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时代,中小学生如何防范网络诈骗?家长该怎样办?

近些年来,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的话题。诈骗分子利用网络,开展多种多样的诈骗活动,给人民群众造成了极大的财产损失。


而今,学校实行停课不停学的在线教育,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手机、电脑待在一起,且需要通过qq等渠道进行网上学习沟通,这将给骗子以可乘之机。就短短的这段时间内,就有多名中小学生在网上被诈骗。

案例1:2月8日南安溪美初一洪同学在qq里的网友给她发信息诱骗其称“平台商城推出返利活动,充值100元可返利500”。洪同学轻信对方言论,连转三次过去,被骗共计1150元。直到对方始终没有兑现返利,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案例2:女孩用手机上网课时,因当时她同学的QQ被黑了,然后邀请她加入粉丝群,因轻信就误入了该QQ粉丝群,结果被骗子以“红包返利”为由,被人诱导她玩返利游戏,什么刷一百就返一千,结果短短几分钟被骗走了2万元。


之所以中小学生在网络中被骗会屡屡发生,根本原因就在中小学生还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塑造时期,他们对网络的防范意识不强,容易轻信别人。当诈骗分子利用他们容易轻信别人、赚钱等等心理诱导他们点击参与活动或者消费时,往往不具备很强的警惕性和防范意识,进而就会被骗。

当前在线教育的开启更是给了网络诈骗分子可乘之机,如果家长不能在孩子学习的时候陪伴在身边,同时孩子又没有一个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那么他们很有可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被诈骗分子诱惑去点击一些危险链接或者去进行一些虚假的消费,最后被诈骗钱财。

那么针对这样的情况,家长和中小学生应该怎么办呢?

第一,如果孩子还处于中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和初中阶段,当孩子利用手机或电脑学习的时候,家长一定要陪伴在学生的身边,陪伴其一起学习。

同时,帮助孩子建立自我保护意识,不轻信陌生人。

当上网课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奇怪的链接,或者有奇怪的人沟通的时候,要及时和孩子进行沟通,告诉他们该如何应对,帮助其分辨哪些链接是诈骗分子发来的,对不同的连接该如何处理,同时对于诈骗该如何防范,从而逐步培养其网络防范意识,提升自身的辨别是非和危险的能力。

第二,针对高中生和大学生来说,虽然防范意识已经比较强了,此时家长仍然需要和孩子进行一个有效的沟通,将已经出现过的网络诈骗案例和孩子进行交流,从而使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警惕,不被虚假的返利、发红包等等网上的骗术所欺骗和诱惑,保证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集中注意力,提升自身的自我管理能力。

第三,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没有付出就没有回答,不能去轻信不劳而获的谎言,使孩子明白只有劳动才能创造幸福。

同时,更应关注并提升网络反应诈骗意识,这也是培育孩子独立自主、自我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举措,从而让孩子具备独立自主利用手机和电脑开展学习的能力,对其未来适应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会有很大的好处。

因此,面对在线教育时代,孩子在网络学习中可能遇到的网络诈骗行为,家长不能一味地帮孩子包办一切,而应该借助这个机会,积极培育孩子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和独立能力,使其明白唯有劳动才能创造幸福,天上掉馅饼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