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恩洪:國際教育視野下的中國課堂革命

尊敬的主持人、各位師長,大家早上好!我發現這個主題很有意思,叫做“2018未來教育”。教育具有把人分類的功能,人分四類。最高水平的叫人物,那不是培養出來的,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人物下面一層叫人才,然後是人手,能夠從事簡單的、重複性的工作。教育具有把人分類人渣、人手、人才、人物的功能,人口大國不是人力資源強國,我們的教育有問題。這個問題當我們都津津樂道,我們985增加了多少,我們清華北大考上了多少,說到底這場褒義大戰要拉動的不是中小學,包括清華、北大都要發展,即使是中國最有名的高等學府也造不是中國芯,所以這是一個嚴肅的問題,這個問題風雨未來、山雨未來風滿樓,我們能領先一步嗎?我們能在這個問題上交出一份2018年面向未來的全新答案嗎?



我們都要面臨教育價值觀的改變,新高考改革了,在中國從來都是有差異的學生,面對無差別的教材、無差別的課程,無差別的過程,我們是用無差別面對有差異,但是這一次高考打基礎都要認真打,但是基礎可以選擇,強勢智慧不同的人完全可以打不同的基礎的時候,我們面對一個窘境,這一次全國選擇浙江方案7選3,上海方案在政史地理化生中6門選3門,6選3意味著什麼呢?一個學校的同一個年級有20種課表,習慣於正步走的教育,現在排不出一個年級的20種課表,這是對中國教育一個致命的挑戰。過程打基礎,基礎不能選擇,只能服從,到今天基礎可以選擇,這是一個歷史性的進步,但是面對歷史性的進步,我們調頭是何其艱難。



第二這一次高考改革,改變了評價,原來是總分決定一切的,全世界總分評價人的只有中國,教育評價對同一個人和社會評價不是一樣的評價只有中國。這一次把這一點改為兩依據一參考,第一依據高考總分,第二個依據平時學習表現。陝西加試物理的,如果有10萬人,然後分成十段,第一段是5000名,永遠佔參考人數的5%,這叫A+,第二段是第5001人到1.5萬人,10%,叫A,第三段是10%叫A-,985大學要考物理的,清一色只要A+,這就是上海考生、浙江考生大面積的棄考物理,因為沿海地區人腦子很靈活,寧為雞首,我哪門功課可以進入A+就考哪門。人在最後5分鐘的本質都是功利主義,要從自己的可能性做出選擇,兩依據。一參考要參考什麼?我在上海是建平教育集團的總校長,建平高考改革當中獲得上海市一等獎第一名,為什麼?各個大學對建平學生的綜合素質袋錶示高度認可,我們的綜合素質袋是4類材料。第一類高中三年義工60小時的社會證明,第二個你參加志願者活動,國家有難的時候你為國分憂表現的具體依據。第三你參加項目設計、跨學科及科學技術、工程、數學、藝術為一體的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從立項、選題、開題到論文答辯,全過程的材料。第四就是你五次參加未來職業體驗,你要當醫生,你到三級甲等醫院,每次兩週,累計五次,你要搞財務,要考財經大學,到中國銀行當志願者的未來職業體驗的證明,它是這四類材料構成綜合素質,一參考參考綜合素質。未來永遠比今天更美好,要獲得這份美好,我們眼前這兩關是繞不過去的,所以回到原點、問道方圓。

建設教育強國,我們今天的教育能稱之為教育強國嗎?讀書無用的根本原因是讀無用的書,我們9年義務教育應該解決什麼?解決生存,第二解決發展,為生存發展奠定基礎。養活不了自己的教育,能到“一帶一路”去嗎?生存都有困難的教育,能托起強國嗎?13億中國的教育沒有解決不了中國芯,為什麼解決不了中國芯呢?中國的教育在哪裡?中國有成績,我們現有的教育支撐經濟高速增長,支撐了30年,但是現在我們光謳歌自己是沒有未來的,我們現在要走向未來,很重要的是中國毛病在哪裡呢?

第一PISA考試曝光,中國的15歲未成年人的合作能力在及格線之下,這個考試每三年舉行一次,9年第一次考試上海代表中國參加,上海第一、芬蘭第二。6年第二次考試,上海代表中國參加考試,上海第一、芬蘭第二。3年前擴大參加範圍,北京、廣東、江蘇、上海,第一是新加坡,第二是韓國,第三是芬蘭,第六是香港,第八是越南,第九是澳門,第十是中國的北京、上海、廣東、江蘇,珠江三角洲最發達的廣東和長江三角洲最發達的江蘇,為什麼兩個直轄市、兩個經濟最發達的省,最後不是第一變成第10了呢?說明中國9年義務教育兩極分化是很嚴重的,這一場考試暴露了一點,我們始料未及,那就是中國學生合作能力排倒數第5名。這72個國家佔GDP的總量全球超過90%,因此,它被譽為是一場權威的考試,各國都很重視,72個國家考察能力,我們全部在及格線之下,我們排68名,課堂裡的缺失造就了素養的缺失,有什麼樣的課堂孩子們將來有什麼樣的素養,這是一個很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第二你們不認可我們的價值,就想學金融了,回去多賺錢,不認可我們的價值到我們這裡來幹什麼?美國12個商學院,10個商學院的院長是印度人,中國人是零,副院長都是零,所以人家得出結論,中國學生情商不高,人際交往能力差。

最後一點,中國學生思維僵化甚至偏執,我結合前面的,pisa考試為a的我們中國教育在哪裡?我們數學贏得了全世界的尊重,但是我們的學生合作能力不及格,學習內動力下降,人際交往能力差,思維僵化甚至偏執。

中國的教育出了三多和三少。我們過分重視了紀律和管制的作用,忽略了自由和權力的價值。中國的教育過分強調了整齊和劃一,忽略了個性張揚。所以我剛才說面對6選3,20張課表,我敢說沒有一個學校可以開得出來,這就是現狀,我們只會一個年級一張課表,一抬腿60度,一落步60釐米,我們都習慣於正步走。

21世紀人類最好的教育不是現在東方的教育,也不是現在美國的教育,21世紀誰能把東方最好的和西方最好地組合在一起,誰就能拔得人類教育的頭籌?我們研究未來教育,我們敢做這樣一個嘗試嗎?我們能敢為天下先,我們能敢立潮頭唱大風嗎?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但是我們是在這樣現實的土壤上,中國全社會在教育上已經深陷劇場效應。

我決定我要做一件事,在這裡讓整個社會重新審視“劇場效應”。時間是有限的,質量必須是一流的,因此我追求的是有效率的質量,老師的質量決定教育的質量。第二個我做了一個陝西沒有的,一週雙倍課制,一週4小時集體備課,一次兩小時,不用教師個人智慧來實現教學目的,用總體大於部分之合,用教師集體的智慧來保證實現這個目的。第三抓題型,題目無限題型有限,要求老師教等比數列,覆蓋所有題型,備課組長簽字,為了讓孩子們跳出題海,有責任有擔當的老師自己先跳下題海。第四安排15位特級教師,他們永遠不出面,每個月工作一次,看備課組長簽字的題型覆蓋率,對知識點的覆蓋率,用這一點跟年終績效獎金掛鉤,評價學術水平和團隊合作的效果。第五點,課形文化,最多的英語就是六種課形,英語和語文,因此高中課程合起來課形36種,用36種課形文化,約定俗成的課形文化託底,保證質量,第一不是隨心所欲的,用標準保證,這是我做的第五個動作。第六實行導師制和班級授課制相結合,數學有特長,我交給數學奧林匹克高級教員,音樂有特長的我交給中央音樂學院的碩士研究生,你們帶他們的特長。第七用經濟槓桿來調整,所以當用7個手段,我有把握實現我的學生負擔不重了,質量是一流的,當我可以實現這一點的時候,我的學生高中十點就可以睡覺了,隔壁學校的學生12點晚上才可以上床。

同樣的質量社會選擇哪裡,是非自有公論,採取這個措施源自兩年前,我給自己寫了一首自勉詩。我把我一生沒有敗筆的人生,全都壓下去了,要跟有師者有志者抱團,一塊擔起這個責任,只能由中國擔起,解決中國的問題,一塊引領社會、淡出“劇場效應”。

扭曲的教育沒有未來,因此正確的教育的責任回到原點,回到教育的原始出發點,那就是把自然的人培養成社會有用的人,回到原點來認識這個問題,育人不能只有一個維度,育人應該有四個維度。第一是健康,第二個指標就是認知,很重要的一點是能力。在中國知識就是分數,知識在市場裡是分數,在商場是力量,是貨幣的話,有很重要的一個前提,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知識才有貨幣的力量,因此這是第三。第四個叫責任和擔當。放大一個目標認知,丟掉健康、能力、責任,這種教育叫扭曲的教育,扭曲的教育沒有未來,扭曲的教育會毀掉未來。

面對中國教育的四個缺失,我們的學生合作能力不及格,我們的學生思維僵化,我們的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差,我們的學生學習內動力弱化,面對這四個問題,我試圖交的答案是想通大道理,做好小事情,這就是一節課怎麼上,中國有課堂,中國沒有課堂文化。正確性在教有長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這個全語言環境裡,教無定法是對的,但是離開了教有長法,離開了貴在得法,教無定法就是謬誤,一節課有三個維度,就決定了一節課就得這樣上,第一個是教材,大家沒有爭議。第二個是學情,我們全局性的忽略,第三個是時代的標準,我們忽略了。

我們現在能在課堂裡植入三個要素嗎?第一個植入問題,老師的教學是圍著問題轉的,沒有問題的時候,老師要有引導學生髮現問題的教學能力,抓住有價值的問題,老師要有組織學生分享問題的教學能力,對同一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機會來了,老師要有組織學生深化問題的教學能力,這三句話出自鍾教授的教學論,老師要有問題意識,中華民族260種產品產量工業品世界第一,自主知識產權不到10%的慘狀,這是慘不忍睹,它說明了一點,中國的教育要植入問題,有發現問題,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這個民族才能擁有更多的自主知識產權。發現問題的能力不靠遺傳,發現問題的能力靠訓練,沒有訓練在先,就不可能發現問題的能力在先。

第二,一個人不能解決,四個人、六個人不一定不能解決,這就是老師要有這個意識,讓學生誘發合作的需要,組織合作的進程,享受合作的成果,養成合作的習慣,所以這是第二個要素。

第三個要素,就是150分是空氣稀薄的地方,不是所有人都能達到的,教學要有最近發展區的概念,孩子的成長是在最近發展區裡實現的,這一點太重要了。教書就是以書本中心,用書教才可以走進學生髮展為本,讓每一個有差異的孩子,都離開原起點,就叫發展。最後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在課堂裡植入問題、植入合作、控制合適,問題解決了。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聚焦教學設計,建設課堂文化。

我們老師做不了驚天動地的事,老師的事就是把普通的事情做的不普通,我們老師主宰課堂,課堂永遠有這三個要素組成,這三個要素就是教材、老師不能選擇教材,在中國老師是使用教材,老師不能挑選學生,因此老師能做的事情就是把教材、把教師、把學生組合在一起的藝術,這個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我們要落實中央的要求,教學設計我們要直視中國現有教學的弊端,因此,把中央的要求和現有的弊端,我們聚焦以後,這就是在課堂裡植入問題、植入合作、植入合適,這樣我們就能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我們就能在三尺講臺上上為祖國分憂,下為民眾解愁,這是我做的一個思考、一個實驗、一個方案,各位老師,你們同意嗎?就說到這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