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都說國產車比進口車更容易生鏽?內行人說出真相!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路上的車輛也越來越多。很多車主都發現自己買了沒多久的愛車一下子就生鏽了。而別人買的那些進口車或者合資的車,雖然買了好幾年了,看上去卻都要比自己的車要新。原因就在這了,正是因為他們買的是國產車。什麼原因造成了國產的車更容易發生生鏽的現象呢?主要由兩大因素因素造成的。最大的原因就是材料以及技術欠缺,其次就是當地的自然環境的因素。

首先,在汽車的材料上面,國產車用的材料都是比較廉價的,例如常見的鋼板,鈑金這些材料的價格都是很便宜的。而且很多時候在汽車製造的過程中對汽車的材料採取了能省就省的態度。其次就是在噴塗工藝的品質標準上,進口車或者合資車遠遠超過國產車的。才導致了國產車防腐蝕性能差,質量不達標等的問題。說到底,之所以進口的汽車在防腐蝕的性能上要比國產車的好,原因還是在於他們對汽車的材料質量和技術進行了嚴格的把關。

在汽車的用料上,歐美的汽車主要用的是鍍鋅的鋼板或者是鍍錫合金又或者是利用了超高的熱成型鋼板。另外還有利用了一些內塗膜板等不容易腐蝕生鏽的金屬板材料。為了預防汽車的一些特殊零件之間的銜接容易生鏽,有一些歐洲的汽車更是利用了灌蠟的工藝。相比之下,我們國家的汽車製造業,利用鍍鋅或者鍍錫的鋼板材料來製造車的鳳毛麟角。

在汽車製造的標準上,歐美等一些國外的汽車品牌對汽車的任何一個地方都會嚴格把關,就算是小小的銜接處的防腐蝕工作都是做得高度的細緻的。而我們國家的一些國產汽車品牌不但在材料上有可能本末倒置,偷工減料,明處是讓人覺得質量過關,卻忽視了很多細節,比如對一些螺絲釘,邊角處的材料的防腐,是遠遠比不上國外的。顯然的,在國產汽車的製造精細程度和材料把關上,與歐美等發達的國家相比,是有待提升和改進的!

其次,造成了國產車的容易生鏽的另一個因素就是自然環境了。這是客觀存在的因素,無可避免。相比其他國家,我國的各個地方都有氣候,輻射上的差異,而我們國家幅員遼闊,東西南北跨度大,氣候差異顯著,對於以金屬為主材料的國產汽車製造業來說,更容易受影響自然因素的影響。

由於我國很多地方都處於一個工業迅速發展的時期,工業汙染較為嚴重,導致一些自然的災害發生。如酸雨,這是造成汽車容易產生腐蝕的一個最大的自然因素之一。還有就是路上的一些自然植被的破壞,造成了水土流失,道路產生的變形,出現泥沙碎石容對汽車易造成損壞。正是因為這些自然的因素,才導致了汽車與外界容易產生化學或者物理上的變化,從而導致汽車容易發生鏽蝕。

如今的國產車市場,越競越烈,打“價格戰”更是家常便飯,目的僅僅是為了謀取更大的利益。如果是為了謀取更多的利益而偷工減料,節約成本,細節上不嚴格把控質量問題,而忽視了國產汽車的安全性能和車主們的滿意度,肯定會流失更多想要購買國產車的人群。就拿這個防腐蝕的功能來說,如果國產車不改變現狀,不嚴格把控質量問題,不但會危及到駕駛人員的人身安全,還會讓他們這些愛國者不得不把購車意向傾向於進口車或者合資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