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传统武术“招式”的意义,以及“招式”与“功力”的关系

对于任何武术能不能用于实战,笔者的观点是一切的动作招式要想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必须有“功力”作为必要条件,抛开“功力”谈“招式”就像抛开食材谈厨艺,连做饭的材料都没有,再高的厨艺能做出什么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武术的“功力”用现代的概念来说就是“身体专项素质”,要使用某项格斗技术发挥出应有效果必须有相应的能支持发挥效果的“功力”。功力也可以叫做功夫,所以现在“功夫”也成了武术的代名词。“功夫”本来也不是专指武术的,各种需要花费时间精力练习的技术技艺都可以叫做“功夫”。不同的技术最终练出的“功夫”肯定是不同的,所以个人认为还是现代的“专项素质”这种说法比较合理。


武术格斗的专项素质都需要哪些呢,随便一查资料应该都知道是“力量,速度,反应,协调,柔韧,抗击打……”等等,最后还需要“经验”,经验的积累也可以算是一种“功夫”。这些只是比较通用的专项素质,可能某些格斗技术需要的更多,某些需要的更少些,但不论如何最重要的“力量”“速度”“反应”应该是所有格斗技术都需要的


没有力量打不疼防不住,没有速度打不中躲不掉,反应不行就会像个木头桩被人打。具备了这三项素质之后,任意的组合就可以变成用于格斗的战斗力。力量加速度让你打的狠跑的快,速度加反应让你攻防及时,具备了这些优势之后再加上合理的“攻防动作”你就具备了武术格斗者应有的“功力”。


通过上面关于“功力”“功夫”的概念应该可以发现当你具备了这些“专项素质”之后,其他的什么招什么拳都显得无关紧要,力量速度到位反应及时,一拳下去战斗结束。但是怎样把这些素质发挥出来就是“招式”的职责了。这里需要重点提醒一下,不要一说到“招式”就认为只有传统武术那种设计好的“动作组合”才叫“招式”,非也非也。


招式招式”顾名思义就是“合理的标准的规范姿势”,格斗技术中的一拳一脚都可以算作招式,因为每个看似简单的动作都有合理规范的运动标准,都有深厚的经验原理蕴含其中。所以这些招式只是“简单”与“复杂”的区别,古代武术也有简单实用的一拳一脚,一击一刺。和现代的格斗动作可以说非常接近。


那么有多个简单动作组成的“复杂招式”是怎么回事呢?这很明显就相当于现代格斗的“组合动作”啊,现代格斗练习中的各种“组合拳”“拳腿组合”之类都见过吧,这不是和传统武术中的“招式”一个道理吗?有人会说现代组合拳实用,传统武术的招式不实用。关于这点值得详细说说。


所谓的“不实用”应该有下面几种情况:(1)你学到的确实是不实用的招式,可以说是虚假的毫无实战功能的招式,但这就怪不得传统武术了,只能怪教你的人和你自己分不出真伪。很多习练传统武术的“伪大师”自己都没有能拿出手的真功夫,自己练了一辈子虚无缥缈的所谓神功,传给徒弟的也只能是“自欺欺人”的本领。这种“大师”其实也是可怜人,因为他也是被坑的呀,尤其当年信息闭塞鱼龙混杂,真东西见不到,人们的辨别能力又普遍不高,产生了很多“虚伪”的东西。


(2)不会用没机会用。这种情况确实不少,应该还都是那种复杂组合动作,因为像左勾拳右直拳之类的动作,大概谁都知道怎么用。如果变成左勾左勾右直右踹接前滑步箍颈顶膝,估计能完美用出来就需要一段时间的练习了,就算你练习完美在实战时能一套用下来的机会恐怕也不多,除非你在打菜鸟,传统武术的“招式”也经常被这样嘲谑,可见道理都是一样的。传统武术中难道就没有左勾拳右蹬腿这样简单的动作吗?当然大量存在的,简单的劈掌冲拳前踢后踹只有你不知道没有古人想不到。


一定还有人疑惑传统武术中那一连串的套路是怎么回事?都说是“套路”了自然是把“招式”连贯演练下来方便练习和记忆啊,尤其在古时“套路”诞生之初确实是出于这种目的,而越往后人们有了更高的“艺术”追求,逐渐忘记了初心,把“美感,花哨,酷炫”当做目标,在本来寥寥几招实用招式的基础上生编硬造了大量的花招,这种现象对于明白根底的人来说不予理会即可,但却苦了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尤其是那些对武术非常神往又遇不到名师真传的求学者,学了一肚子“套路”却分不清哪些能用哪些没用。


于是有的转而唾弃嘲讽,有的不到黄河不死心。这两种做法都不可取,与其这样不如去主动深挖根源寻找真相。我认识的有位老拳师就很不错,一辈子喜爱武术却不盲目跟风,练成一身的真功夫,很清楚的知道哪些是花招哪些有用,如今年近古稀,有次见到问他“你练了一辈子肯定会很多招式吧,有没有几百招?多教我几招呗”他呵呵笑着说:“哪有这么多招,年轻时倒是练过不少,如今就剩下那几下子,实用的就那么几招……”


中国武术虽然门派众多,其实都是为了标榜自己的特色才诞生了大量招牌仪式般的华而不实的招式,真正有用的东西还真就那么几下子,而且中国功夫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武术流派一样也是有一个总体框架的,这个框架的根源一定是非常实用的东西,可能不如现代的更先进合理,但一定不会自欺欺人


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不论哪门哪派一旦实战起来用出的动作基本大同小异,包括现代格斗也存在这种情况,这点说明全人类实战的招式都是“就那几下子”,在那“几下子”的基础上灵活的组合运用自然生出千变万化,学会基本的动作任何人自己都能设计“招式”。能发挥出“功力”的招式就能实战,前提是你得有功力。


那些经典的武术谚语早就说明过功力与招式的关系:“技法无高下,功力有深浅”,“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功不练拳,犹如无舵船”。“拳假功夫真,你打人家十下没事,人家打你一下就倒,这不是招式的问题,而是功力的问题”。这些多少年前的人们都懂的道理,现在居然很多人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