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皮鞋》

——衡阳蒸湘区呆鹰岭镇土桥村扶贫工作随感

法人网衡阳报道【通讯员罗细森】


原本,是农村孩子,身上穿粗布衣,脚上穿草鞋、布鞋、胶鞋,大头、轻便、宽松,欠华贵,脚享福。

后来,成为城里汉,政府机关服务,福利不错,身上穿新式衣服,脚上穿皮鞋,光鲜锃亮,感觉幸福。

近年,又回到乡村,专事脱贫攻坚。徒步入户,才走东家,又窜西家,肖家长,刘家短,穿的还是皮鞋,偶或穿雨靴,丈地,爬山,涉水。乡村,空气清爽,四季青翠、金黄、鱼跃、人欢,目不暇接,鸡鸣、狗叫、鸟唱,不绝于耳,入夜,千家升灯,夜色沉静,一阵鼾声,已经是五更四点鸡三唱,两眼一张,接旭日。乐在其中。美中有不足,乡道弯弯,坑洼不平。日复一日,踏遍青山人未老,脚趾头却生了气,逐渐变形、结疔,不是病,胜过病,痛起来,真要命。去医院,医生护士一看,都摇头,没有办法;拿来土法子,醋泡,不见效,刀刮,刮去一层,又长一层。

唉,还有什么办法呢?

难道,命里无福消受?!

路还要走下去,走,前功尽弃;不走,初衷未竞,成色不到,何以收官。

没什么大不了,重新穿布鞋而已。

别了,皮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