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营镇:中药材成为脱贫路上的新“方剂”

近年来,马营镇充分挖掘和发挥中药材种植资源优势,坚持党支部引领,依托中药材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载体,不断巩固、提升产业发展成效,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品”的原则,用好用活产业扶持资金,全面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规范经营管理、强化技术指导,不断补齐贫困村富民产业发展短板,为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开出了一剂良方。

2019年,马营镇东峪村26户贫困户依托本村陇南市武都区陈永红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入股资金385766元,通过发展中药材种植、购销,培育当归苗和绿化苗等,实现年底分红30866元。“在未来几年,每户群众都拥有一定的药材田,合作社与种植户签订订单收购,把每一户老百姓都变成真正的药材种植户。”在分红仪式上,合作社负责人陈永红信心满满的说到。像这样的合作社,马营镇还有7家,共带动贫困户356户。

马营镇在中药材产业发展上围绕“一个龙头(合作社)、两个品牌(当归、羌黄)、两大基地(马营、两水)”的工作目标,通过政策引领,鼓励农户多元化发展中药材,以短养长,以菜养药,林药套作,长短结合,引导群众从分散种植到加入合作社规模种植,构筑集种植、贮藏、加工、销售、运输为一体的中药材产业带,全面提升镇域内中药材产品市场竞争力。目前,马营镇共有中药材基地2万余亩,预计亩产值达0.5万元以上,为快速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助推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山药香飘万里,一大批药材企业“闻香而来”,藏在深山的药材,远销安徽、重庆、广州、湖南等地,过去守着“金山”过穷日子的农民,如今的日子越来越红火。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画卷在马营镇正徐徐展开。


来源丨陇南武都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