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抗疫不松劲 增收不停息

田间地头春耕春种忙碌、企业车间生产高速运转、产业基地建设如火如荼......三月的邛江大地一派繁忙,处处生机勃勃、生机盎然。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工作决策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为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抗疫不松劲,增收不停息。劳务输出 ,让打工者出得去;订单销售,让咱家的货走起来;产业发展,让群众腰包鼓起来……

劳务输出 收入不断线

“每天都有干部打电话关心我们工作有没有着落,看到政府发布的苏州吴江区的用工信息,我们夫妻就报了名,现在可以出去打工挣钱了,心里终于踏实了。”坐在赴吴江区务工的大巴上陈启辉高兴地说。

陈启辉是木黄镇地茶村群众,易地扶贫搬迁让他在印江县城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往年一过完春节,夫妻俩就收拾好行李,告别家人外出务工,为新的一年开始忙活。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长途班线停运,企业推迟复工复产。没有了收入来源、全家人的开支、孩子们上学......这些都让陈启辉夫妇着急。

外出务工一直是印江群众最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持续不能外出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群众所忧,我有所为。印江县积极与对口帮扶的苏州吴江区开展劳务输出协调对接,与用工企业交流沟通,为县内外出务工的群众提供就业平台。

通过报名、面试等环节,在苏州吴江区企业为印江群众提供的11000岗位中,经过双向选择,陈启辉夫妇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2月23日,简单的欢送仪式后,陈启辉夫妇与其他群众免费乘车前往江苏吴江区开始新的工作。

“之前没得车,不能出去,在家里呆了很长一段时间,没得经济来源,各方面损失都很大,现在可以出去工作了,要好好干,争取把这段时间造成的损失补回来。”陈启辉说。

除与苏州吴江开展劳务输出合作以外,印江对群众外出务工提前进行了安排部署,结合就业目的地疫情情况和复工复产时间表,帮助协商延后返岗时间、错峰出行。同时,实施“留雁行动”,引导和鼓励群众就近就业。

在做好“送”的同时做好“留”的工作,对辖区内的企业制定详细的复工复产实施方案,县领导带头到企业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存在的问题困难,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推进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促进群众就近就业。

订单销售 产业不能误

“这个榨菜早就该收了,再不采收损失就大了。”唐平一边向笔者介绍,一边麻利地掰下榨菜叶子,不一会儿就装满了一箩筐。

最近一段时间,刀该镇大宅村黄桃基地里套种的榨菜进入了采收期。受疫情防控工作的影响,重庆收购客商进不来,榨菜采收时间有所推迟。

去年,刀坝镇大宅村与重庆市青弘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榨菜产销合同,采取“村集体经济+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在黄桃基地里套种榨菜,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效益。

农时不等人,抢收正当时。随着疫情的防控形势持续好转,也为大宅村的榨菜带来了曙光。为把时间抢回来,最近一段时间合作社组织大量群众加班加点抢收榨菜,争取把效益抢回来。

“这个榨菜早就该收割了。由于疫情,耽误了几天时间。趁着这个好天气,我们组织了大量劳动力开始抢收,争取把时间抢回来,把效益补回来。”刀坝镇大宅村玖康专业合作社理事杨秀珍介绍道。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印江县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立足辖区产业发展情况,及时安排部署,引导广大群众抓好春耕生产工作,及时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

产业发展 增收不能缓

“辣椒种子要逐行逐穴放置才行,不少放也不能多放,保证一穴一颗种子,这样长出的辣椒苗才壮实,更方便移栽。”在育苗大棚里农技人员张洪进正在强调播种注意事项。

随着天气转暖,进入辣椒育苗关键期,印江自治县劲强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及时抢抓节令,有序组织群众抓好早春辣椒育苗工作,确保今年的辣椒种植规模,增加群众收入。为确保疫情防控和辣椒育苗两不误。在育苗的过程中,劲强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除了采取对务工群众体温测量以外,还采取分散在不同的大棚里作业的方式进行,避免大量人员扎堆劳作,确保群众安全。“目前,正是播种育苗的好时节,我们组织大量劳动力上工,每天最少都有80多个人。由于大部分群众都干过,总体来说进度比较快,是按照我们的计划进行的。”技术人员张洪进介绍说。

辣椒种植一直是印江县重要产业。今年,印江对辣椒产业发展进行早部署早安排,继续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辣椒种植,鼓励农户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抱团发展。同时,多渠道、多途径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并签订辣椒保底订单销售协议,实现产销对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有效巩固脱贫成果。

据了解,今年印江计划完成辣椒种植50000亩,其中订单辣椒31400亩。目前,辣椒育苗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预计本月底将全面完成辣椒育苗工作,4月初可进行辣椒大田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