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为什么会成功?因为他们“玩命”了,他们吃的苦你难以想象

富豪在大家的眼里都是光鲜亮丽的,生活过得很滋润,吃喝玩乐都很高级。当然,这都是他们成功之后应得的,毕竟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他们每个人都吃了不少苦。即使像马云、马化腾这种家庭条件不错的人,在创业的时候同样也经历了各种冷嘲热讽,也就是因为他们坚持了下来,才能造就今年的庞大“帝国”。

在很多人看来,富豪的成功不仅需要自己的努力,同样也需要良好的机遇和过人的远见。就像是李嘉诚,他之所以能在房地产行业做得那么成功,主要就是因为他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第一波红利。这也的确是事实。但是人们在看到这些人成功之后,往往只注重他们所遇到的机遇,却忽视了他们为了这些机遇所作出的努力。事实上,每一个成功的富豪背后,不止遇到了好的机会,更多的是因为他们都“玩命”了。

一、王健林:一天之内飞了2个国家的3个城市

在2016年即将结束的时候,网络上流传起了一张行程单,就是王健林在2016年11月30日的行程。其中,他从早上4点就已经起床了,之后的时间几乎是精确到了每一分钟。当天他从雅加达飞到中国的海口,参加了一份500亿的签约之后又急忙赶到了北京,直到晚上17:10才达到自己的办公。仅仅是一个白天的时间,王健林就在三个城市之间飞了6000多公里,这种高强度的工作让人难以想象。

其实这还不算王健林拼命的体现,因为这只能算是王健林的日常而已,他平时的生活大抵如此。这还只是他出差的日程,一般来说,如果王健林不出差的话,他会在早上七点半的时候到达万达北京总部的办公室,然后就一直工作。这种习惯他一坚持就是二十年,这些年一直都没有动摇过。不仅如此,他一直都有健身的习惯,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长期健身可以使自己保持充足的精力,这样的话自己就能工作到75岁了。

显然,王健林的成功也不只是因为他家庭有多好,主要还是因为他有极高的自制力和长期奋斗的精力。王健林曾经在一档节目上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下决心,先学习,在接下来的4到5年的时间里,我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白天正常上班,晚上所有的时间都拿来学习。我相信勤能补拙,奋斗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机遇和把握机遇。”显然,王健林成功了!

二、李嘉诚:工作到90岁才退休

如果说王健林要工作到75岁已经很让人佩服的话,大家更应该看看李嘉诚。现在的李嘉诚已经是91岁了,而他的退休时间是在自己90岁的时候。事实上,李嘉诚现在并不算是退休,91岁高龄的他现在依旧在想着资产的投资,虽然自己的两个儿子已经接手了家族产业,但他还是在忙着设立家族的信托资金来为后代“铺后路”。

同样是房地产大佬,李嘉诚的自制力和王健林一样强,从年轻的时候到现在为止,李嘉诚常年保持着两个习惯:一个是睡觉之前一定要看书,他看得数绝大多数都是和工作有关的,只要是公司的专业有关,就算再难看,他也一定把它看完;还有一个是晚饭后一定要看英文电视,而且还是一边看一边大声说,他深知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所以自己会通过这种方式来学习。

李嘉诚做的这两件事其实也都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量,不想自己的思维落伍。这也是为什么李嘉诚总能先人一步看透市场行情的重要原因。不仅如此,无论前一天晚上李嘉诚是几点睡的,他的闹钟永远都会在早上五点五十九的时候响起,然后他起床后会听电台新闻来了解时事政治,之后就是打一个小时高尔夫来锻炼身体。

也就是因为有这种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即使是91岁高龄,李嘉诚的头脑依旧很灵光,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十分全面。在工作上李嘉诚更为拼命,长年累月地一天工作16-17个小时,就算是遇到特殊的事情,他只会睡得更少,而不会工作得更少,在他看来,工作的时间永远都比休息的时间多。

有问问李嘉诚,都这么大岁数了,为什么还那么拼?李嘉诚是这样回答的:“勤奋是个人成功的要素,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个人所获得的报酬和成果,与他所付出的努力是有极大的关系的。”

这句话,对于每个人都是受用的。

三、许家印:常年开会到半夜

对于许家印这个人,相信很多人对于他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只知道他把恒大带向了成功,但却不知道许家印为此付出了多少。和王健林以及李嘉诚一样,许家印“拼命”的程度也不低,甚至要比前两个人更狠。他常年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开会开到大半夜,然后到凌晨三四点才睡,睡了三四个小时之后就直接起床去公司上班了。

要是问恒大为什么会成功的话?恒大的员工甚至都可以打趣地说是开会开成功的。就像是恒大总裁夏海均入职的第一天就被许家印拉着开会一直到十一点半才结束,这已经算是照顾他的了,毕竟常态下恒大的会一般会开到凌晨两三点才结束。也正是因为如此,许家印都被业内人士叫做“拼命三郎”。

在一次采访中,许家印在谈及“首富心态”的时候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没有乱花钱的习惯,经常在办公室吃盒饭。经常深更半夜开会,一开就是一个通宵,如果真饿了,就让家里给我送个馒头,或者捎个汤、面过来。”这也确实都是许家印的日常,明明是一个常年离首富那么近的人,却也过得很简单,这不由得让人钦佩。