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交通站:喜剧之下的艰苦抗战

前言

地下交通站是2007年播出第一季的一部抗日喜剧,其中

颜冠英老师饰演的“贾队长” 刘金山饰演的“白翻译官”等经典角色让人眼前一亮,其中剧中许多台词更是被很多观众朋友奉为经典。可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地下交通站里面的人物和场景就是当时艰苦抗战的缩影!

贾队长

首先当然说的是我们的“男神”——安丘侦缉队队长贾贵。

颜冠英老师饰演的老师完全承担了本剧的笑点担当,可是贾贵这个人物特点即是当时抗战时期汉奸狗腿的缩影,干不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经常搞一些乌龙事件,可是欺压百姓却是一把好手,在剧中贾大队长不止一次的承认自己欠了多少鼎香楼的饭钱以及经常去火车站“捞外快”等。

一旦面对自己的主子黑藤规三亦或是自己的“克星”黄金标,贾队长都是被欺负的对象。充分的展现出自己的狗腿形象。而抗战中的类似侦缉队这样的组织在敌占区不计其数,日军在中国陷入人民战争的泥潭中,迫不得已利用一少撮走狗组建了情报组织尽管对于收集我军的情报方面收效甚微,但是让敌占区的中国人整日陷入了白色恐怖当中,这点侧面从鼎香楼里的“勿谈国事”食客被勒索等方面都有体现。

黄队长

“男神”克星黄大队长登场

黄大队长作为本剧中仅次于贾队长的笑点担当,也留下了很多金句,例如:“在安丘城,只要是中国人我谁都敢揍,除了八路!”

黄队长跟贾队长不一样,并不是从事情报工作的。没有和我军地下情报人员正面交锋过,所以没有弄出很多类似贾队长放走真八路,暴打八路军叛徒的乌龙事件。剧中黄队长的搞笑方面大多体现在出城“剿匪”和殴打贾队长方面,但黄队长在剧中除了打赢秃三炮和贾队长之外出城清缴就没有赢过。

并且黄队长为首的警备队在剧中不止一集说过日本不开军饷让警备队挡枪子的事情,而且老剧迷可以发现,每次日军和警备队出城和八路交锋都是警备队伤亡最大经常是日军的几倍。

黄队长和他的警备队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表演可也从那时候反映出日寇的凶残,不但对我军进行残酷的围剿也同时对效忠于自己手下的伪军凶残无比,在不少文献中伪军被日军挡枪子都是常规操作,甚至对伪军伤兵进行屠杀、虐杀。

白翻译官

“男神”和黄队长的克星——白翻译

贾队长,黄队长、白翻译官被观众成为“安丘三巨头”可见白翻译在剧中的表现也不遑多让,白翻译这个人亦正亦邪,说他好吧,他可以为了钱对贾队长的欺压百姓的行为视而不见,说他是坏的可白翻译听说自己老家被日军残害热血上涌毅然加入我军情报网为抗战出一把子力。

白翻译是抗日战争中知识分子投敌的一个缩影,在当年中国老百姓百分之九十都是文盲的年代,“翻译官”这个职业绝对是万里挑一的人才才能担任。就算是日军在当时大部分军官也是依靠一些对日语只有半吊子理解的伪军担任。

作为那个年代的高知识分子投靠日寇的目的跟剧中的白翻译目的一样。为的就是金钱和地位,在剧中白翻译不止一次用自己的学识勒索自己的同僚这就是当时那个艰苦年代的一个缩影,很多知识分子得不到国民政府的重用抑或有着安土重迁和吃不了苦的特点。为了自己的利益投靠日寇成为帮凶!

永远用不好成语的黑藤规三

贾“男神”的“男神”——黑藤规三

除了安丘三巨头之外,还有一个戏份较多的就是贾队长的“男神”同时是直接效命的黑藤中佐,黑藤作为剧中一直被捉弄的对象,面对的敌人不仅有蔡水根为代表的八路军武工队还有贾队长的“曲线救国”被我军的情报人员耍的团团转。自身还有严重的疾病经常被折磨的痛不欲生。

但我认为黑藤这个人绝对是当时我军最可怕的对手,黑藤这个人了解中国文化,痛恨自己上级野尻的残暴无能,经常以“亲善”的名义去鼎香楼打探情报,而对应黑藤这个人物的历史原型我认为是岗村宁次!

黑藤这样的日本军官了解那个年代中国的文化和国民素质,会用怀柔的政策来麻痹一些百姓同时喜欢用贾队长黄金标这样的中国人来治理中国人,明知道这俩人欺压百姓也视而不见,同时暗地里对反抗侵略的中国人采取血腥的镇压,想从精神和武器上瓦解中国人的斗志,是抗战年代我国军民面对的最难缠的对手。

野尻正川

安丘军政大佬——野尻正川大佐!

最后一个反派是剧中戏份较少的野尻正川大佐,他在剧中的角色定位是一个被我军击伤退居二线的日本军官,野尻正川这个角色特点就是当时中国大地上的日本军官缩影,没事抽黑藤的“宾到”动不动对手下拳脚相加(只有拳头和宾到,因为他腿抬不起来),喜欢美食美色。

野尻作为一个在中国作战多年的日本军官不会说一句中国话,其中原因绝对不是野尻是个蠢材,而是野尻作为日本旧式陆军军人对中国的蔑视,根本不屑于学中国话。剧中喜欢鼎香楼的驴肉但同时非要改成日式的风格也是讽刺当时日本侵略者对本国的历史文化的不自信。

野尻喜欢用杀戮解决问题。野尻这样的军官通过杀戮的方式来征服中国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同时因为野尻这样的军官大量存在于日本军队当中给我国军民造成了数千万人的伤亡!

总结

地下交通站作为一部非常优秀且经典影视作品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但是剧中用讽刺的手法从侧面展现出当时日寇的凶残狡猾,这也同时突出了当时的中国军民在抗战中的种种不易。在那场几十年前我们先烈用数千万人伤亡的代价换来的胜利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在此对当年抗击日寇的先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