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地记笔记,整理笔记,有助于高效学习



如何记笔记,整理笔记,如何进行高效学习!

升人初中后,同学们会面临一个记笔记的问题。 我们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概括地说,这个过程的内容就是学习--理解--记忆, 而记笔记正是促进学习、理解、记忆三方面联结的一条重要途径。

但是,并非所有的同学都会记笔记。一些同学认为,反正教材上什么都有,上课只要听讲就行了,没必要记笔记。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研究表明:上课45分钟,学生只能记住75%的内容,48小时后再测试则只能记住10% ;如果记笔记则恰好弥补了这点不足,听课效率大幅提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名言正好印证了记课堂笔记的重要性。

针对“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正确与否这个问题,有人还曾做过实验,予以论证:

1981年,美国心理学家巴纳特以大学生为实验对象做了一个实验,研究了做笔记与不做笔记对听课学习的影响。巴纳特给大学生们的学习资料是一篇1800个词的介绍美国公路发展史的文章,以每分钟120个词的中等速度读给他们听。

巴纳特将大学生分成3组,每组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甲组为做摘要组,要求他们一边听课,一边摘出要点;乙组为看摘要组,他们在听课的同时,能看到已列好的要点,但自已不动手写;丙组为无摘要组。他们只是单纯听讲,既不动手写,也看不到有关的要点。学习之后,对所有学生进行回忆检测,检查对文章的记忆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做笔记的人比那些不做笔记的人在检测中成绩要好得多。

此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还经常听到许多同学的抱怨:

为什么我平常听课也懂,做题也不少,效率也不低,但是一到考试就什么都不会?

我什么都忘记了,现在怎么复习呀?

越复习到后面,我越乱,是怎么回事呀,有解决的办法吗?

……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要我说,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之一就是:笔记没做好。

好的笔记,实际上就是一份好的复习资料。想一想,为什么无论大考小考,考前那些优秀学生的笔记本都能成为最受欢迎的学习资料?道理很简单,这是因为,他们笔记做得好,里面的内容已经浓缩了所有知识的精华,也是重点中的重点,利用好了笔记,在考试中自然大受裨益。

所以说,我们不光要记笔记,还要学会如何整理、使用笔记,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里面有很多的技巧和细节需要你去掌握。

方法一:“边批+夹纸”式笔记法

从我教过的学生的情况看,学习最好的未必是那些笔记记得整齐的学生。尤其是有些女同学,笔记得不错,笔记本也很讲究,打开她们的笔记本,上而花绿绿的特别漂亮,复习时在课桌上摊开笔记本、课本对照着看也挺认真,可成绩还是上不去。

在我还是学生时,也曾硬到过这样的情况:

那会儿上初三,在开学前,我就准备了许多笔记本,每个科目都分开来记。不管是哪一门,我都记得很认真,只要是老师板书的,我都一字不漏地记在笔记本上,尤其是化学笔记,更为工整,看着就赏心悦目,化学者师还在他任课的班级表扬了我,让别的同学向我学习。

可是,尽管笔记做得很好,但我的考试成绩也如现在我所教过的某些学生一样,不但上不去,还惨不忍睹。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教过的学生情况分析总结了一下,关键之处就在于我们的笔记过于讲究形式,但却忽略了它的实用性。

那么,该怎样记笔记呢?笔记说到底,还是为了帮助自己学习,是拿来用的。我有一个好的建议,就是采用“边批+夹纸"式笔记法,你不妨试试看。

先说“边批”。通常情况下,我们都喜欢把笔记记在专门的笔记本上,实际上,将笔记记在所学课文的知识点处、课文的天头地脚或字里行间,也是一种很不错的记笔记方法。我将这种方法称之为“边批法”。使用这种方法,有两个好处:

一是简便。 记笔记都是在听课过程中进行的,如果用专门的笔记本来记,会非常麻烦。老师讲到某一地方你又要再另外记下来,势必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这就有可能造成与老师的思路不同步。而使用“边批”法就要简便很多。

例如做语文笔记,老师讲的鲁迅的《藤野先生》,你就可以在课文标题(即“藤野先生”)旁边记录老师所讲该文的背景、出处,在作者姓名(即“鲁迅”)旁边记一些作者的生平事迹,课文中出现的某些生僻词语,你也可以在旁边记录其词义。

理科笔记也是如此。课本上的例题,老师讲得可能要细一些,对于书上没有的步骤、解法,记在这些例题旁边即可。

二是实用。在学习知识的道路上,大多数的同学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或老师讲解时并未真正弄懂,有的似懂非懂,有的是一知半解,有的懂了但又不会运用。在日后的复习中去翻记录,找笔记,不方便不说,还难以对号人座。而如果使用“边批法”,复习的时候就能及时启示或解惑,增加我们对知识的悟性。

再来说说“夹纸法”。在课间休息的时候,班上一位同学来办公室找我:“老师,你介绍的将笔记记在课本上的的方法挺不错的,可是有的老师讲课时常讲些课本上没有的内容,或者是对书上的内容做大量的补充,而课本上地方根本就不够,怎么办?”问题非常好解决,用“夹纸法”就可以了。

所谓“夹纸法”,是说拿一张纸将内容记下来,然后再将这张纸夹在课本上的相应之处。

在使用此种方法时,你还可以做个标记,在每张纸的上方,写上课本名称及页数,如“英语p56”,即这张纸应夹在英语课本第56页。这样做,即使位置被打乱,你也可以及时将它归位。

“边批+夹纸式笔记法”十分简单,但发挥的作用可不小。



方法二:坚持做错题笔记和难题笔记

如果我问:“说起考试,你们最害怕的是什么?”相信绝大多数的同学都会异口同声地回答:

“不会做题和做错题。”

分析一下原因,不难得出,不会做题可能是因为觉得试题陌生或太难而无从下手,而做错题是本该做对但因种种原因而做错了。

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这两种情况,也就是难题不难,错误不再重犯,从而提高考试时答题的正确率呢?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这种方法是有的。除了巩固书本基础知识外,还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坚持做难题笔记和做题笔记,并加以分析、总结。同学们养成了这种良好的习惯,即使是再难再容易错的题,都能迎刃而解。

1:难题笔记。

在考前复习时,许多同学常常搞“题海战术”,效果也不错。但是我发现,有些同学做题只满足于做题的数量,见题就做,做完就了事,却忽略了做题思路的分析、题型的归类和解题方法或技巧的积累。这样当时能做出的题目,经过 段时间的间隔后再出现时,往在又会觉得陌生而无法解答。

按照这样的方法,长此下去,便会形成恶性循环,即便做再多的题,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收获,碰到难题,依然不会解答,只不过是在浪费时间和消耗精力而已。

针对这种情况,,我建议你在开始复习时,就准备一本专用记录本,记下课堂例题、平时练习和各次考试时碰到的难题,并在题旁注明难点关键(可用红笔划出)、解题思路与方法,并列出该题若干种变化形式,举一反三。这是根据碰到难题的先后顺序从纵向做难题笔记。

除此之外,还可以从横向根据难题的性质分别加以归类。经分析,我发现,同学们对难题无从下手的原因就在于在审题后不能把当前习题归入知识系统中相同或相似的类型之中。找到了问题的出处,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将同类型难题归在一起。 这样,题见多了,也就不会在解题时因为对不上号而无所适从。

总而言之,只要在平时下足工夫,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对碰到的所有难题进行分类并贮存在脑子里,下次碰到相同或相似的题目就不觉得难了,考试时碰到新难题的可能性也会小很多。

2:错题笔记。

考试时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些错误,这并没有什么可害怕的,最该注意的是要防止以前发生的错误出现在今后的考试中。

怎样避免错误重现呢?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把错题记下,从中吸取教训。做错题笔记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记下错误是什么,最好用红笔划出。

其次,找出错误原因,分析错误是在哪一环节上发生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一错误。

一般说来,解题过程由审题、题目归类和找出答案三个环节构成。如果错误发生在审题环节,则应分析是遗漏了题目的要点或细节(有些题目是一题多问、 一问多求甚至一求多法),还是看错了题;是没觉察出题中的隐蔽条件,还是未弄清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是看错了,还是没记住题意导致思维偏差或不完整。

如果是题目归类错误,则要分析是未找到该试题与脑中已有试题类型之间的联系,还是没有把两者间的差异区别开来,检查一下解决该题的有关知识有无掌握牢固,还有哪些漏洞,以便日后弥补和进一步巩固。

如果是求答上出错,则要分析是没有掌握解题技巧,还是粗心大意,或是其他什么原因。

第三纠正错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根据错误原因分析提出纠正方法,并提醒自己下次碰到类似情况应注意些什么。

倘若我们能将每次考试练习中出现的错题记录下来并加以分析,并尽力保证在下次考试时不发生同样错误,那么在考试时发生错误的几率就会大大减少。

也许,有的同学会认为,做难题笔记和错题笔记太耗费时间了,与其把时间花费在这上面,还不如多看几本书、多做几道题效率来得高。

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做难题和错题笔记,从表面上看确实花的时间多一些,但它却能节省你临考前的宝贵时间。升人初中后,由于考试的次数增多,这就意味着我们接触到的试题数量非常多,多得惊人。如果只是在试卷上把难点和错误划出分析,日积月

累,大考前就会有厚厚一大捆试卷,即使是神仙,也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再回过头来重新分析每一份试卷 ,再说了,有些容易的题目也无再分析的必要。而做了笔记后,平时只需要花少量的时间翻翻,到考试时你就会发现难题不多了,答题的正确率不也就明显提高了吗?

由此可见,把方法和容易出错之处整理清楚,一目了然,才是上策。



方法三:针对科目特点,选择合适的笔记形式。

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以记忆为主,有的以思考为主,有的介于记忆与思考之间。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根据其不同的特点,还择不同的学习方法。记笔记也同样是这个道理。

我先总的将初中所有学科进行一个划分,分为理科和文科两类。

也许有的同学会很奇怪:“初中学习不是不分文理科吗,为什么要分文理科讲述记笔记的形式呢?”

其实,开头我就讲过,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因此记笔记的形式也就相对应的有所不同。 而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从小的方面看,各科目之间是独立的,但是假如从大的

的方面来讲,有的科目的学习却有着相似之处。譬如说政、史、地能成一家,物、化、生也有着相似的地方。

在这里,我介绍下一文科和理科都包括哪些科目:不管你上了高中后是选择理科还是文科,数学、语文、英语都是必学科目,除此之外,文科的科目还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的科目还包括物理、化学、生物。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其试卷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作文三大版块,而根据这种组成结构,在记笔记的时候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记。比如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在平时记笔记时大致可以记以下几类:字音、字形、成语释义、病句例析、文学常识、文言字词。而阅读理解和作文实际上讲的大体上是一个意思,要想在这两个版块上得高分,平时就得多阅读,多看课文以及课外书(古典名著、精品散文等),而这就需要做读书笔记,也就是将所阅读书籍的心得体会记录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或者是将佳句摘抄下来。

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要学好英语,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背、听、读、写四种。而因为英语的知识点比较零碎,所以记笔记主要还是记一些短语、语法、有特殊结构的句子。

数学是一门需要动脑筋、思考性比较强的科目,仅仅靠记住公式、定理,了解例题的解法和答案是不能够学好数学的。要学好数学,主要还得动手实践,也就是做大量的练习。

另外,记数学笔记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手段,记些什么呢?除了听课内容外,主要还有以下三个方面:记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记一题多解的方法,记“一法多用”“一题多变”。

一般而言,政治、历史、地理等文科科目主要靠记忆,而物理、化学等理科科目主要靠理解,因此,记笔记的形式也大有不同。

记文科类笔记的目的,在于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便以记忆。所以,我认为记历史笔记可以分这几部分:纲要,即讲的主题是什么,分几个方面讲的;条块,即某历史事件的背景时间、地点、经过、结果、意义和影响等方面系统的整理:综合反思,即学完了某历史事件后,将之与前面的某事件联系起来,相互进行比较,看有什么异同。

记历史笔记还有一个方法,由于教材内容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编排的,而有的同学可能会犯时间与事件对不上号的错误,为了避免混淆事件发生时间,可以在笔记本上做个年表,以便记忆。

政治主要跟着老师的板书走,板书中的标题框架要记,这是知识的要点和脉络。此外,还有属于知识的拓展、延伸部分也要记。还有一点:理论联系实际的重大事件也要记。政治最大的学科特点就是它的时代性和时效性,而教材在这方面由于编写时间的关系,会显得相

对滞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则往往会补充一些重大会议的精神,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一些问题的最新观点增加进去。这些内容,在做笔记时是需要记下的。

虽同为文科,但地理的学习与历史和政治又有点区别,通常学习地理都是在图文结合的情况下进行。因此,在做笔记时,除了记课文的框架外,还可适当地在旁边绘制图片,这样更直观一些。

物理和化学都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材中有许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这就要求我们记笔记时除了要记公式、定理外,还要记跟实验相关的所有东西,例如实验内容、步骤、仪器、现象、结论等。

方法四:整理笔记“七步法”

由于种种原因,如时间比较紧迫,同学们在课堂上所做的笔记,难免就会有杂乱无章之感,课后复习也不太好用。而为了巩固学习效果,积累复习资料,我们就非常有必要对笔记作进一步整理,使之成为比较系统、条理清晰的参考资料。整理笔记“七步法”就是一种非常

实用的方法。

第一步,忆。趁热打铁,课后抓紧时间,对照书本、笔记,及时回忆有关信息,实在回忆不起来,可以借同学的笔记参看。这是整理笔记的重要前提,为笔记提供“可整性”。

第二步,补。课堂上所做的笔记,因为是跟着老师讲课的速度进行的,而讲课速度一般要比记录速度快一些 ,所以笔记就会出现缺漏、跳跃省略甚至符号代替文字等情况。因此,我们要在忆的基础上,及时做修补,使之具有“完整性”。

第三步,改。仔细审阅笔记,对错字、错句及其他不够确切的地方进行修改。其中,特别要注意与解答课后练习、与学习目标有关的内容的修改,保证笔记的“准确性”。

第四步,编。用统一的序号,对笔记内容进行提纲式、逻辑式的排列,注明号码,梳理好整理笔记的先后顺序,使笔记有“条理性”。

第五步,分。

以文字(最好用红笔)或符号、代号等划分笔记内容的类别。以语文为例,哪些是字词类,哪些是作家与作品类,哪些是课文(或作品)分析类,哪些是课后练习题解答,等等,为分类摘抄做好笔记,使笔记有“系统性”。

第六步,舍。省略无关紧要的笔记内容,使笔记有“简明性”。

第七步,记。分类抄录经过整理的笔记。同类的知识,抄在同一笔记本或本笔记的同部分里, 也可以用卡片分类抄录。这样,整理后的笔记,纲目清晰,快捷好用,提高了笔记的“资料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