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青年守护人|学医的他在派出所里干回了“老本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钟雷/文 常鑫/图

从医学院校毕业后从警,如今又在派出所内干回“老本行”,这段时间,90后新警项季丞颇为忙碌。作为四平路派出所内为数不多有医护背景的民警,疫情发生后,他加入杨浦公安分局医卫志愿者服务队,为同事和辖区居民打造防疫之门。在派出所内开展“防疫小改小革”,走访社区堵上“防疫缺口”。这段时间的奔波让他在另一条抗疫战线上与老同学们“并肩战斗”。

派出所内开展“防疫小改小革”

“阿姨,这几个地方消毒的时候要尤其注意,门把手方向盘多擦几遍。”上午10点,26岁的项季丞戴着红袖章,在四平路派出所内外来回奔走,一会儿提醒保洁阿姨为警车消毒的要领,一会儿将门把手上方用完的纸巾取下更换。

去年3月从警,项季丞先后经历过巡逻民警、执法办案队民警等岗位,疫情发生后,他于一个月前加入了由分局组建的医卫志愿者服务队。从此,除了打击违法犯罪外,项季丞还多了一项工作:指导其“辖区”四平路派出所的卫生防疫工作。

相比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派出所看似与抗疫工作很远,但实际上,派出所却是社区防疫工作的前沿阵地。“四平派出所旁边就有医院,平时民警工作中也会接触到不少医院的患者。”无论是在出警时还是在窗口接待市民来访,民警的防护措施都不能马虎。然而,在疫情初期,项季丞发现,派出所内民警的防护工作还是有容易疏忽的地方。

一些同事不了解口罩的使用时长,“过度重复使用”,长时间不更换。在对警车消毒时,由于“84消毒液”配比浓度过高且喷洒不均,导致车内常常残留浓重的异味。几天前,网上一则“湖北404名民辅警感染新冠肺炎”的消息更是让项季丞揪心不已:“民警很多时候也是冲在一线的,真的马虎不得。”

不久后,项季丞在派出所大院里开起了防疫讲座。为了让民警熟悉“七步洗手法”,他把医院里的洗手示意图照搬到派出所卫生间的玻璃上,为了让窗口民警多一份安全保障,他建议每个人工作时可以多戴一层口罩,每天早中晚三次为窗口消毒。为了实现“无接触开门”,他还在派出所大门上贴了包餐巾纸。

医卫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这样的“小改小革”几乎每天都在四平派出所内发生。

走访社区堵上“防疫缺口”

在杨浦公安分局的医卫志愿者服务队中,有不少曾在医院任职多年的军转干部,大多有十多年的临床经验,而年轻的项季丞能够入选这支队伍,则是源于项季丞本科时的学医经历。因为对解剖、药理知识感兴趣,高中毕业后,项季丞如愿考上了大学的医学护理专业,并在大三时争取到了前往新华医院实习的机会。

原本顺着这一路径,项季丞将在毕业后成为一名如今十分稀缺的男护士。但因为父亲是一名警察,最终项季丞还是子承父业,报考了上海公安学院的第二专科,成为了一名新警。不过他没有想到,从警后,大学期间学到的医学知识有朝一日竟仍有用武之地。

除了“监督”派出所内的防疫措施,项季丞还会跟随社区民警,为居民们宣传防疫知识。位于杨浦都市工业园区旁的爱久家园酒店式公寓因人员流动性强且外来人口居多,成为疫情防控工作的难点:“这个小区没有居委会,只能靠社区民警和物业开展防疫宣传工作”。在对公寓排摸后项季丞发现,物业费缴费窗口工作人员所在的一侧放置了消毒水,但居民的一侧却未放置,考虑到纸币流通率高,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他及时提醒物业补上了这个“防疫缺口”。

此外,疫情期间不少居民习惯囤积口罩,但也出现了一些借卖口罩实施诈骗的案件。在上门走访开展反电诈宣传时,项季丞也会针对性地科普疫情期间高发的骗术。“我告诉年纪大的叔叔阿姨,每天除了买小菜就不要出门了,一次性多买点,居委会发了5个口罩,一个口罩可以用两天,10天用完第二轮口罩又开始预约了,没必要囤太多的口罩。”

同学赴一线抗疫,他干回老本行”

虽然自己半道“改行”当了警察,但项季丞的同学中不少人成为了医护人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的大学同学群也“热闹”了起来。“仁济医院第一批援鄂医护人员里面有一个是我学长,跟我同一届的一个女同学,在第三批支援武汉的医疗队里,我大学的室友听说也报名去金山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参与抗疫。”除了讨论疫情的发展外,微信群中不时也会传来某位同学或者学长学姐奔赴武汉一线的消息,只不过,这些消息往往出自他人之口,而非当事人本人。

这些故事的主人公,许多和项季丞一样,刚参加工作两三年。“只能用伟大来形容他们。”但与此同时,项季丞却也曾有过失落,“觉得好像自己现在做了警察有点帮不上忙。”因此,后来看到分局组织医卫志愿者服务队的消息,“憋了很久”的他第一时间便报了名。

由于常常在派出所内外开展防护知识宣传,不少同事跟项季丞开起了玩笑,说他“又干起了老本行”,但一个月下来,他的努力确实收获了一些效果。“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大家更勤洗手了,有的同事不清楚口罩怎么用也会主动来问我。”项季丞说,遇到自己一下难以回答的问题,他还会求助在医院工作的同学,力求找到尽可能准确的答案。

这两天,回到家见到在五角场派出所工作的父亲,项季丞总会多聊上两句,聊聊工作,也聊聊疫情。偶尔提醒父亲两句防疫注意事项,父亲也都听得进去。“这段时间倒是真有种上阵‘父子兵’的感觉了。”虽然整日忙里忙外,但回顾这一个多月的经历,项季丞倒也觉得充实,“算是本科四年没白念。”他说,在抗疫中学以致用是一种特殊的历练。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钟雷/文 常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