是当时那架飞机的双机长之一,在高空之上,面对险情,单东及两名同事快速判断,果断作出决策:在机场上空盘旋耗油来减小飞机重量,这样一来,减小接地速度,也减少了冲出跑道的可能,从而安全降落拉萨机场。因为平日里有模拟机的训练,当时在飞机上,单东并不是特别紧张。可在落地后,他想起来还是有些后怕,“毕竟当时的任何一个决策都关系着整个航班的安全,这也是机长肩负的重任。”经此一“役”,单东获得了“航空安全特等奖”,这是厦航成立以来颁发过的最高奖项,那一年他们也被评为“福建省工人先锋号”。

穿梭云天,信念永不放弃;触碰穹顶,责任烙印心中。大连理工大学的机长校友们数十年如一日,不断锤炼忠诚担当的品格,时刻保持敬业奉献的操守,肩挑使命、无畏前行,为祖国民航事业的发展贡献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